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來自政府的9.6萬個“騷擾電話”

2016-05-02 10:0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鄭州5月2日電(記者 林嵬、史林靜、宋曉東)“您對居住地治安狀況滿意還是不滿意?”“您對區委、區政府有什麼建議或意見嗎?”……最多的時候,民情調查員李小紅一天要撥打200多部電話。

為切實解決老百姓身邊的問題,2014年6月河南鶴壁市山城區創辦了民情調查服務中心,通過主動撥打電話收集群眾對民生等方面的意見建議,然後經梳理分類,交由具體責任單位整改落實,確保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後再整理歸檔。

作為鶴壁市的老城區,山城區面臨企業改制、舊城改造、徵地拆遷等歷史遺留問題和利益格局調整引發的各種矛盾。困難群眾多、特殊利益群體多、歷史積案多、社會欠賬多、工農關係複雜,“四多一複雜”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山城區公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曾一度排名河南省倒數。

“您好,我是山城區民情信息調查員,耽誤您……”

“並不是每一個都能打通,尤其是剛開始,很多人以為是騷擾或者詐騙,接通就挂斷,有些乾脆就不接。”李小紅説,真正有效的調查一天只有幾十個。

民情調查服務中心成立時,李小紅就從轄區辦事處抽調到這裡工作。做民情調查員快兩年了,李小紅前前後後打通了近萬個百姓電話。從環境衛生、安全穩定到便民設施、供水供電供氣,再到就醫就學等民生問題,李小紅都要記錄下來,並交給督查室督辦、回訪。

如果不是接到這個原以為是“騷擾”的電話,家住河南鶴壁市山城區的李改玲還未實現她的低保夢,兩個孩子依舊不能入學。

去年6月,正在超市忙碌的李改玲意外地接到了區民情調查服務中心的電話,詢問她對區裏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原以為是詐騙,但還是忍不住説出了自己的困難。一家6口生計全靠她和丈夫打零工維持,雙胞胎孩子因無錢而退學……這些都被民情調查員記錄在內。很快,山城區民政局在核實情況後,為李改玲家辦理了低保。而此前,李改玲並不知道自己家符合低保條件。

從“等群眾”到“找群眾”,變上訪為下訪,慢慢的“騷擾電話線”成了“黨群連心橋”。

李小紅總結出自己的一套“殺手锏”。一要講“情”。要把電話那頭的人當家人,要拿出為家人解決問題的熱情和感情解決百姓反映的問題。二是要“勤”。多打電話,多説話,對於百姓反映的問題認真記錄,勤督促。三是要“快”。群眾反映的問題不管大小事你都得快,稍微慢一點,沒事變有事了,小事變大事了,大事變得不可收拾了。

通過梳理,民情調查員發現電動車、摩托車被盜成為群眾反映較多的問題。對此民情調查服務中心推出“行車衛士”安全監控系統。自去年10月份啟動以來,盜竊電動車案件由原來每月幾十起大幅下降至今年前三個月8起。

“剛開始老百姓對我們並不抱希望,以為只是走形式,不能真正為他們解決問題,慢慢地他們發現身邊環境在改變。”民情調查員武文斌説,以前聽的都是抱怨,現在也能聽到稱讚。

截至目前,山城區民情調查小組有效電話訪問群眾9.6萬人次,收集梳理問題和建議4328件,交辦問題3543件,辦結3072件。2015年下半年,山城區公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均居河南省前列。

山城區委書記徐偉説:“民情調查服務中心構建了民情收集處理上下銜接、縱橫暢通的服務網絡,推動聯絡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另一方面,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避免小問題拖成大問題,避免一般性問題演變成信訪問題。

在山城區民情調查服務中心,10名調查員正通過語音耳機和被訪群眾溝通。相比于其他同事的忙碌,負責接聽群眾熱線的吳敏倒顯得清閒得多。“去年每天還能接到五六個群眾熱線,今年以來,只有一個群眾打電話反映情況。”吳敏説,“撥出去的多了,老百姓問題解決了,打進來的自然就少了。”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