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業態新産業助就業轉型

2016-05-24 07:16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經濟的發展在帶動産業轉型和空間轉型的同時,也促進了就業穩定,帶動了就業的轉型。應進一步放開戶籍限制,健全社保流動體系,用簡政放權的減法,做出就業轉型的加法,進而促進新經濟的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以新業態、新産業為代表的新經濟動能正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新經濟的覆蓋面廣、內涵豐富,不僅指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以及電子商務等新興産業,也包括工業中的智慧製造、大規模的定制化生産等,還涉及第一産業中有利於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股份合作社等。同時,以旅遊業為代表的深度融合一二三産業的綜合産業,正以其快速發展,助力我國經濟向著“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

可以説,新經濟的發展在帶動産業轉型和空間轉型的同時,也促進了就業穩定,帶動了就業的轉型。隨著“中國製造2025”和《機器人産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規劃的推進,高端裝備製造、科學考察、醫療康復、教育娛樂、家庭服務等領域必將有新的細分産業,進而創造新的職業分工和就業機會。儘管如此,對長期人口結構不均衡、“中國製造2025”高端人才需求較大、短期勞動力供給相對過剩、部分行業或部門服務供給不給力等問題,有關方面仍需要積極應對,進一步以新經濟發展為引導,促進就業在産業和空間上更好轉型。

一是要搭建就業産業轉型和空間轉型的信息平臺。根據大學生、在職職工、農民工不同的知識水平以及對互聯網、手機APP、電視、報紙、就業市場等不同信息的接受程度和信息來源,搭建多維就業供求信息平臺,將不同的就業群體轉移到不同的新經濟背景下的産業和空間上來,實現就業牽引。

二是要搭建就業産業轉型和空間轉型的“避風港”。新舊動能轉換是一個過程,傳統動能下的技能和知識,不可能迅速適應新動能産業和空間。應該以街道人力資源服務中心、企業等為平臺,打造就業避風港,讓職工能夠更好實現新技能的學習、新知識的積累。

三是要推動就業向銀發經濟和機器人經濟轉型。應以職業教育為載體,圍繞銀發經濟發展現代服務業。夕陽産業是消費經濟時代的朝陽産業,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也是消費經濟發展的機遇,銀發産業轉型和空間轉型將有力促進勞動力的轉型。可組織實施機器人産業人才培養計劃,在産業轉型、空間轉型邁向中高端的同時,促進就業和勞動力邁向中高端,促進新經濟智慧化發展。

四是要大力發展綜合産業。以環保、旅遊等産業為載體,深度融合三大産業,發展新型業態,帶動勞動力實現産業和空間轉型。在農業觀光旅遊、農業特色産品開發、環保綠色資源共享通過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等方面,衍生出新的就業産業轉型和空間轉型,帶動勞動力的就業遷移。

新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産業、新就業,應進一步放開戶籍限制,健全社保流動體系,用簡政放權的減法,做出就業轉型的加法,進而促進新經濟的發展,實現良性的發展循環。(馬峰)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