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合作有望邁上新臺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1-23 15:46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吉隆坡11月23日電(記者 林昊 張春曉 趙博超)第27屆東盟系列峰會22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閉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闡述了中國發展與東盟合作的新舉措,描繪出中國-東盟合作關係的新圖景。

東盟國家官員和分析人士認為,東盟共同體即將建成,中國-東盟也將迎來建立對話關係25週年,雙方發展戰略和目標有諸多契合之處,互利共贏合作有望邁上新臺階。

中國倡議 成果斐然

東盟在自身發展和對外交往中,形成了相互尊重、和平磋商、協商一致的“東盟方式”,建立了多邊合作機制,堅持開放、包容、透明的原則,在諸多領域展開務實合作,促進了區域繁榮和一體化。中國一直致力於發展與東盟的互利共贏關係,在21日舉行的第18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就雙方關係今後5年發展提出6點建議,即加強合作發展機制化建設、加快經貿合作升級、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同區域國家發展戰略對接、探索開展國際産能合作、提升安全合作水平、促進地區可持續發展。

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向中外記者介紹,此次會議取得了豐碩成果:一是通過了《落實中國-東盟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行動計劃(2016-2020)》。這份文件包含近300條合作舉措,涵蓋政治安全、經濟、社會人文、次區域合作等內容,為雙方未來5年各領域合作做出全面規劃。這是對東盟共同體建設的巨大支持。二是為慶祝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25週年,明年將舉行系列紀念活動,包括舉辦紀念峰會,將明年定為“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年”等。三是東盟國家對中方關於加強國際産能合作等倡議作出積極響應,表示希望明年能夠商簽中國-東盟關於國際産能合作的文件。四是落實好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談判後續工作,共同推動雙方經貿往來再上新臺階。

今年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外長阿尼法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自1991年雙方開始對話進程,中國已經成為東盟最活躍的對話夥伴之一,併為東盟共同體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東盟與中國擁有深入、多角度和廣泛的交往,今年東盟成員國與中國一起努力完成制定《落實中國-東盟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行動計劃(2016-2020)》,該計劃將為東盟與中國未來5年的合作指明方向。

關繫緊密 互利共贏

中國和東盟山水相連,民心相通,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源遠流長。近年來,中國-東盟政治、安全、經貿、人文各領域往來不斷加強,高層往來頻繁。

自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全面啟動以來,雙方經貿往來發展迅速。中國連續多年是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也連續4年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雙方累計相互投資已超過1500億美元。

東盟秘書長黎良明22日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是東盟最重要的戰略夥伴關係之一,中國為東盟建設共同體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對東盟一體化進程作出了積極貢獻,東盟十分感謝中國對東盟的支持。

馬來西亞安邦智庫研究員謝祥錦認為,在基礎建設方面,新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成立均對東盟有較大的正面帶動作用,特別是影響民生的公路、鐵路、能源、通訊等領域。金融方面,在中國和東盟之間的經貿活動中人民幣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以新加坡為例,自中國工商銀行在新加坡正式啟動人民幣清算行服務的一年之後,新加坡已成為全球主要的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之一;在印度尼西亞,相當一部分外貿已經使用人民幣交易;馬來西亞也設立了人民幣清算行。因此,中國與東盟之間的金融機構有望進一步擴大人民幣使用範圍,有助於雙方之間的貿易、投資和金融活動。

相互契合 前途可期

就在東盟即將於今年12月31日正式宣佈成立東盟共同體之際,中國和東盟也迎來了發展的新契機。

“明年是東盟-中國建立對話關係25週年,一系列高水平和廣泛的紀念活動有望進一步增進和加強雙方的關係,”阿尼法説。

黎良明表示,即將成立的東盟經濟共同體有望成為更大範圍東亞單一市場的組成部分,中國和東盟在經濟、貿易和投資領域的合作將迎來眾多新的機遇。在他看來,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提升互聯互通水平的目標相契合。“對東盟、中國以及其他有關國家而言,互聯互通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推動地區投資、貿易、旅遊和整體經濟合作的進一步發展。東盟支持‘一帶一路’的倡議。”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高級研究學者胡逸山表示,“一帶一路”倡議能夠對東盟共同體的建設作出獨特貢獻,反過來,東盟共同體也有助於中國倡議落實。

對於亞投行,馬來西亞馬來亞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蘇海米認為,亞投行將為東盟提供新的融資渠道,縮小成員內部的基建資金差距。在他看來,亞投行不僅有望提升東盟內的互聯互通、促進東盟單一市場的有效運轉,還能提升東盟與外部的互聯互通,促進整個東盟基建的協調和互補,避免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

責任編輯: 張維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