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營造追求極致的氛圍——二談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

2016-05-03 07:16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營造追求極致的氛圍
——二談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
經濟日報評論員

前些時候,紀錄片《大國工匠》火遍全國。片中的勞動者,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個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做到“絲”級程度,有人創造了打磨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他們憑藉鑽研專注、追求極致,在平凡崗位上脫穎而出,躋身“國寶級”技工行列,成為各自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一線工匠們的辛勤付出,是企業生命力和創造力的來源,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他們對技術創新的熱忱、對完美技藝的執著,深深感染著觀眾,贏得了我們的敬仰和尊重。

無論技術發展到什麼水平,都離不開人這一最核心的生産要素。機器是人的能力延伸,只能按照程序運作,但人能夠不斷實現改造創新,這是機器無法替代的。當今世界,即便是製造工藝極其先進的跨國企業,也有大量高技能水平的人員從事各種勞動。“中國製造”要走向“中國智造”“中國創造”,同樣需要一大批“大國工匠”,打造高端競爭優勢。而要培養這樣一批領軍人才,除了加強教育培訓,信任、理解和全社會對工匠精神的尊重,同樣至關重要。

中國自古以來並不缺少工匠精神。先秦《考工記》就有“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的論述,莊子也有“庖丁解牛,技近乎道”的感嘆。美妙絕倫的陶瓷、絲綢、青銅器,世人驚嘆的都江堰、大運河、萬里長城,以及魯班、畢昇等諸多典範,無不展現出工匠精神的魅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是人們對能工巧匠們的高度褒揚。

時至今天,我們儘管也有不少高技能人才,但是在虛擬化、資本化的大潮下,掙“快錢”的浮躁情緒、急功近利的焦慮心態四處瀰漫,很多投資者、企業家甚至技能人才本身都不再相信時間能夠帶來價值,轉而追逐更快的短期收益。如果任由艷羨一夜爆紅、鄙視鑽研勞作成為一種社會風氣,將給實體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倡導工匠精神,必先尊重工匠價值。2014年,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要引導全社會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技術、尊重創新,促進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人才觀念。今年3月中央出臺的《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更專門列出,要將技術技能人才作為一類人才進行培養,用來支撐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並不斷提高其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高技術技能人才將得到應有認可,其勞動價值會得到應有尊重,社會地位也會得到更快提升,從而真正營造出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社會氛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