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窗口”看信心
——上海自貿區從改革高地邁向發展高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9-23 16:47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上海9月23日電(記者 姜微、季明、何欣榮)今年1—8月,合同利用外資283億美元,同比增長3.3倍;掛牌以來累計新設內資企業逾2.6萬戶,註冊資本總額近1萬億元人民幣……在中國經濟轉為中高速增長的背景下,透過上海自貿區這個“窗口”,中外企業用實際行動表達著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

    以自貿區引領,先行先試的上海在經濟新常態下展示出增速穩健提升、質效更優的新態勢。而一系列源自自貿區的制度突破和創新舉措,正“溢出”上海,輻射到長三角乃至全國各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指出,上海自貿區必須更加突出以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面上改革,必須要以市場主體的感受度,來衡量投資貿易便利化各項政策舉措的具體成效,必須堅決守住底線,做好風險防控。堅定改革,始終堅持制度創新,進一步實現可複製可推廣,為國家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更大貢獻。

    改革“蹄疾步穩” 讓企業增強“獲得感”

    “得益於自貿區的負面清單和擴大開放政策,公司僅用半個月就拿到了營業執照,大大超出預期。”今年7月中旬成立的美安康質量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斯榕説。

    美安康是上海自貿區第一家執行國際食品安全標準的外商獨資認證公司。在自貿區成立前,美安康並不具備進入中國的資格,自貿區改革讓這家企業實現了到中國創業的夢想。目前,美安康正在自貿區金橋片區建設1200平方米的實驗室,未來可降低中國企業的出口認證成本。

    從負面清單到商事登記改革,從通關便利化到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從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到人民幣跨境借款……自貿區的一系列改革,讓成千上萬家像美安康那樣的企業,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利用自貿賬戶開展境外融資,就是頗受企業歡迎的一項改革。根據今年2月公佈的改革細則,借助自貿賬戶體系,企業和金融機構可以自主從境外融入資金,融資規模從自有資本的一倍擴大到二倍,融資幣種從本幣擴展到外幣。

    “自貿賬戶的開設消除了企業與離岸利率、匯率市場之間的壁壘。利用自貿賬戶貸款的成本,比普通貸款至少降低10%—20%。今年8月底剛獲准開展業務,我們就和中建八局簽署了首筆授信協議。”華僑銀行上海自貿區支行行長胡海説。

    獲得感的增強,直接吸引了更多中外企業紛至沓來。歐洲最大的獨立資産管理公司之一、資産管理規模達4900億美元的安本資産管理集團過去只在中國設立代表處。今年6月,在參加上海自貿區負責人赴英推介活動後,安本果斷決定將代表處升級為全資子公司。

    3個月後,安本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順利拿到營業執照。“浦東新區和自貿區的工作高效讓人驚訝,也更堅定了我們的投資信心。”安本大中華區負責人柏吉思説。

    釋放制度紅利 “試驗田”也是“高産田”

    從初設時的28.78平方公里到今年擴區後的120.72平方公里,上海自貿區生産總值現已佔到浦東新區的2/3以上。自貿區釋放的制度紅利,讓區域經濟在面臨國內外複雜多變經濟形勢時,有了更多的“抗壓性”。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浦東新區經濟增速達到9.2%。

    不止是改革的“試驗田”,更是發展的“高産田”。隨著自貿區改革的深化,高端服務業率先實現加速發展、傳統製造業逐步轉向創新驅動的態勢愈發明顯。

    位於張江高科技片區的卡南吉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正在開發一款全球首創眼科用藥。公司負責人唐明表示,得益於自貿區的監管創新,卡南吉採用“風投+知識産權+研發外包”的輕資産模式,整個公司只有不到10個人。

    融資租賃又是上海自貿區發展迅猛的另一項新興金融業態。今年前4月,上海新設立的423家外資融資租賃公司,90%以上註冊在自貿區。融資租賃企業開展的飛機、船舶等大型設備租賃,切實服務了實體經濟發展。

    記者走訪發現,在自貿區引領下,上海“四個中心”核心功能持續提升。今年上半年上海三産增加值同比增長10%以上,佔生産總值比重達到67%,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90%,預計上海將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三産比重65%的目標。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主任、浦東新區區委書記沈曉明説,今年4月擴區以來,上海自貿試驗區經濟運行呈現高位平穩、功能提升、優勢明顯的特點,充分體現開放促改革的良好成效。下一步,自貿區將圍繞優化企業服務、提升政府服務能力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以自貿區理念改造浦東地方一級政府,努力建設最透明、最高效的政府。

    實現三大轉變 構建開放經濟新體制

    上海自貿區的良好發展態勢,充分證明了兩年前中央決策的正確性和前瞻性。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在中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道路上,自貿區的探索將描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發展製造業向發展服務業轉變。從掛牌之日起,上海自貿區就將擴大服務業開放列為中心工作。自貿區出臺的54條擴大開放措施中,涉及服務業的就有37條,累計落戶的項目達1037個。在再保險經紀、獨資醫院、電信呼叫中心等領域,不少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

    ——從單向開放向全方位開放轉變。在開放方向上,最初的經濟特區基本是單向開放,擴大出口。今天的上海自貿區是全方位開放,擴大進口和對外投資成為發展亮點,這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形成了有力呼應。

    統計顯示,由於在對外投資上率先開展備案制試點,截至今年8月上海自貿區累計辦結境外投資項目444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436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是發達經濟體參與世界經濟分工的主要手段之一,跟資本一起輸出的是國家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上海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表示。

    ——從“接軌國際慣例”向“參與規則制定”轉變。上海自貿區掛牌的背景,是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的加速重構。通過制定負面清單,上海自貿區在外資準入領域實現了與國際慣例的接軌。

    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説,憑藉自貿區這樣的開放經濟最前沿、新高地,中國要爭奪國際經濟運行中的主導權,從單純的“接軌國際慣例”轉向“推動規則演化”,以實現國際經濟貿易的平等互利。

    路透社的報道説,正在加速建設的上海等自貿區,無疑充當著中國推進新一輪改革的試驗田,為中國經濟轉軌換道爭取時間。還有外媒評價稱:“上海自貿區不能簡單地認為其只是個貿易區……隨著有益經驗被推廣至其他自貿區,將最終引發中國經濟的再一次巨變。”

    上海市市長楊雄説,上海自貿試驗區要繼續保持“百舸爭流、奮楫者先”的精氣神,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努力為國家深化改革開放探索更多制度創新成果。

責任編輯: 于士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