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 歷史不僅是恢弘的敘事,也存在於街頭巷陌和鍋碗瓢盆的細節之中。回望“十二五”波瀾壯闊的奮鬥歷程,我們為國家的發展進步感到自豪,亦對身邊變化有著無限感慨,最深的感受,莫過於日子越來越火紅,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獲得感不斷累積。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民生改善是最直接、最生動、最溫暖的詮釋。“十二五”期間,中央的“錢袋子”更多向民生傾斜,財政用於民生的比例達到七成以上;城鎮新增就業4500萬人的目標提前完成,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年均9.5%的增速跑贏GDP增幅,全國農村累積減貧5000余萬人。從“保基本、兜底線、建機制”的整體謀劃,到可圈可點的具體措施,再到實實在在的發展變化,向人民交出一份暖心的民生成績單。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牽係國運。民生不僅是涉及改革發展的經濟大計,也是關係群眾人心向背、社會穩定和諧的政治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醞釀已久的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方案出臺,推進教育公平的舉措在多地試水,生態文明建設讓美麗中國更加真切,簡政放權、商事制度改革點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空前熱情,一項項重大改革舉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觸及百姓生活方方面面,讓人們從國家發展脈動中感受到未來的無限可能,看到夢想生長的蓬勃空間。這一切的背後,不僅寄託著我們黨人民至上的赤誠情懷,也體現了我們黨“足寒傷心、民寒傷國”的憂患意識,更蘊含著“成就民族復興偉業,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深刻認識和價值追求。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小康,這個古老的詞彙,寄託著中國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恒久嚮往。30多年改革開放,將這一樸素願望上升為國家戰略,鍛造成民族復興的支點,並不斷賦予其更加豐富的內涵。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字之變,力重千鈞。這是莊嚴的承諾:它意味著經濟與民生的共進,意味著“五位一體”總體佈局與人的全面發展緊密相連。這是艱巨的任務:在“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民生工作的內涵外延也在不斷豐富。不僅是量的增加,還需要質的提升;不但要對困難群眾“兜底”保障,也需要扶貧中“精準”定位;不僅要和我國國情與經濟發展階段相匹配,也要同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相適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要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十三五”期間,面對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諸多挑戰,中國經濟如何化險為機?社會就業如何保持穩定?各種民生難題如何破解?答案就存在於“向促改革要動力,向調結構要助力,向惠民生要潛力”的主動作為中。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深刻昭示,惠民生不但是政府的應盡之責,也是擴大內需的治本之策、促進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以增加公共産品和服務供給擴需求、促發展,通過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擴大就業、提供更加公平的機會和通暢的上升通道,我們就能激發億萬人民的無窮智慧和創造活力,助力經濟邁向“雙中高”,實現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包容性發展。 “十三五”的5年,亦是改革攻堅克難、打破利益藩籬的關鍵時期,尤其需要獲得群眾的理解支持,聚合闖關奪隘的強大動力。“為民擔當,風雨可度。”胸中常懷百姓疾苦、心中常謀富民之策,多辦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就能凝聚民心、匯集民力。扶貧開發工作進入啃硬骨頭的衝刺期,面對5年內7000多萬人口脫貧的硬任務,唯有全面實施精準扶貧方略,集全黨、全國、全社會之力打贏扶貧攻堅戰,才能補齊短板、把貧困地區、貧困人口一起帶入全面小康。 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猶長。回望“十二五”,民生工作的每一點進步,背後都是執著的追求、艱辛的付出。放眼“十三五”,更覺重任在肩,倍感豪情滿懷。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我們必能凝心聚力,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讓億萬人民共享更多的發展成果。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