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 趙文君)伴隨電子商務一路走來,快遞行業提供的是“門到門”服務,“最後一公里”環節的配送、收貨是影響用戶購物體驗的重要因素。如今,電商平臺、創業公司和快遞企業,都開始從中尋覓商機,“最後一公里”市場的創新和裂變正在孕育之中。 創新“最後一公里”服務 目前,不少城市的寫字樓、校園門口擺攤派送快件現象普遍。傳統快遞“路邊攤”現象,不僅影響城市交通、市容,也給消費者取件帶來不便,由此産生丟失、錯拿包裹的情況,遇上惡劣天氣,有些包裹還會受損。 在這種形勢下,智慧快件箱應運而生、日益普及。智慧快件箱主要投放在人員集中的寫字樓、政府機關、居民區、大中院校等區域。消費者憑短信密碼取包裹,避免快遞送達時間不確定等情況,也能保護用戶的隱私。 據業內測試,按照目前傳統的配送模式,每個快遞員每天平均配送快遞80至120件,使用智慧快件箱後,能達到160至240件,效率能提升一倍。 目前,市場上應用的智慧快件箱有速遞易、友寶、鳥箱等20多個品牌,基本是第三方公司安裝。以江蘇為例,已設置智慧快件箱3658組,南京有8%至10%的快遞通過智慧快件箱送達。 相比傳統配送模式,由於缺少消費者簽收環節,出現問題容易引發糾紛。有的快遞員為省事,不經用戶同意便將包裹投入智慧快件箱中。為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今年4月1日,江蘇正式出臺智慧快件箱運營管理辦法,將運營人納入監管範圍,確保包裹安全和信息安全。 北京漢森世紀供應鏈總經理黃剛認為,消費者關注的是快遞的服務質量,類似智慧快件箱這類創新型服務産品,快遞“最後一公里”市場正在裂變,由此衍生出更多的新業態。 市場衍生更多新業態 國內快遞巨頭順豐去年高調推出“順豐嘿客”店。和傳統快遞實體店不同,嘿客店提供平板電腦可供消費者現場下單,可以提供網上購物、代為支付以及店內自提服務。按照順豐的計劃,未來將在全國佈局3萬家嘿客店。無獨有偶,圓通快遞也推出“媽媽店”,計劃未來將在全國每個小區和街道佈局,著力於母嬰用品細分市場。類似這種線下平臺的創新,都將功能定位於服務社區,彌補末端配送短板,改善自提服務的消費者體驗。 眾多企業紛紛抓住末端配送商機,在快遞“最後一公里”服務上尋求創新。 近日,中國郵政宣佈向社會開放5000個電商包裹自提點。郵政國企和快遞民企在“最後一公里”配送環節展開闔作,共享網絡資源、創新盈利新模式。 小麥公社是一家校園物流快遞服務平臺,自從2013年落戶北京理工大學以來,業務量突飛猛進,目前已經覆蓋全國438所高校的8000萬人。作為第三方平臺,小麥公社的定位不是快遞企業,而是校園物流公司。通過整合多家快遞資源,對快件進出校園統一管理、派送,以突破校園“最後一公里”。業內人士認為,第三方平臺有希望向封閉的社區進軍,尋求尚未充分開發的藍海。 突破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 不僅是城市,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也迎來盈利模式、産品服務的創新。通過郵政、快遞企業的相互融合,向民營快遞開放補建網點,緩解農村郵政成本支出巨大、網絡使用率不高等問題,達到雙方的共贏。 在福建泉州,惠安縣紫山鎮的空白鄉鎮郵政補建網點與中通快遞達成協定,負責全鎮中通快件的投遞服務。紫山鎮網點負責人陳惠軍介紹,自去年11月開始,該網點與中通快遞開展業務合作,負責全鎮各村的中通快件投遞服務,每天派送快件200票左右。通過增加代理快遞業務,每個月有4000多元收入。目前,該網點正與其他品牌快遞企業對接,為更多品牌的快遞企業提供有償服務,實現綜合配送。 中央提出,要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成推動中國經濟繼續前行的“雙引擎”之一。如今,我國快遞量突破140億件,問鼎世界第一。小快遞服務大民生,小行業融合大産業。快遞業與其他産業的融合發展,蘊含並將持續釋放巨大的潛能。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