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變“飲品” 交易上“微信”——警惕新手段拆毀“防毒墻”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6-25 16:31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南寧6月25日電(新華社記者)35歲以下青少年佔在冊吸毒人員總數的57%;2014年新發現的吸毒人員中,35歲以下的佔近七成——最新的《2014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中,吸毒人員“低齡化”趨勢令人觸目驚心。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身邊不良環境的影響,新型毒品披上“飲品外衣”,毒品交易“觸網可及”,近年更是走入微信,一些新手段拆毀“防毒墻”也是助推吸毒人員“低齡化”的重要原因。

    4歲吸毒7歲上癮 吸毒人員中青少年過半

    今年31歲的小邱,已有27年吸毒史,正在接受強制戒毒。

    她説,自己還沒出生時父母就開始吸毒。“他們吸毒從來沒有避諱過我。”有很多次,她好奇地看著父母,他們吸毒的樣子在她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小邱4歲時,父親因盜竊入獄,母親因復吸進了勞教所,她就在左鄰右舍好心人的照顧下,東家吃頓飯,西家睡個覺。一天,看到父母留在家裏的毒品和吸毒工具,懵懂無知的她模倣起父母的動作,嘗試第一口毒品。7歲時,她已經吸毒成癮。此後,她不斷地被公安機關查獲,不斷地被送去戒毒,又不斷地復吸……

    “家庭環境是未成年人吸毒的重要原因,小邱就是受害者之一。”雲南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一大隊幹警雷艷艷説,該所未成年戒毒人員中有一半人的父母離異或關係長期不和,還有不少家庭成員吸毒。

    雲南省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副所長徐亞平介紹,戒毒所中共有200多名未成年人,16歲以下人員佔比超過23%,17歲人員佔比超過40%,“這還不是首次吸毒年齡,而是進入戒毒所的年齡。”

    一些禁毒緝毒一線幹警表示,我國吸毒人員低齡化由多種因素造成。有青少年盲目的好奇心、趕時髦的虛榮心態、嚴重的逆反心理等主觀原因,也暗藏一些複雜的社會問題,而新型毒品的隱蔽性、網上毒品交易的可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低了“防毒墻”。

    新型毒品披上“飲品外衣” “免費”提供暗藏危機

    奶茶、咖啡等飲品,受到許多青少年的青睞。近年,這其中卻暗藏危險:一種外包裝酷似咖啡粉、茶葉包、小罐裝飲料、口服液等的新型毒品,近年來在廣西、海南、廣東、雲南等多地頻頻出現,人們稍有不慎即易被矇騙。

    南寧公安機關近期破獲一起販毒案,繳獲新型毒品“奶茶”2000克。辦案民警介紹,這種“奶茶”混合了冰毒、K粉,成癮性強,毒性大。這類毒品遇水即溶,即衝即飲,與各種飲品混合後,口味都不發生變化,甚至香味都相似,而且效果持續時間較長,對吸毒人員極具誘惑力。

    辦案民警稱,很多吸毒者初次吸食新型合成毒品,都是接受了毒販或其他吸毒人員“免費”提供,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對新型毒品産生依賴性,然後毒販們再以高價出售給上癮者。

    “新型毒品之所以蔓延快,是因為新型毒品吸食方便,且很多人覺得新型毒品很容易戒掉。”南寧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宣傳科科長黃文華説,“其實新型毒品強烈刺激人體的中樞神經,會造成中樞神經的損傷,很多人對其成癮性、依賴性和對肌體器官的傷害等往往不甚了解。”

    “未成年人對新型毒品危害認識不足是吸毒低齡化的因素之一。”一位從事禁毒多年的資深警官指出,禁毒宣傳教育尤其是吸毒危害教育應當作為青少年一門“必修課”,尤其是針對新型毒品,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

    “網絡+快遞”成毒品新通道 加強技術監控築高“防毒墻”

    “要豬要米和我聯絡”,看到這種微信“個性簽名”,一般人不會覺得有問題,但懂“行話”的吸毒者明白這其實是賣毒品的廣告。

    “毒品的易獲得性增加了青少年吸毒的可能性。”安徽省未成年人強制隔離戒毒所三大隊大隊長劉寧指出,“以前要專門的人到專門地方交接,現在新型毒品在各種娛樂場所都可以買到。”

    更可怕的是,通過QQ、微信或電話聯絡,網上購買,快遞寄送,買賣雙方不用見面就能方便進行交易。警方指出,這種交易很容易完成且隱蔽性強,給發現和查處增加了難度;由於上下線之間多數只通過網絡、電話聯絡,互不見面,即便破案也難以徹底剷除利益鏈條。

    廣西柳州警方此前破獲一特大網絡販毒案件,繳獲近20萬粒國家管制精神類藥品。犯罪嫌疑人為擴大銷售面,在電商網站上開設了網店,打著銷售保健品的幌子,“業務範圍”遍及全國多個省市。犯罪嫌疑人稱,他與一家快遞公司達成長期合作關係,對於包裹裏面裝的東西,收件員一般不會檢查。

    《2014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指出,隨著物流快遞行業快速發展和數量快速增長,物流寄遞已成為販毒活動的重要渠道。互聯網涉毒違法犯罪活動更為突出,已從單純的視頻吸毒發展為傳播制毒技術、販賣制毒原料、銷售毒品和聚眾吸毒等全鏈條涉毒活動,形成“網絡聯絡、銀行打款、物流銷售”的販毒模式。

    警方建議,應加強對新技術條件下網絡犯罪的研究監控,避免網絡成為滋生犯罪的溫床;網絡運營商應肩負社會責任,屏蔽有害廣告信息,加強對網店、支付系統的管理,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同時物流行業要強化流程監管,防止成為毒品傳播的渠道。(記者程群、王研、李斌、周暢)

責任編輯: 于士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