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推行農村低保按標施保 記者從湖北省民政廳獲悉,2015年,湖北省在孝昌縣、建始縣前期試點的基礎上,在全省全面推開農村低保按標施保工作,從制度設計把關,讓農村低保制度在陽光下運行,杜絕人情保,確保困難群眾應保盡保。 截至2015年11月底,農村低保人數由年初的222萬人調整到168.5萬人,減幅為24%;人均月補助水平由103元提高到118元,增幅為15%,農村低保制度逐步正本清源。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後一道為困難群眾兜底的“安全網”。近年來,隨著黨和政府各項民生工程的啟動,低保“含金量”大增,於是,有些人頻頻伸手,把低保當作“唐僧肉”;有的鑽政策空子,弄虛作假;有的搞“權力保”、“關係保”、“人情保”,造成極壞影響。 為使符合低保條件的對象應保盡保,同時使一些已不符合條件的對象適時退出,今年湖北省積極探索,從制度設計把關,將農村低保由過去的“分檔救助”轉向“按標補差”,即依據農村困難家庭收入評估標準和辦法,及時、公平、精準地進行家庭收入核算,依法將困難家庭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按照保障標準進行差額補助。 今年41歲的樂紅霞,丈夫早年因病去世,留下一兒一女,兒子7歲,女兒6歲。家庭唯一收入就是一畝半水稻和半畝油菜。 去年,鎮幹部入戶宣傳農村低保“按標施保”政策後,她才知道,像她這樣的家庭可以申請農村低保,每月能領到453元救命錢。 為了不漏掉一個低保對象,湖北省民政幹部走進千家萬戶,一把尺子量到底,執行政策不走樣,逐一核實登記申請低保家庭情況,要求在每個村公佈低保結果,接受社會監督。同時,公佈舉報電話,對群眾有異議的對象進一步調查核實,做到公平精準、應保盡保。(記者 楊麟 李玉麟 通訊員 陳文兵)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