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轉:掀開現代農業美麗畫卷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5-02 15:03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長春5月2日電(記者 王存理、高楠)依法、自願、有償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是國家適應城鎮化發展,確保糧食安全,提高農業生産效益的導向性政策。

    春耕時節,花飛草長。記者到連續11年居全國産糧大縣之首的吉林省榆樹市採訪。從田間穿梭忙碌的農機身影,農民輕鬆耕種的笑容和經營業主自信的眼神中,感受這一農村土地“化零為整”、規模經營政策帶來的革命性變化。

    近四成耕地流轉經營

    “過去自己種地,趕上好年景,每坰地一年就掙七八千元,遇上災年,一年就白忙活了。土地託管給合作社後,一分錢不投,一份力不出,賺的一樣多。”説起合作社的好處,吉林省田豐機械種植專業合作聯合社社員李明學打開了話匣子。

    李明學家住五棵樹鎮長新村,耕種4坰玉米。以前,他一年主要在地裏忙活,農閒時才外出打工,貼補家用。他把地託管給合作社,去年收到租金近9萬元,全年在長春打工還掙了4萬元。

    “能否成立一個組織專門幫助農民種地,讓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安心打工?”2008年,從供銷社下崗的陳卓萌生了成立合作社的念頭,他聯合5個人共同創辦了田豐機械種植專業合作社。

    田豐的模式叫“合同託管”:土地原承包權歸農戶,合作社負責選定作物品種及種子、化肥、農藥,組織生産。

    “這種模式讓農戶得實惠。”陳卓説,不用社員拿一分錢,被託管社員年終按照本村同等級地塊的上等純收入標準,扣除生産成本獲得收益。糧食全部售出後,合作社再拿出全年收入的40%給社員二次分紅。同時,國家給予農民的一切優惠政策都歸農戶享有。去年,田豐給付農民每坰1萬元的協議託管費用外,另分紅5300元。

    田豐的收入主要來自專業化和機械化種植帶來的效益。去年,合作社有農戶384戶,託管土地601公頃,盈利70多萬元,加上利用機械為農民代種代收,經營良種化肥等,共收入200多萬元。6年來,田豐購買播種機、收割機近100臺,花費490萬元,貸款只有不到30萬元。

    田豐的託管經營是榆樹市土地流轉四種方式之一,它與合作社統一經營、合作社統種分管經營、農業企業+合作社經營三種方式一道作為主要經營方式得到政府支持。榆樹市以此作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抓手,先後引導成立包括12家國家級示範社在內的合作社3200個,合作農戶佔總農戶數的44.4%,經營百畝以上連片土地215萬畝,佔全市耕地38.3%。

    科技搭臺“鐵牛”唱戲 合作社大顯身手

    吉林省農民收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種糧是收入主要來源。土地承包後,千里沃野被劃成小單元的“百衲衣”,各家分散經營使機械展不開,政府服務難普及,土地産出打折扣。

    土地流轉讓小塊歸攏,大田連片。“零耕碎種”變為集約管理,生産品種、作業時間、種田水平得到統一和提升。與此同時,先進的農機也得以施展拳腳。在田豐合作社的高産示範田裏,見不到農民手工耕作的身影,幾臺四行免耕玉米播種機正轟鳴著穿梭作業。

    正在指導生産的吉林省農委“農事通”專家于景龍告訴記者:“按照傳統人工插眼種法,一坰地最少要3個人幹10多個小時。土地連片後,農機1小時就可以完成。農民可以‘脫下泥靴換皮鞋’,進城打工賺錢。”

    “我們賺的是科技和規模經營的錢。”陳卓以秋收為例算了筆賬:農民收穫一公頃玉米費用約為1700元,而合作社機械收穫只用1200元,差價就是科技和規模經營為合作社創造的利潤。

    在弓棚鎮喜迎春農機合作社的農機庫裏,各種新式農機依次排開,蔚為壯觀,包括大馬力拖拉機。其中一台芬蘭産玉米籽粒收割機售價115萬元,這讓30歲的理事長蔣恩凱在電視上風光了一回。

    “以前的摘棒機連收帶送,損失1%的粒重,使用這臺‘籽粒收’,玉米在地裏脫粒後直接拉出去烘乾出售,能降低損耗10%以上。合作社託管土地一千多公頃,有了農機幫忙,增收至少20%。”蔣恩凱説。

    榆樹市農業局局長張學告訴記者,現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已覆蓋全市,農民只要打個電話,就能收到施肥配方短信,此技術就使每畝地節本增收上百元。

    能手專業種地使用良種良法,糧食穩産增産不言而喻。隨著土地向大戶手裏集中,各項服務能夠更便捷地進入田間地頭。規模經營者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和抵禦自然及市場風險能力更強,弱質農業在規模經營中搭上了現代化快車,掀開現代農業的美麗畫卷。

    也有“成長的煩惱”

    機械閒置時間長、農民契約意識不強、土地連片開發難……説起流轉經營,經營者們似乎都有説不完的煩心事。掌管千余公頃土地的蔣恩凱最大的煩惱就是機械閒置,效益不能最大化。

    農民對土地政策也心存顧慮,“零耕碎種”削弱規模效益。小到幾畝地、大到幾十坰,田豐合作社託管的601公頃耕地就由200多塊地組成。“連著幾家的地,有一戶不流轉,農業機械化就開展不了。”陳卓説。

    “如果土地連成大片,系列的集成種植技術就可以廣泛推廣,統一植保和管理,效益翻番不成問題。”陳卓説,“大家都清楚土地流轉效益好,卻擔心政策會有變化而觀望等待。簽約並能保持相對長時間的穩定,對專業社放心投入並統一規劃至關重要。政府能否出面成立社會組織幫助協調銜接,協調解決合同方面的問題。”

    融資難,讓合作社做大不易。蔣恩凱的合作社目前已累計投入400多萬元。錢都是一點點攢起來的,頭年掙的錢第二年再滾動投入。“文件上講得好,但合作社沒有抵押條件,真正需要貸款時,往往很難如願。希望政府能幫我們協調貸款,農機補貼對合作社能適當傾斜。”

    缺少糧食收儲場所也讓合作社感到煩惱。吉林大米品質不錯,去年許多合作社都看清了水稻漲價的趨勢,但由於缺乏資金和存儲場所,收割後只能按每斤1.8元的價格賣了。春節後收購價漲到2.2元一斤,讓合作社經營者叫苦不迭又很無奈。

    煩惱雖然多,但農民對規模經營滿懷憧憬和希望。今年才30歲的蔣凱恩用自己的奔馳轎車拉著記者看他的承包地和大型農具,講述未來時,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責任編輯: 林巧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