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藏吉隆5月17日電(記者 楊三軍、張京品、王守寶)藍天白雲下,牛羊在高原牧場悠閒吃草;翠綠的青稞田、蕎麥地連疇接隴,青青嫩苗生機無限;鋤草的村民、背水的婦女忙碌其間…… 這個世外桃源般的村落叫乃村,距離中尼邊境約30公里。全村415人,受尼泊爾“4·25”強震波及遇難4人,90%以上的房屋倒塌,是西藏受災最重的村莊之一。 尼泊爾7.5級強余震後,新華社記者再訪乃村,親身感受到地震的陰霾正逐漸散去,希望的陽光開始在乃村大地上照耀。 帳篷家庭的心聲 乃村有乃東和乃西兩個自然村,藏語意思是“大山頂上的聖地”。強震後,房屋盡毀,帳篷成了乃村人臨時的家。所幸,強余震中,沒有出現新的人員傷亡。 米瑪吉巴住在乃東。他家帳篷裏停放著一輛手推搖籃車,4個月大的女兒睡得正香。米瑪吉巴説,他還有一個13歲的兒子,已經復課,返回吉隆鎮完全小學。 記者看到,藏式桌子、床被整齊地擺放在帳篷內,電視裏播放著藏語節目。米瑪吉巴説,地震後,幾乎每天都有物資運送到村子裏,村裏的幹部都會當天通知大家去領取。 “全靠黨和政府,我們才沒有挨餓。”米瑪吉巴指著帳篷裏堆放的糌粑、大米、酥油、磚茶、棉衣被等生活物資説。 米瑪吉巴家的帳篷頂上,懸挂著一面嶄新的五星紅旗,這是帳篷搭完後他主動挂上去的。“我們家8口人,兩頂帳篷,吃的穿的都足夠了。感謝共産黨!感謝祖國!”米瑪吉巴雙手合十對記者説。 乃村風光秀麗,周邊有雪山環抱,半山處杜鵑花嬌艷欲滴,猶如落在鳳凰背上的人間仙境。村民尼瑪説:“本來已經確定開家庭旅館的,沒想到地震了。房子重新蓋好後,我一定把家庭旅館開起來。” 春耕田野的希望 強震發生後,乃村的牛羊無人看管,地裏剛剛長出的青稞苗被啃光,有的地塊也沒來得及播種。 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普布次仁説,村民生活安置妥當後,村裏組織黨員幹部帶領村民恢復生産,沒種的種上了,被牲畜啃掉的莊稼也補種完畢。 乃村的草場和農田涇渭分明。記者看到,草場和農田之間的鐵絲網已經修復。“有了鐵絲網,牛羊就吃不了莊稼了。”村民多吉旺拉站在田頭説,“等莊稼秋天收穫,一家人吃飯就不用靠國家救濟了。” 在米瑪吉巴家的帳篷裏,一個鑲有紅色藏式圖案的箭筒挂在墻上。他説,春天的乃村非常漂亮,野花、油菜花,五顏六色地點綴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村民有舉辦射箭比賽的傳統。 “過段日子村裏就要舉辦這個傳統文化活動。”米瑪吉巴説,地震過去了,生活還得繼續。 夯土房屋的期盼 採訪中,村民們一致説,有了黨和政府的幫助,現在大家吃穿都不愁,最大的心願就是早日蓋起結實的房子。 村民巴桑多吉的哥哥普布頓珠和小女兒次仁德吉在地震中遇難。 記者看到,巴桑多吉家的一頂帳篷裏,整齊地燃放著108盞酥油燈。根據當地藏族的習俗,酥油燈要一直點七七四十九天。 巴桑多吉的大女兒丹增普次正在點燈給去世的家人祈禱。“地震時,我和妹妹被壓在廢墟下,多虧了村裏的黨員幹部及時把我救了出來。”她説,“我能活下來非常幸運!” “以前我們住的是夯土房,根本不防震,以後我再也不能蓋這種房子了。”巴桑多吉看著完全倒塌的房屋,悔恨不已。 乃村黨支部書記阿丹説,乃村海拔3000多米,雨水豐沛,村子所在地類似于濕地,土質鬆軟。由於缺乏防震意識,傳統的村民建房只打淺淺的地基,用夯土壘墻,遇到大地震,很容易整體垮塌。 巴桑多吉的兒子米瑪普布在復旦大學上大三,地震後緊急坐火車返回家裏。“聽説縣裏已經確定乃村的房子將統規統建,而且是防震的框架結構,我們都特別期待。”他説。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