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檔案局從8月11日起陸續發佈
《日本侵華戰犯筆供選》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8-11 17:15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8月11日電(崔清新、肖泰景)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為揭露日軍侵華罪行,警醒世人反對戰爭、珍惜和平,國家檔案局從8月11日起在其官方網站連續31天每天發佈一集《日本侵華戰犯筆供選》專題檔案。

    這組視頻選自即將由中華書局影印出版的《中央檔案館藏日本侵華戰犯筆供選編》第一批書稿,31名日本侵華戰犯筆供(包括筆供原文、補充、更正、附言等,以及當時的中文譯文)以前從未系統公佈過。

    據介紹,為便於讀者重點閱讀,國家檔案局將每個戰犯筆供中的重要罪行作了摘要,並翻譯成英文,排在相應筆供之前。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蓄意製造九一八事變,開始大舉侵佔中國東北。1937年7月7日,又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先後踐踏了中國大片土地,企圖把中國變為日本的殖民地。

    日本帝國主義的野蠻侵略,使中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災難。中國人民奮起抗戰,付出了軍民傷亡總數在3500萬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的巨大民族犧牲。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取得了近百年來第一次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的完全勝利。

    1946年5月至1948年11月,根據《波茨坦公告》,中、美、英、蘇等11個國家組成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負有戰爭責任的東條英機等日本戰犯進行了審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至1956年間,中國先後在撫順、太原兩地關押了日本侵華戰爭罪犯1109名,其中包括抗日戰爭勝利後和解放戰爭期間先後逮捕的140名,蘇聯紅軍1945年8月對日宣戰後在中國東北地區逮捕並於1950年7月由蘇聯政府移交中國的969名。

    1951年至1956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1954年9月起,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在押日本侵華戰犯的罪行進行了偵查,並會同有關機關進行起訴、審判的準備。

    1956年4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處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國戰爭中犯罪分子的決定》,決定以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對在押戰犯實行區別對待、寬大處理的方針。據此,最高人民檢察院于1956年先後分三批對在押的1017名罪行相對較輕、悔罪表現較好的日本侵華戰犯宣佈免予起訴,並立即釋放。同時,對職務較高、罪行嚴重的45名日本侵華戰犯,向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提起公訴(其餘47名戰犯在關押期間死亡)。

    1956年6月至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分別在瀋陽、太原對鈴木啟久等45名戰犯進行了公開審判。根據被告人的犯罪事實、犯罪情節、悔罪表現等情況,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實行從寬處理,分別判處了8年至20年有期徒刑。

    有關最高人民檢察署(院)、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審訊、審判日本侵華戰犯的檔案,現保存在中央檔案館。

    國家檔案局有關負責人指出,日本侵華戰犯檔案卷宗內各個戰犯的書面筆供以及詳細的審訊筆錄等材料,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對中國人民所犯滔天罪行的鐵證。日本侵華戰犯的筆供,是他們在侵略中國戰爭中所犯罪行的自供狀。通過筆供可以看到,日本侵略者侵華期間,肆意屠殺、抓捕、奴役和毒化中國人民,製造和使用細菌武器、化學武器,進行人體活體試驗,進行細菌戰、毒氣戰,建立慰安所,強徵“慰安婦”——日軍性奴隸,強姦婦女,掠奪物資財物,毀滅城鎮鄉村,驅逐和平居民,犯下了一系列違反國際準則和人道主義原則、超出善良人們想象和人類道德底線的罪行。而日本右翼勢力公然顛倒黑白、混淆視聽,否認侵略罪行、美化對外侵略和殖民歷史。這是對歷史正義和人類良知的漠視,也是對二戰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挑戰。

    這位負責人表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只有真正牢記歷史、以史為鑒,才能避免戰爭悲劇的重演,才能使世界達到真正的持久和平與穩定。

責任編輯: 方圓震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