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海淀、張江、南山的對話:“中國矽谷”的突破與理想

2016-08-04 07:3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入駐深圳南山科技園松禾創新孵化器的企業“悅動圈”員工在工作(5月25日攝)。中國創新的版圖上正崛起越來越多的區域,他們實力超群,與美國矽谷的差距逐步縮小,有些地方正迎頭趕上。北京海淀、上海張江、深圳南山是中國當前最出名的三大科技創新區域,誰能成為“中國矽谷”?三地的短板在哪?與美國矽谷相比,差距何在?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新華社深圳8月3日電(新華社記者)中國創新的版圖上正崛起越來越多的區域,他們實力超群,與美國矽谷的差距逐步縮小,有些地方正迎頭趕上。

北京海淀、上海張江、深圳南山是中國當前最出名的三大科技創新區域,誰能成為“中國矽谷”?三地的短板在哪?與美國矽谷相比,差距何在?


在北京海淀中關村,北京市商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展示手勢識別設備(5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田建川 攝

三足鼎立,各展所長

看到“科技+時尚感”的消費級無人機産品,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矽谷,是蘋果。不過,這是深圳南山企業——大疆科技的産品,它已佔領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70%。

如果説蘋果開創了全新的觸屏智慧手機市場,那麼大疆發現了消費級無人機的新大陸,全球迅速有數以千計的企業加入這一藍海。令人津津樂道的是,這一次,中國企業不是跟隨者,而是引領者。

類似這樣令人腦洞大開的科技企業在南山科技園有驚濤拍岸之勢,從華為、中興,到騰訊、光啟,再到如今的大疆……它們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高科技公司代表。

更多低調卻很“酷”的科技企業也不斷在南山涌現。

你可以想象一下,未來花幾萬元甚至更低的價格就可以在家裏享受100英寸的影院級電視。這得益於光峰光電首創的激光顯示技術。

創始人、海歸博士李屹説,光峰光電的産品是全球第一個成功實現産業化的激光顯示技術。這也是中國企業首次掌握顯示技術的核心知識産權,光峰光電在全球已有716項專利。此外,光峰光電還一改中國企業給日韓企業代工的歷史,它的産品由韓國LG公司代工。

這就是南山,聚集了眾多“瞪羚型”“核彈型”科技企業,今天還不起眼,未來也許就能顛覆産業、引領世界。

作為全國面積最小的高新區,南山11.5平方公里的土地産出了1681億元的GDP,擁有7000多家企業,其中近千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4家是上市公司(市值約9000億元)。

“南山是市場派尖兵,活力一流。”深圳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陸健説,從市場活力和文化來説,南山是中國最具矽谷氣質的地方。如果説矽谷是IT企業集中地,那麼南山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矽谷”,深圳的IT産值佔全國1/7,南山佔比很大。

中關村發源地——北京海淀呈現出“資源富礦”的高精尖引領態勢:一季度,區域日均誕生33.4家科技型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157家,佔全國十分之一,上市企業554家;創辦5年內、估值超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22家……

最近,坐落在海淀區的“滴滴大廈”引起國內外媒體高度關注。蘋果公司罕見地給創辦只有3年多的“滴滴出行”投資10億美元,使其快速躋身頂級“獨角獸”之列。離“滴滴大廈”不遠的地方,金山集團“金山雲”也剛剛獲得新一輪融資,估值超過11億美元……

“海淀已經成了全球‘獨角獸’企業增長最快的地方。”北京長城戰略研究所所長王德祿説,創新企業的“爆髮式成長”成為北京比肩美國矽谷的顯著特徵。

用友網絡董事長王文京説:“現在海淀創業金融環境已經比矽谷好了,天使、創投、政策引導基金等支撐都有,只要創業者專業、有方向,堅持下去,就可以實現創新突破。”

目前,區域股權投資機構已達1039家,股權投資管理機構540家。“有創新者説,一般在海外需要半年以上才能融到的資金,在海淀,僅用了3個月便融到資。”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説。

“海淀的創新活力得益於從源頭上促進自主創新,培育高端産業,匯聚高端要素,並優化區域創新生態。”海淀區常務副區長孟景偉説,海淀已形成移動互聯網和下一代互聯網、北斗與空間信息服務、雲計算等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産業體系。

張江最初就被設計為“中國的矽谷、藥谷”。1992年誕生的張江經過20年的砥礪奮發,2013年被《矽谷報告》列為“對矽谷構成競爭的園區”。

在張江,中芯國際帶著一顆“中國芯”的夢想,開啟20年的創業征途。

集成電路被稱為“信息時代皇冠上的明珠”,是IT産業的基礎,投入動輒上百億美元,加上技術門檻高,長期以來被少數幾家跨國公司壟斷。中芯國際執行副總裁高永崗説,去年中芯國際銷售收入達22億美元,坐上全球芯片製造的第4把交椅。

矽谷靠IC(集成電路)起家,逐漸增加BT(生物科技)。張江類似。統計顯示,目前張江藥谷的在研藥物品種超過300個,其中創新藥物超過150個。國家食藥監總局每批准3個一類新藥,就有1個來自張江。

“現在的創新都是高度國際化的,上海無疑是中國國際化人才最密集、流動最頻繁的地方。”再鼎醫藥董事長杜瑩説,上海醫藥産業鏈完整,有眾多國際級醫院、研究所和外企研究中心。

“張江是‘國際范’,人才和産業都與國際接軌。”張江高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楊曄説,一方面,張江聚集了上海光源、國家蛋白質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另一方面,張江的跨國公司研發中心達到133家。


在上海張江科技園,“上海光源”束流測量控制部主任冷用斌(左)和同事在上海光源同步光診斷實驗室內做實驗(2015年5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裴鑫 攝

補齊短板,來日方長

儘管成就斐然,但海淀、張江、南山仍有各自的短板。

作為後起之秀,南山企業創新能力強、市場活力足的特點最鮮明,短板也最突出:沒有知名大學,沒有科研院所,創新後勁受到限制。

“華為正在本行業逐步攻入無人區,處在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無人跟隨的困境。”今年5月華為總裁任正非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發言説,“華為找不到方向,華為已前進在迷航中。”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在於華為的基礎理論研究能力不足。

為了破解這一問題,深圳採取與國內外知名大學合辦特色學院等辦法,計劃10年後高校數量比現在增加一倍,達到20所左右,在校生約20萬人。如今,南山正在建設深圳國際大學園,推動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天津大學-佐治亞等特色學院和科研機構落地發展。

對於張江而言,園區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遠遠不足,産業發展能級和水平與海淀中關村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我們一直在考慮‘為何出不了馬雲’的問題。”楊曄説。

張江和海淀中關村的差距在哪?楊曄作了一些比較和梳理:

——海淀中關村是基於計算機和互聯網産業的“快創新”,産值爆發較快;張江則是“漸進式創新”,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産業週期長、投入高,短期內難以實現重大突破。

——張江主要通過通用、惠普、羅氏、諾華等外資研究中心,以“外生帶動內生創新”,而海淀中關村“內生創新”的特點明顯。

——海淀中關村“協同創新”能力強,但張江由於外資研發機構對核心技術和與本土企業技術合作控制較嚴,技術溢出效應較弱。

——在科技金融方面,海淀中關村堅持“市場主導型”,張江則是“政府推動型”,創新創業的活力激發不夠。

“如今在上海建設全球科創中心的東風下,張江要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楊曄説。

海淀中關村則是全能型選手,科研能力、産業化水平、金融支持等創新的各項指標都很出色。多位投資人認為,從全球來看,北京已經和美國矽谷形成了動態的對話機制,對創新項目、創新領域的敏感度已不相上下。

“矽谷原始創新多,我們追隨式創新多。”清控科創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程方説,矽谷擁有蘋果、谷歌、思科、惠普、甲骨文等全球頂級科技公司,海淀中關村雖然也培育出一批代表性企業,但顯然還有很大差距。


在深圳南山科技園的柔宇科技總部,一名員工展示柔性傳感透明鍵盤(4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對標國際,仍在路上

統計數據顯示,146個高新區的經濟總量佔全國GDP的12%。“高新區是我國實現經濟發展傳統動力轉換的創新引擎。”科技部火炬中心黨委書記翟立新説,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高新區已經從星星之火,擴散到“燎原之勢”,成為我國追趕美國矽谷的創新引擎。

中國高新區與美國矽谷的差距在縮小,有些領域已經接近甚至趕上。然而整體來看,兩者距離很大。

“在創新能力和創新實力上,至少幾十年內我們還難以超越美國矽谷。”李屹説,很多底層和核心技術,比如操作系統、芯片等,我們還是依賴美國。

在專家看來,對標國際,中國創新區域仍然存在三大短板:

——理論創新和基礎創新能力的差距。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説,世界上所有科技強國的基礎研究都非常強。“基礎研究的突破能真正改變人類命運,它相當於地基,如果沒有厚實的地基,是蓋不出高樓大廈的;即使勉強蓋起來了,也一定是海市蜃樓。”

“相比美國矽谷,我們首要的差距就是理論創新和基礎創新能力。”任正非説,在高科技領域,理論創新和基礎創新是土壤,技術創新是花朵。沒有這些,就做不成大産業,中國的創新就沒有未來,無法解決“從0到1”的突破。

——相比技術創新,體制機制的創新相對滯後。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長張旭認為,這導致不少科研機構的創新能力沒能得到充分發揮,“就像一隻雄鷹,被捆住了翅膀”,科技發展的體制藩籬亟待破除。

劉若鵬,這位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的掌門人正在為高稅負煩惱。光啟物料成本低,産品的智力成本即技術人才的投入成本非常高,在現行規定下,無法作為增值稅的抵扣項。“産業方興未艾之時,流轉稅負過重限制了發展的腳步。”

——知識産權保護不夠精細化,影響和阻礙了企業壯大。曾經在印度工作過的3W咖啡總裁袁子文説:“如果創新環境不能讓人放心,誰敢創新,模倣的成本是最低的。”

“經過持續發力、不斷創新,我們的高新區有希望補齊短板,向國際創新高地前進。”翟立新説,未來,中國一定會形成多個科技創新中心,也可以説,將會形成多個“中國矽谷”。(記者彭勇、葉前、田建川、李崢巍、何欣榮、陽娜、周琳)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