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德意志銀行發佈報告稱,華爾街錯看了中國經濟形勢。該銀行經濟學家們預期,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將增長7%左右,第四季度增長7.2%,2015年全年增長率為7%。這一預測與李克強總理提出的7%左右目標不謀而合。同時,其他境外媒體和機構也紛紛刊文指出,中國經濟仍在激發新動力,政策調控與經濟數據仍在“掌控之中”。各方主要觀點包括: 看衰中國經濟的境外媒體和機構專家比例正在下降,對未來發展表示樂觀 有關機構調查顯示,投資者對中國信心有所改善。美銀美林最新月度基金經理調查顯示,與9月份調查相比,10月份預計未來12個月中國經濟放緩的受訪者比例有所下降。過去一個月上證綜指上漲了3%,投資者對中國信心有所改善。IMF維持我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6.8%和6.3%預期不變,認為我國由出口和投資驅動轉向服務業和內需主導的轉變是邁向更高發展階段的必由之路。我國政府採取的積極財政政策和擴大基建投資等措施有助於實現經濟中高速增長。 認為新的一系列政策設計正在激活中國經濟增長新動力。英國《經濟學人》認為,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中國改革者一系列政策設計激活了增長新動力。中國政府正在積極釋放內部創新發展潛能。中國政府一直非常重視自主創新發展,每年在研發領域投資規模佔GDP比重高達2%。在政府投入資源直接促進創新發展同時,民營企業也積極促進創新經濟發展。中國消費者不斷提升消費能力也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發展新動力,將拉動服務業增長。此外,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另一發展動力來自“一帶一路”建設。芬蘭銀行發佈研究報告稱,在中國對歐盟大量投資中,中國企業不僅拓展了新市場空間,同時吸收了優秀品牌、技術和管理技能,這些都將推動中國經濟增長。 認為中國經濟可以實現“軟著陸”,服務業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新引擎”。法國《回聲報》等稱,“不要再臆想所謂的中國危機”。法國農業信貸銀行等多家法國金融機構表示,中國經濟可以實現“軟著陸”,完全沒必要感到恐慌。中國經濟放緩很明顯是“必要的”,這是一場為追求持續發展而經過“深思熟慮”的主動放緩。儘管中國製造業出現下滑,但服務業表現遠遠好于製造業。隨著經濟結構調整,服務業産值佔中國國內生産總值比例已經達到50%左右,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有了新的“引擎”。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指出,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很小。中國經濟正在轉型,表現為服務業正在成為中國經濟重要推動力,投資對經濟貢獻在減小。標準普爾首席經濟學家保羅•希爾德指出,中國經濟正在進行再平衡,從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過渡。美國史丹佛大學博士伊恩•佈雷默認為,對中國經濟不穩定性的擔憂被誇大,最近中國經濟並不是走向“硬著陸”。中國政府擴大銀行融資、實施戰略性鉅額基礎設施投資,受此帶動,目前經濟增長率接近政府今年提出的“7%”增長目標。 認為樓市回暖、PMI、出口等經濟數據表明中國經濟仍有活力 認為地方政府融資工具和樓市有助於中國保持經濟活力。近日,德銀反駁了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8月PMI嚴重下滑觀點,認為8月PMI指數下滑引起了市場騷動,但該指數忽略了兩個因素——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工具和樓市。近幾個月來,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工具表現活躍,融資工具往往是刺激政策的直接受益對象;房地産市場勢頭強勁,刺激政策將使樓市保持增勢。德銀指出,樓市新政將幫助近幾個月發展勢頭很足的房地産市場保持增勢。 認為中國出口、貸款數據仍然堅挺,中國經濟不會出現急速滑坡。道瓊斯通訊社指出,中國出口表現遠好于台灣地區和韓國,這兩地9月份出口均大幅下滑,這説明在市場疲軟之際中國出口依然堅挺。瑞穗經濟學家沈建光稱,8月份天津港發生了爆炸事件,同時為確保9月份閱兵不受霧霾影響,閱兵前一些工廠暫時停工,若不是受到這些因素影響,中國9月份出口數據可能會更強勁一些。荷蘭國際集團經濟學家康登稱,9月份貸款數據強勁是一個好跡象,顯示7、8月份關於中國經濟或將急速滑坡的擔憂基本沒有成為現實。貸款數據預示下月經濟數據或充滿希望,至少經濟沒有呈螺旋式下滑。 認為中國經濟轉型並未偏離軌道,正在緩慢進行創新式發展。英國《金融時報》稱,中國經濟轉型並未偏離軌道。首先,大宗商品進口量(而不是進口額)看上去是穩定的。同時,中國國慶黃金週期間消費活動十分強勁。10月1日至7日,零售和餐飲支出達到1700億美元,同比增長11%。中共中央將在本月晚些時候開會,批准未來五年經濟發展規劃。最有可能是出臺更多政策:刺激消費品和服務消費、凈化環境等。在中國這樣既大又不平衡的經濟體,創建新的支持架構必然需要時間。到目前為止,數據都表明事情正朝著正確方向發展,即便速度較慢。 看好中國股市,預計人民幣在年前將保持穩定,認為中國政府對政策仍在掌握之中 認為中國股市活力十足,政府對經濟掌握及刺激正在發揮作用。德銀經濟學家認為,對於中國政府在A股市場下跌時的救市過程,處理保證金融資問題還是一個新事物,但這不意味著政府失去了對經濟政策的掌控。一般來説,刺激政策效果需要一個到兩個季度才會顯現。中國從今年5月才開始採取顯著財政寬鬆政策。有跡象顯示,刺激政策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例如自6月以來國家預算中有更多資金用於投資。法國《回聲報》稱,8月份中國股市乍現波動時,法國總統奧朗德、環保部長羅亞爾等多名政要迅速發表聲明,表示對中國經濟有信心,相信中國依然“活力十足”。 認為股市並不能充分體現中國實體經濟狀況,中國經濟轉型正取得進展。“日經中文網”稱,上海股市此前的確下跌了40%,但這是發生在最近一年裏股價上漲了150%之後的事情。可以説,市場大幅下跌要比之前的股市暴漲更能讓人認清中國經濟發展基調。從現實來看,中國市場尚不成熟,股市只是可以觀察政府政策操作意向的指標,並不能充分體現中國實體經濟狀況。每30個中國人中只有一人持有股票,這一比例與發達國家相比要低得多。 預期人民幣匯率將企穩,國際投資者重拾對中國經濟和人民幣的信心。德銀報告認為,中國政府的立場是反對持續貶值,為安撫全球投資者,中國人民銀行于8月下調了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從而使人民幣貶值影響得以緩和。中國人民銀行有可能重新將人民幣與美元挂鉤,使人民幣在年前保持穩定。美國史丹佛大學博士伊恩·佈雷默認為,世界沒必要對中國下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過度警惕。這一舉動不會大幅改變中國與主要貿易對象國之間的平衡,IMF也給予了積極評價。因為通過此次下調中間價,人民幣的價值將與市場行情更加一致。簡單來説,中國經濟比很多人想象的更為穩定,其國際影響力也將繼續擴大。《金融時報》和《華爾街日報》等媒體認為,各方對中國經濟的擔憂有所緩和,擺脫此前對中國經濟“硬著陸”導致全球經濟動蕩的恐慌。近期,中國資本外流速度大幅減緩,央行對人民幣匯率干預規模下降,離岸、在岸人民幣價差收窄,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表明投資者重拾對中國經濟和人民幣的信心。意大利、葡萄牙等國表態支持在滿足IMF標準和前提下儘快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作者:龔開)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