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論員:為了建設美麗中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5-06 07:17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評論員:為了建設美麗中國
——寫在《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頒布之際

新華社北京5月5日電 生態文明建設,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在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作出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的基礎上,從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推動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促進資源節約循環高效使用、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健全制度體系、加強統計監測和執法監督、加快形成良好社會風尚、加強組織領導等8個方面提出30余項具體任務。著眼全局的戰略規劃,清晰明確的科學目標,順應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客觀規律,體現著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長遠眼光;建章立制的法治思維,務實可行的推進措施,回應著億萬人民對青山綠水的殷殷期待,彰顯了執政黨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擔當。懷揣信心與希望,我們向著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目標邁出關鍵一步。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在經濟快車道上馳騁的中國列車,正處於新常態下爬坡過坎的關鍵路段。觀大勢,生態環境保護成為全球共識,各國紛紛涉水綠色經濟、新能源等新興産業,試圖在未來經濟版圖中搶佔先機;察全局,生態文明在國家發展與建設中的作用不斷凸顯,黨的十八大首次確立“美麗中國”的建設目標,將生態建設置於“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戰略地位;思當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雖取得重大進展,但依然跟不上經濟社會發展腳步,“千里霾籠,萬里塵飄”成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治理污染既是發展課題,也是執政考驗;望長遠,長期以來依靠要素成本優勢驅動、大量投入資源和消耗環境的經濟發展方式難以為繼,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面對這樣的時代背景與歷史潮流,出臺《意見》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不但是時不我待的歷史抉擇,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加快生態文明建設,首先要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的戰略佈局統籌協調,將其體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建設。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核心是建立系統完整的制度體系,一面著力破解制約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障礙,一面在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總體思路下嚴守資源環境生態紅線、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完善政績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等重大制度,就能在“破”“立”之間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將其納入法治化、制度化軌道。加快生態文明建設,關鍵要實現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轉變,形成弘揚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營造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氛圍,為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堅實的社會、群眾基礎。加快生態文明建設,還需兼具創新思維與全球視野,在綠色産業中發掘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把綠色發展轉化為新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新優勢,將挑戰變為機遇,讓生態文明建設成為新常態下轉型升級的不竭動力。

“經濟要上臺階,生態文明也要上臺階。我們要下定決心,實現我們對人民的承諾。”習近平總書記堅定的話語令人振奮,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即將翻開嶄新一頁,這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是一場涉及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理念的深刻變革,更是一次沒有退路的關鍵進軍。充分認識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積極行動、久久為功,我們就一定能把藍圖變為現實,讓人民群眾在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的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産生活,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併為推動世界綠色發展、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 張維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