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著力推進工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6-06-22 07:26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著力推進工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訪青海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黃文俊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工作的重點。而在青海這樣一個生態脆弱、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如何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工業提質增效、加快産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就此問題,本報專訪了青海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黃文俊。

記者: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您看著力點在改什麼,怎麼改?

黃文俊:建立在過度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基礎上的增長得不償失。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潛力在生態,最大的責任也在生態。青海以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抓總,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只有持續優化工業佈局、培育新興産業,才能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可持續發展。

過去,青海工業結構偏重、偏粗、偏短的結構性矛盾突出。近年來,青海工業轉變長期以來對速度的糾結、對規模的偏好和對資源的過度依賴,果斷停止對三江源地區工業增加值的考核。開展鐵合金等重點行業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達標對標行動,並於2013年起全面停止審批新建電解鋁、水泥等高載能項目。關停並轉三江源、祁連山等生態保護區的黃金、石棉等勘探開發企業。建立高於國家和行業的淘汰標準,累計淘汰208萬噸落後産能。

到去年底,青海基本構建了5個千億級産業基地、10個循環産業集群。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和海東工業園,形成了園區間循環利用、産業互補和錯位發展,三大工業園工業增加值佔全省工業的68%。培育形成鋰電、光伏光熱、鹽湖資源綜合利用和特色生物資源開發等12條循環産業鏈。可以説,青海工業增長方式正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

記者:推動工業轉型升級,近年來,青海做了哪些努力?效果如何?

黃文俊:為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全面啟動實施了具有青海特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程。發揮資源、能源等比較優勢,打造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千億鋰電産業基地、新材料産業發展高地和鹽湖化工基地,推動新材料、裝備製造、特色輕工等綠色産業發展。去年,裝備製造業同比增長22%,高科技産業同比增長27%。特別是新能源産業,成長為青海省體系最完整、技術最先進、影響力最大的産業。

引導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先後取得“高海拔地區高性能高壓化成箔化成工藝技術”“鋁電解節能控制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等一批科技成果和專利。堅定“依靠過剩産能支撐的短期經濟增長不可持續”的認識,在全國率先制定出臺了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施方案,年內計劃壓減的鋼鐵、煤炭産能已全部停産。以處置國有“僵屍企業”為突破口,有序推進31家“僵屍企業”分類處置工作,首批18戶“僵屍企業”實現一次出清。

強化監事會當期監督,深入重點企業開展專項資金檢查。建立和落實金融機構信息反饋、企業重大風險報告和各級風險監控制度,形成了信息共享、分級落實的風險防控格局。通過密切關注重點企業到期貸款、債務和資金鏈等風險點,逐企跟蹤,及時處置,有效化解了有關企業債務風險。採取行政協調、企業瘦身、資産重組等手段,盤活了部分企業存量資産,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特別是通過鼓勵有條件的企業以公司債、短期融資券等工具,多渠道擴大直接融資。截至4月末,省內29家企業完成直接融資近200億元,同比增長64.5%。

記者:當前,需要以改革創新贏發展動力,在這方面,青海做了哪些工作?未來又將如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黃文俊:“十二五”期間,青海取消一大批行政審批事項,取消、停徵和免徵中央及省級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104項。連續三年開展“萬名幹部入企服務”活動,在全省5332家企業力推“馬上就辦”機制,解決長期制約企業發展的困難問題及瓶頸環節。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化政産學研聯合,先後攻克鹽湖提鋰、特色生物提取等一批重大技術瓶頸,突破了鉻鐵礦熱爐全密閉冶煉、多晶硅冷氫化等一批關鍵技術,光伏光熱、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行業部分裝備技術躋身國際國內領先行列。借力“青洽會”重要窗口平臺,近三年全省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年均增長22%。當前,全省上下正朝著打造全國行政審批事項最少、審批效率最高、創新創業環境最優省份之一的目標邁進。

應對經濟下行,適應和引領新常態,加快破解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和深層次問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無疑是我們“渡河的船”“過河的橋”。青海工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按照“一年破局、兩年穩定、三年提升”的總體目標,穩紮穩打,著力實現改革突破。未來三年實施技改項目600項、完成技術改造投資700億元、淘汰落後産能225萬噸、減輕企業負擔200億元等硬性指標,既是青海主動進位、自我加壓的選擇,也是形勢所迫、刻不容緩的必然。青海工業一定能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奮力闖出一條欠發達地區保護生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新型綠色工業之路。(記者 何聰 王錦濤)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