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到省環保廳調研,他強調,要樹好生態文明標桿、打造綠色發展標誌、堅持人民滿意標準,深入推進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特別要針對存在問題落實關鍵舉措,努力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江蘇省委常委、秘書長樊金龍,省委常委、副省長徐鳴,副省長許津榮參加調研。 調研中,羅志軍認真聽取了省環保廳、環保部華東環保督查中心、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國土資源廳、省農委、省水利廳、省太湖辦、省能源局、省林業局等部門和單位負責人關於“十三五”時期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並與大家就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深入討論交流。 自1996年開始,江蘇歷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十二五”以來,江蘇省將生態文明建設工程作為“八項工程”之一,扎紮實實地推進,節能減排成效明顯,大氣、水、土壤等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整治,生態系統修復、環境保護法治、環保制度改革等各項工作邁出堅實步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數量居全國各省區之首。最近中國生態文明研究促進會發佈的評估報告顯示,江蘇生態文明狀況指數居全國第二位。 羅志軍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去年底總書記在視察江蘇時明確提出建設新江蘇的目標定位,其中重要一條就是環境美,要求江蘇“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這為我們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謀劃“十三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要以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深刻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緊迫性、艱巨性、長期性,把生態文明建設向縱深推進,努力樹好生態文明標桿。要以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為主抓手,率先探索、率先實踐,多創造一些“跳一跳、夠得著”的實踐成果,努力使生態文明建設與“兩個率先”進程相同步。 羅志軍指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打造綠色發展標誌。綠色發展水平的高低,是檢驗江蘇轉型發展成效的重要標誌。我們既不能竭澤而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追求經濟增長;也不能緣木求魚,放棄經濟發展來求得環境改善。近年來全省結構調整的基本思路,在“調高調輕調優調強”的基礎上增加了“調綠”,就是著眼于更好地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十三五”期間,要進一步強化綠色發展的鮮明導向,從生産、消費兩端發力,不斷加大推進綠色發展的力度,特別要抓住産業結構調整這個關鍵,形成一些可操作性強的實施意見、推進辦法和考核細則。 羅志軍強調,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人民滿意標準。生態好不好,不僅要看監測數據,更要看人民群眾的實際感受。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回應人民群眾關切,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十三五”時期,要下決心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三大戰役,下大力氣破解影響江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約束以及一些區域性環境污染問題,真正做到切到痛處、幹到實處,以環境質量的改善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羅志軍希望環保部門強化責任擔當,發揮好生態文明建設主力軍和排頭兵作用。要求省級機關各部門都負起重要責任,形成共識、增強合力,為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作出積極貢獻。(記者 耿聯)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