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遼寧:科技“良方”讓秸稈變廢為寶 破解污染難題

2016-06-01 10:1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瀋陽6月1日電(記者 孫仁斌、馮雷)每到夏秋季節,莊稼收穫後的秸稈焚燒一度成為霧霾污染的重要來源。中國工程院院士、瀋陽農業大學教授陳溫福帶領他的團隊研製出小型可移動組合式“炭化爐”,把秸稈炭化還田,既提高了莊稼産量,又有效解決了污染問題,讓秸稈變廢為寶。

近日,記者在遼寧省岫岩滿族自治縣的金和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看到,玉米秸稈被切割經過炭化處理後,變成黑色的炭化肥料,裝袋後裝車,運往當地的肥料銷售網點。這家企業是瀋陽農業大學博士工作站,每天可生産100噸炭基肥,包括玉米肥、花生肥等,由於肥力強,價格低廉供不應求。

“農民收穫莊稼後,秸稈可以賣錢,使用生物炭肥可以增産,一舉兩得。”陳溫福説,瀋陽農業大學建立了省內首家生物炭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在法庫、彰武、岫岩、遼中建立了4處試點區,並在多地開展了炭基産品示範。

陳溫福説,過去秸稈制炭設備較大,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投入,因秸稈運輸成本較高,很難收集集中處理。現在這一設備研發成功,變“集中制炭”為“分散制炭”,解決了這一難題。此外,生物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利用生物炭,開發出多種炭基緩釋肥和土壤改良劑用於還田,可在減少氮肥投入20%的基礎上提高作物産量10%。

“十三五”期間,遼寧省將進一步提高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率;鼓勵發展秸稈生物質發電項目,鼓勵發展以秸稈為主要原料的新型建材、板材、包裝材料、乙醇、澱粉、制炭等産業。

遼寧省將利用3年時間,開展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按照就近就地利用的原則,在秸稈産地半徑合理區域內適當預留田塊場地用於建設秸稈收儲點,推動秸稈收儲大戶、秸稈經紀人與秸稈利用企業有效對接,2016年至2018年,遼寧省每年建成100個秸稈收儲點、10個秸稈收儲中心。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溫雅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