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西藏實施“互聯網+農牧區”戰略 農牧民家門口“坐享收入”

2016-05-18 16:1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拉薩5月18日電(記者 王軍)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白堆村村民多吉是瑪咖種植大戶。瑪咖是一種原産秘魯安第斯山區的高原植物,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在我國雲南、西藏、青海等地都有種植。去年10月底,眼看家中十幾畝瑪咖即將豐收,多吉卻為銷路發愁。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找到村裏的信息員,報了有500公斤瑪咖即將成熟的信息,並留下了聯絡電話。

這則信息通過“西藏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發佈後,就有多個客商收到信息後找他採購,500公斤的瑪咖很快銷售一空。“有了這個平臺,坐在家中把自家種的瑪咖擺在網上,不僅不愁銷路,而且價格有保障。”多吉高興地對記者説。

多吉網上賣瑪咖,是西藏“互聯網+農牧區”戰略惠農數以萬計的案例之一。這個涉農信息服務體系的宗旨,正是以“信息入戶”促“農牧民增收致富”。

信息化讓地球變成了“村莊”。但在雪域高原廣大農牧區,“信息”仍是稀缺資源。由於信息閉塞,“守著金飯碗討飯”“谷賤傷農”等現象在西藏農牧區仍然存在。西藏全區有76%的人口在農牧區,地域遼闊,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和貧困突出等問題長期困擾著西藏農牧區。

針對這一現狀,2011年西藏自治區工信廳聯合有關涉農部門,組織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通信運營商和本地信息技術服務企業,推動農牧區、偏遠地區信息通信設施建設,加強涉農惠農信息資源的開發共享,搭建具備藏漢雙語功能的西藏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據中國移動西藏公司董事長范冰介紹,西藏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主要是通過門戶網站、APP軟體和語音熱線等信息服務系統,面向農牧區積極開展政策法規、農牧科技、健康衛生、農畜産品網上代購、産品市場價格、天氣預報、雙聯戶智慧管家、大棚農作物遠程監測等“一體化”涉農信息服務。

為推動平臺服務在農牧區快速有效落地,按照“一村一員”,西藏自治區工信廳及有關部門還從大學生“村官”、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農牧科技人員培養了3000名信息員,培養建立起一支“能及時傳遞黨的方針政策、能準確採集社情民意、能有效審核發佈涉農信息、能指導農牧民上網獲取致富信息、能利用信息服務站設備開展村務管理”的“五能”信息員隊伍。

經過近5年的建設,目前該平臺已覆蓋全區3000個行政村,行政村覆蓋率超57%,覆蓋約62%的農牧人口,超過150萬農牧人口受益,初步建成了符合西藏區情的信息支農、信息惠農體系。

如今,在這個平臺的帶動下,雪域高原涌現出越來越多的現代化農牧民,他們轉觀念,闖市場,拔窮根,忙致富。藏雞蛋、土豆、果蔬、青稞製品等越來越多的土特産品正通過這個信息化平臺走向內地市場。

西藏自治區工信廳廳長徐飛説,西藏農村信息化綜合平臺在貼心、盡心服務“三農”的同時,也正不斷革新著西藏農牧區的生産模式和發展理念。“有了這個平臺,西藏農牧業現代化發展、農牧民穩定增收致富、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就有了希望和保障。”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