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總理急行軍:出訪哥倫比亞
馬爾克斯故鄉的精神交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5-23 23:45 來源: 鏡鑒
【字體: 打印本頁

    鏡鑒的話

    離開美麗的巴西,人民日報記者跟著李克強總理拉美四國之行的腳步,急行至第二站——哥倫比亞。

    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李克強總理與桑托斯總統共同出席中拉人文交流研討會,好一個中拉文化邂逅、文明碰撞的時刻。

    如果瑪雅文字能遇到中國象形文字,如果印加戲劇能遇到中國古老的儺戲,將碰撞綻放出何等炫麗的文化光芒?

    

    5月21日至22日,記者跟著李克強總理拉美四國之行的腳步,急行至第二站——哥倫比亞——一個盛産優質咖啡與祖母綠的國度,但更是一片誕生了諸如豪爾赫•伊薩克斯與加西亞•馬爾克斯等文學巨匠的土地,前者的《瑪麗婭》與後者的《百年孤獨》等作品都在世界引起轟動,並被廣為傳頌。

    今年是中國與哥倫比亞建交35週年,也是中國總理30年來首次訪哥。

    這真是一個中拉文化邂逅、文明碰撞的時刻。喜好讀書的中國總理李克強與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著名的聖卡洛斯宮玻利瓦爾大廳出席中拉人文交流研討會,這是中哥乃至中拉雙方歷史上第一次舉行如此高級別的人文交流研討會。

中拉人文交流研討會現場,總理與龐斯福德熱情握手。新華社發

    看看雙方的重量級嘉賓吧——中方有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中國青年作家代表蔣方舟等;哥方有著名文學評論家馬利安•龐斯福德、著名小説家聖地亞哥•坎博阿、詩人奧拉西奧·貝納維德斯等。

    在這樣一個群星薈萃的文化盛宴即將開始前,請容許記者先向您介紹一下這次活動的場所,因為它來歷不凡。

    聖卡洛斯宮建造于16世紀末,1777年成為聖塔菲公共圖書館(哥倫比亞國家圖書館前身)館址,這也是美洲最早建立的圖書館。之後也曾作為哥倫比亞總統府使用,最後成為哥外交部,沿用至今。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收藏有400餘年來留下的天價文化藝術遺産,還有一些百餘年里拉美解放先驅和統治者在此種下的樹木。在這樣一個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建築以及以領袖命名的大廳裏,讓中拉文化“零距離”接觸、中拉文明互學互鑒顯然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當地時間22日上午9時15分,在中哥兩國文化部長致辭後,人文交流研討會在麥家、胡安•馬努埃爾、劉勇等中哥知名作家熱烈的討論中拉開帷幕。中哥5位作家主要就文學的幻想與現實進行了交流與討論,為後半場“熱身”。

    

    當地時間上午11時,李克強總理與桑托斯總統在中外來賓期待的眼神中步入會場,全場來賓自發起立鼓掌,迎接兩位領導人的到來,中拉人文交流研討會進入後半場。

    鐵凝首先發言。

    鐵凝

    地理距離的遙遠讓我覺得,哥倫比亞遠得有美感——也許距離産生美。但在今天的論壇現場和陌生的朋友相遇,卻沒有心理距離的遙遠。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文學進入了文學發展的黃金時期,文學思潮活躍,文學創作一度被形容為“井噴”。網絡時代更是激發出更多人的寫作熱情,現在中國每年出版的紙質長篇小説達6000多部,而網絡長篇文學作品每年多達10萬部以上。

    鐵凝

    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令世界矚目,中國文學同樣是面向世界的文學。孔子説,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歷代中國人樂意秉持的文學精神,更是一種優雅的修身態度。我們重視學習和借鑒世界各國的文學創作經驗和成果。

    文化,應該是一所教導謙遜的學校。它教導我們如何理解自己,並且有能力欣賞他人。

    她提議中哥雙方啟動文學作品互相翻譯工程。

中拉人文交流研討會現場,李克強總理與鐵凝親切握手。中新社發

    哥倫比亞文學評論家龐斯福德曾獲玻利瓦爾最佳評論獎。

    龐斯福德

    文學創作很重要的主題一是對國家歷史和現狀的描述,讓讀者更全面地了解這個國家;二是通過文學作品來反思和解決現實問題,20世紀哥倫比亞很多作家就希望通過其作品讓人民不要忘記歷史,從現實中汲取力量。

    蔣方舟談到她最近閱讀的一部講述二戰時期拉美地區故事的小説《告密者》時稱,這本書讓她重新思考文學的力量。在網絡時代,守護住傳統就如同維護一盞綻放著微弱光芒的燈。馬爾克斯在他的作品《迷宮中的將軍》中描寫道,將螢火蟲放入一小節挖空的甘蔗能使之得以存活。這一情節令人記憶深刻。

    蔣方舟

    我感覺我們所做的事就是在鑿空一小節甘蔗,讓文學這個螢火蟲在當中活下來,並且散發永恒的光芒。

    哥倫比亞詩人貝納維德斯毫不掩飾對中國唐代詩人李白的崇拜,稱與李白神交已久。從中國的一些古代詩歌作品中,他能夠真切地感受到當年作者作詩的感情。

    貝納維德斯

    哥倫比亞的田園詩人會用簡單的語言去表達真摯的感情,我也非常嚮往去中國的田間尋找自己的靈感。

    哥倫比亞小説家坎博阿回憶起第一次去中國是為了完成一部作品,但是來到中國後,中拉巨大差異給他帶來的震撼讓他寫出了三部作品。

    坎博阿

    我們可以發現,不僅文學家,還有許多普通人,甚至不同宗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喜愛馬爾克斯的作品。他們都能在其作品之中找到共鳴。馬爾克斯的讀者加到一起可能是拉美人口最多的“國家”。

    他指出,拉美作家的一些經典作品都是希望通過文學作品的創作來反映悲慘的現實,使讀者對社會進行反思,其目的是避免悲劇再次上演,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中拉人文交流研討會現場,李克強總理與莫言親切握手。新華社發

    莫言則説,上世紀80年代,他曾經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到馬爾克斯的故鄉哥倫比亞來看一看,現在這個幻想變成了現實。本世紀初,他曾經幻想在某一次國際文學會議上能夠與馬爾克斯相見。他甚至都想好了見到馬爾克斯要説什麼,不過這個幻想後來沒有變成現實。

    莫言

    無論多麼神奇的幻想,都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近30多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令全世界矚目的巨大變化,我們當年許多的幻想變成了現實,或者正在變成現實。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是中國作家所面臨的新的現實,也是我們文學創作、藝術創作最寶貴的資源。

    當年坐在時速50公里的火車上回家探親,我幻想著自己騎在一匹駿馬上,在田野上奔馳;而今我每次回家都坐在時速300公里的高鐵上,幻想著自己坐在火箭上,向月亮奔馳。這也説明現實變了,幻想也隨之變了。如果不了解最新的現實,我們的幻想也就無法展開翅膀。

    因此,作家必須與時俱進,才能夠寫出富有時代氣息的作品。

    對於中拉文學交流,莫言説,他當年曾想好的見到馬爾克斯時要對他説的第一句話就是,“先生,我在夢中曾經與你一起喝過咖啡,但是哥倫比亞的咖啡裏邊有中國綠茶的味道”。

    

    在中國總理與哥倫比亞總統為中哥和中拉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所搭建的舞臺上,各位文學大師敞開心扉,各抒己見,誠可謂心與心之間的溝通。

    李克強總理在莫言發言結束後説,“剛才莫言先生説,35年後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我想,35年後,我們再來回顧這段歷史的時候,不僅會記住昨天經濟協議的簽署,也一定不會忘記今天的中拉人文交流研討會。”

    總理一直聚精會神地傾聽著大師們的發言,而大家的目光也一刻沒有離開過總理。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心有靈犀一點通,臺上台下儼然融為一體,大家共同在文化中穿越,在文明中徜徉。

李克強總理與桑托斯總統在中拉人文交流研討會現場。新華社發

    聽完6位嘉賓的發言,李克強總理説他很受啟發,他也講了幾點想法:

    第一,要尊重文明的多樣性。文學是人類文明文化的瑰寶。中哥兩國都有著古老的文明,哥倫比亞所在的拉丁美洲有著人類值得驕傲的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中國也有著5000年沒有中斷的文化。中哥之間的互相尊重表明人類可以有絢麗多彩的世界,可以在多樣性中和平共處。

    第二,應激發社會的創造力。當今世界,在飛速發展的現代化進程之中,我們需要不斷地創新。創新不僅在於對人類文明知識的積累,也在於人類有著豐富的想象力。正是由於人類無限的創意,才會有社會創造力的迸發,我們才會過上自己嚮往的美好生活。

    總理説,這次人文的對話,文學的交流帶給人們的是中哥、中拉合作無限廣闊的前景。“希望各位充分發揮想象力,因為你們的想象力會激發他人的創造力,最終會變成現實,希望文學能夠發揮中哥、中拉心靈溝通的強大媒介作用。”

中拉人文交流研討會現場。新華社發

    談到馬爾克斯,總理表示,馬爾克斯的作品具有百科全書的性質,通過它可以了解哥倫比亞的歷史。中國也有百科全書式的小説,比如《紅樓夢》,通過它可以了解中國古代的文化、生活。兩位文學巨匠在地球的兩端用夢幻敘事的結構巧妙地反映現實、咏嘆人生,都揭示出急劇變化的時代之中人物的複雜處境,可謂心有靈犀、異曲同工。如果加西亞•馬爾克斯讀到《紅樓夢》,他一定會驚嘆。而互學互鑒就需要我們有寬廣的胸懷。

    總理最後幽默地説,李白鬥酒詩百篇,中國作家也可以試著多喝兩杯咖啡,興許能夠創造出更多溝通兩國人民心靈的作品。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中哥、中拉匯聚心力,大氣磅薄,大有作為,攜起手來,繼承歷史、開創未來,開放包容、互學互鑒,共同把中拉友誼培育、呵護得如同安第斯山脈那樣綿延萬里,地久天長。(呂鴻、王驍波)

責任編輯: 穆淼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