亞投行朋友圈“先冷後熱”是理智的勝利
——訪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4-10 13:36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新加坡4月10日電(記者 馬玉潔)從剛出爐時受到某些國家的質疑,到最終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和追捧,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經歷了一個“先冷後熱”的過程。對此,中國原外經貿部副部長、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9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先冷後熱”的過程是自然的,是各方經過理智思考和現實利益考量後作出的正確決定。

龍永圖説,過去多年來,中國作為一個開放的國家,對既有國際體系和規則表現出了應有的尊重。中國長期以來都是這樣做的,今後仍會這樣做,但這並不表示現有國際秩序就應當一成不變。

“隨著經濟全球化,中國特別是新興經濟體的整體經濟力量不斷增長,現有國際金融秩序應該做出一些調整,”龍永圖表示。但是,現有國際機構的改革卻一再被拖延,例如美國國會就遲遲不批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份額改革方案。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亞投行才應運而生。

中國在2013年提出建立亞投行的倡議之後,一度遭到部分西方國家的懷疑,認為中國是在挑戰現有國際金融秩序。對此,龍永圖認為,這也是正常反應,“但實際上,中國提出建立亞投行並非對現有全球金融體制提出挑戰,甚至是另起爐灶,最重要的考慮還是亞洲基礎設施仍然過於落後。”

“中國之所以在過去幾十年取得了巨大發展成就,很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特別注重發展基礎設施。中國就是借助這個經驗帶動了製造業發展,並建立起較為發達有效的物流,”他説。

據亞洲開發銀行估計,2010年至2020年,亞洲各經濟體的基礎設施如果要達到世界平均水平,至少需要8萬億美元基建投資。龍永圖表示,無論是亞洲開發銀行還是世界銀行,目前的資金規模都遠不能滿足亞洲基礎設施建設需求。並且,亞行和世行項目主要是扶貧性質的軟項目,很多國家都已意識到,不搞好基礎設施就難以實現經濟發展。

對於英國等發達國家最終決定加入亞投行,龍永圖認為這是出於現實利益的考慮。“英國考慮到全球經濟重心已經轉移到亞洲,歐洲國家要趕上全球化潮流,就必須參與到亞洲的發展中來,而亞投行則是亞洲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舉措。所以他們轉而採取支持立場,這也是從他們基於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趨勢和自身國家利益作出的決定,”龍永圖説。

對於美國對亞投行運作透明化和制度建設的擔心,龍永圖表示,這種擔憂是多餘的。如果一個多邊金融機構不透明,就無法高效運作,那麼這個機構的勝算就會大大降低。不過,他也指出,亞投行在建立之初也將遇到利益協調和政策溝通等問題,但很多成員國例如英國、德國、瑞士等都在全球金融體系中非常有經驗,可以在亞投行的運作過程中提供建議。

龍永圖説:“亞投行不是一個政治産物,並不是根據政治利益或目的而産生的,而是出於亞洲國家的經濟利益和商業利益考慮。現在很多人將亞投行過分政治化和中國化,這都是對亞投行的曲解。”

責任編輯: 陸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