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記者 安蓓、趙超)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20日説,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本質上是市場行為,要堅持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遵循商業原則和國際慣例,企業自主決策、自負盈虧,自擔風險。 發展改革委外資司司長顧大偉在《關於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發佈會上説,企業要認真分析自己發展的需要和所在國的需求,認真做好對所在國政治、經濟、法律、市場等各方面的分析和評估,按照商業原則和國際慣例去推進國際産能合作。 他説,政府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簡政放權,提高企業境外投資的便利化程度;二是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服務,包括做好國別分析,提供信息和法律服務,提供國別風險和領事保護等,在貨物通關、人員出入境、貨幣結算、司法、稅務合作等方面推動建立多邊和雙邊合作機制;三是為企業開展國際合作鋪路架橋,利用好政治、經濟、外交等手段,充分發揮好多邊、雙邊機製作用,加強跟不同國家的溝通和協調,推動國際産能合作項目順利實施。 顧大偉説,去年以來,我國在一些國家開展國際産能合作試點,在哈薩克斯坦、印尼、埃塞俄比亞三國推進最快,在巴西、秘魯、俄羅斯等國也取得較大進展,加上近期將簽署的雙邊合作協議,預計將達到八、九個國家。其中,與哈薩克斯坦雙邊産能合作投資總額預計將超過500億美元。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