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 華曄迪)航旅縱橫、天天安途、柴火空間……如果不去深究,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些風靡互聯網、從激烈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品牌,其實出自“大塊頭”的中央企業。 記者近期走訪北京、深圳等地調研發現,遵循國企改革頂層設計的指引,一些中央企業通過搭建平臺,開放搞活引入新思路新理念新做法,推進“雙創”工作,新項目、新企業、新成果層出不窮。央企“雙創”正在成為觀察國企改革成效的窗口。 每延誤一分鐘,都有賠款流入賬戶,賠款在乘客下飛機開機那一刻以微信紅包方式兌付……一款名為“航延樂”的保險産品,在經常出差旅行的人群中迅速傳播。這是大唐電信移動互聯網孵化平臺一系列“互聯網+”項目産品之一,依託多年技術積累,大唐電信搭建匯聚大量“軟體積木”式服務組件的移動互聯網雲服務平臺369Cloud雲平臺,為各界創業團隊提供互聯網應用項目快速開發和技術服務。 “這一平臺大大降低從創客創意到成熟産品耗費的資源和時間。”大唐電信科技副總裁楊勇告訴記者,基於雲平臺的創業項目,通常在3個月內就能實現産品上線,6個月完成運營指標,9個月完成融資的孵化流程。 類似大唐電信這樣搭建平臺吸引各方“唱戲”,正在成為央企“雙創”工作的主要形式。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説,央企規模資源是優勢,體制機制是短板。通過搭建開放式的平臺,引入新人才新血液、新理念新思路,中央企業的資源、技術能力就能與社會各界的創意火花實現取長補短,互為促進,綻放出各種創新成果。 總部位於深圳的華僑城集團深諳此道。深耕文化旅遊産業三十年、建起強大品牌影響力的華僑城,搭建創意文化園引進創意設計公司、藝術家工作室等230多家創新創業機構,聞名全國的柴火空間就成長於此,去年創意文化園産值達到90億元。 文旅科技,這家10月30日在“新三板”掛牌的公眾公司,曾經只是幾個創業者合夥開辦的小公司,借助華僑城的舞臺,文旅科技得以迅速發展,成長為集文化旅遊主題景區創意、設計、研發、建造等於一體的綜合服務提供商。 在央企的舞臺上,伴隨企業成長、熟悉業務的內部員工,更是“唱戲”的主角。在南方電網,記者看到一本厚厚的員工創新成果集,數百個出自電網職工的創新點子,在企業生産運營中得以應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創造價值。 在佛山,由電網一線職工根據實際工作需求研發的智慧電力安全頭盔,已進入應用階段,借助此設備的虛擬成像技術與語音人機交互系統,一線巡線職工既能解放雙手作業,又能通過語音交互完成電子化作業,將大幅提高巡線效率和工作安全系數。 記者從國資委了解到,為推進“雙創”工作,目前中央企業牽頭國家及地方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已達141個,發起和參與基金179支,募集資金總規模超過5000億元;構建面向社會的創業創新孵化平臺57個,創業創新技術平臺27個,創業創新活動平臺23個。 國資委主任張毅説,中央企業實施創新驅動、推動“雙創”,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必然要求,是突破自身發展瓶頸、增添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舉措,也是帶動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共同打造創新生態系統的迫切需要。 搭建平臺是形式,核心則是體制機制創新。吉林大學國有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文成調研發現,體制機制創新,能夠激發企業平臺的創新動力和員工活力。越是市場化改革做得好的平臺,越是具備強大市場競爭力,越能夠在激勵競爭中取得成功。 這也令“雙創”工作成為觀察國有企業改革成效的重要窗口。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多家央企在搭平臺同時,按照中央關於國企改革的頂層意見精神,在平臺孵化企業股權結構、平臺及相關企業管理、用人制度上探索創新,打造體制機制“特區”。 混合所有製成為央企普遍做法。比如,在大唐電信平臺上孵化的處於市場充分競爭的互聯網公司,基本都通過引入外部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給予公司核心成員股權激勵,並引入市場化和創新基金,集多方合力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記者注意到,一些央企對於平臺採用特殊考核政策,並不拘泥于企業發展一時得失,而是更加注重長遠。用人制度方面,更是趨於市場化,國企改革一直倡導的“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能高能低”,在創新平臺孵化企業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體制機制上的探索也得到監管支持。記者從國資委有關人員處獲悉,下一步將著力推動央企人才機制創新,重視多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創新科技人才成長機制,同時遵循國企改革精神,在企業業績考核以及人員工資總額控制方面給予政策。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