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旅遊局局長:務實推進全域旅遊

2016-09-25 10:02 來源: 旅遊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務實推進全域旅遊
——在第二屆全國全域旅遊推進會上的講話
(2016年9月10日,寧夏中衛)
李金早

同志們:

2016年中美旅遊高層對話和第二屆全國全域旅遊推進會兩大盛會這幾天相繼在美麗的寧夏召開。昨天我們成功地在銀川舉行了中美旅遊高層對話,這是歷屆規模最大的一次。討論的內容、涉及的範圍都有了新的拓展。中美旅遊同行的交流更加順暢,既有業務上的交流也有情感上的增進。當時醞釀到寧夏舉辦時,我還沒有多大底,因為去年在美國加州洛杉磯舉辦時,美國旅遊界給予了很高的重視,精心準備,從討論議題設置到現場的考察、觀摩都作了大量的準備,給了我們很大驚喜,我想在中國舉辦能不能超過美國,還有疑問。這次在寧夏我最初也不知道能打多少分,直到昨天下午特別是晚上的幾場活動後,讓我們如釋重負,且有驚喜。全體與會代表與兩萬多名銀川市民一起欣賞旅遊節目,場面十分宏大,自然流暢,特別是空中表演、水上項目,讓美國同行看到了中國旅遊的影響力,看到了中國旅遊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非常令人震撼。我國旅遊戰略就是要把人民群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每一位公民都是旅遊的參與者、受益者,也是旅遊的推廣者,這在昨天的活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我們所推進的廁所革命、“旅遊+”、全域旅遊等話題都得到了美方同行的積極回應。

寧夏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把這兩大盛會作為對寧夏旅遊發展的一次檢閱,剛才寧夏的書記在講話中展示了寧夏黨委政府對旅遊業發展的深刻理解和宏偉規劃,以及相當紮實的政策舉措。今天上午,大家在中衛進行了現場考察學習,對中衛旅遊“1+3+X”的綜合管理體制有了深刻感受。看來我們把兩個會都放到寧夏召開,起到了現場會的作用。

今年7月18-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寧夏時指出,“寧夏發展全域旅遊路子是對的,要堅持走下去”。這既是對寧夏的肯定,更是對全國全域旅遊工作的肯定,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把第二次全國全域旅遊推進會放在寧夏召開的重要原因。今天的會議就是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域旅遊的講話精神,進一步吹響全域旅遊的號角,把全域旅遊的旗子舉得更高!

距我們上次在浙江桐廬召開第一次全域旅遊推進會只有短短四個月時間。同一個主題的推進會,為什麼要在這麼短時間內連續舉行?一方面反映我們的工作推進力度。另一方面説明全域旅遊正形成不可阻擋之勢,各地的工作亮點紛呈,全國形勢喜人,我們要順勢而為。

那麼,全域旅遊究竟是什麼,具體要達到什麼目的,怎麼來做?我想還是要回到《全域旅遊大有可為》,這是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我們先後到東部、中部、西部地區,深入到城市、景區以及山村、漁村、鄉村進行調研。全域旅遊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系統總結中國旅遊30多年來的發展實踐,分析未來35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旅遊發展的大趨勢所作出的戰略選擇。大家都知道,以小平同志黃山講話為標誌,1979年中國旅遊開始起步。雖然我們與歐美國家相比晚了100-150年,但是我們發展很快,短短30多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旅遊從部分人的奢侈品轉變為大眾旅遊消費。我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旅遊出行國家,去年國內遊超過40億人次;形成世界最大的出境遊市場,去年達到1.2億人次,今年這個速度還在提升。回顧我國30多年的旅遊發展歷程,主要是以景點景區建設和賓館飯店建設為主,我們可以把它概括為景點旅遊模式,這種模式發揮的歷史性作用功不可沒。但是,面臨大眾旅遊時代,它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及未來發展需要,這是事實。許多地方的旅遊結構表明:景點景區旅遊人數逐年下降,非景點景區旅遊人數逐年上升。像江浙滬這樣的發達地區,非景點景區旅遊人數佔到65%以上,其他地方也有類似情況。在新的格局下,如果我們不順勢轉變思路、創新觀念,還是停留在景點景區的階段,就適應不了新時代的要求。所以必須要轉變,這具有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旅遊業發展的客觀要求。從景點旅遊模式向全域旅遊模式轉變,是發展理念的創新,這一創新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是發展模式的變革、發展路徑的轉變、發展格局的擴大、發展品質的昇華。這不僅是説旅遊要由點到面,由小到大,更大的格局是旅遊要跟各行各業進行融合,旅遊要從部門的推動走向黨委政府統籌。同時,還要實現發展品質的昇華,提升我們旅遊發展品質乃至整個經濟社會品質。更重要的是,通過旅遊不僅使經濟收入增加了,人民的文明素質也得到提升。許多過去通過運動和宣傳、教育解決不好的問題,現在通過旅遊解決了。就拿廁所習慣來説。為改變千百年來落後的如廁習慣,新中國成立以來開展了多次衛生運動並廣泛宣傳,雖然有所改變、有所提升,但客觀講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我們在沂蒙山區調研時了解到,過去農村老百姓根本不習慣把廁所建在自己家屋子裏,一般都是和豬圈、牛圈建在一起。而發展旅遊後,為了把來自濟南等地的城市遊客吸引來,留下來,就必須把廁所建在自家屋子裏,後來當地百姓也覺

得這樣挺好。長期以來通過衛生運動和宣傳教育解決不了的廁所習慣,通過旅遊一下子自發解決了,這是市場的力量。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所以説,旅遊不僅帶來經濟發展,還能夠促進社會進步,文明提升。

全域旅遊的內容很豐富,如何準確把握?簡單來講,就是要瞄準“九大轉變”,致力“十大突破”,避免“八個誤區”。

一、瞄準“九大轉變”,這是目標

一是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和管理到綜合目的地統籌發展轉變。破除景點景區內外的體制壁壘和管理圍墻,實行多規合一,實行公共服務一體化,旅遊監管全覆蓋,實現産品營銷與目的地推廣的有效結合。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從景點景區拓展到全域。例如,要把在景點景區和城市開展的旅遊廁所革命,拓展為景點景區內外、城鄉一體推進的全面廁所革命。

二是從門票經濟向産業經濟轉變。實行分類改革。實現門票經濟向産業經濟的轉變。對門票經濟要進行結構性分析,實事求是地處理。公益性的或以公益性為主的景區,要免費或者低價。完全市場開放的景區,當然還是要設置門票,還要有門票收入,否則,市場就無法啟動和運行。但我們要注意遏制景點景區門票價格上漲過快勢頭,打擊亂漲價和價格欺詐行為,從旅遊過度依賴門票收入的階段走出來。要致力開發旅遊産品,降低門票收入在旅遊總收入中的比重。

三是要從導遊必須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閉式管理體制嚮導遊依法自由有序流動的開放式管理轉變。實現導遊執業的法制化和市場化。我們召開了全國導遊改革試點座談會,一些地方的試點已經啟動。

四是要從粗放低效旅遊向精細高效旅遊轉變。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給,引導旅遊需求,實現旅遊供求的積極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全域旅遊是旅遊業貫徹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的一個重要抓手。為什麼一到節假日我們的景區人滿為患,還是供給不足,是供給結構有問題,所以我們必須進行改革。

五是要從封閉的旅遊自循環向開放的“旅遊+”融合發展方式轉變。加大旅遊與農業、林業、工業、商貿、金融、文化、體育、醫藥等産業的融合力度,形成綜合新産能。

六是從旅遊企業單打獨享到社會共建共享轉變。充分調動各方發展旅遊的積極性,以旅遊為導向整合資源,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推動建立旅遊發展共建共享機制。旅遊企業要幫助景區周邊群眾開展旅遊扶貧,扶貧任務完成了的,要帶動周邊群眾開展旅遊致富。

七是從景點景區圍墻內的“民團式”治安管理、社會管理向全域旅遊依法治理轉變。景區景點“民團式”管理模式是法治含量最低的一種治理模式,各景區標準不一,自由裁量權過大,同時法制約束力也低,因而難以適應全域旅遊的新要求。我們必須過渡到適應全域旅遊的綜合法制治理機制。

八是要從部門行為向黨政統籌推進轉變。形成各部門聯動的發展機制,形成綜合産業綜合抓的局面。

九是要從景點景區接待國際遊客和狹隘的國際合作向全域接待國際遊客、全方位、多層次國際交流合作轉變。

“九大轉變”最終是要實現從小旅遊到大旅遊的轉變,從低效率旅遊到高效率旅遊的轉變,由低品質旅遊到高品質旅遊的轉變。

二、致力於“十大突破”,這是重點,也是路徑

第一,在綜合管理體制改革上要有突破。具體而言就是要建立綜合管理體制,設立旅遊警察、旅遊巡迴法庭、工商旅遊分局(1+3),以及與交通等相關聯的聯合治理機制(1+3+X),這是景點旅遊模式向全域旅遊轉變的第一大突破。如果這一突破沒有,就談不上全域旅遊。我們每到一個地方調研,都與當地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和主管同志就此交換意見,達成了廣泛共識。好比三十多年前的撤地設市改革。廣東率先把地區行署改為市。當時中西部很多地方的同志不太理解,覺得級別還是一樣,無非是脫了草鞋換皮鞋。但十多年乃至於二十多年過去後,大家看到廣東發展起來了,這才醒過來:原來是廣東各地的管理體制、治理機制發生了變革。從地區行署到市,發展目標和指導思想完全不同。從過去對農村管理轉變為對城市管理,從農民到市民,釋放的信息就是要邁入城市化、工業化、信息化。中西部地區十多年以後才醒悟過來,這才趕緊撤地設市,脫草鞋換皮鞋。今天我們所推進的旅遊綜合體制改革,釋放的是大力推動統籌治理信息,而不是部門毫無張力的治理機制。我們為什麼要推動設立旅遊警察、旅遊法庭?因為在景點旅遊的時代,把景點內部的秩序搞好就可以了。但在大眾旅遊旅遊時代,65%的遊客都在景點之外。這65%的遊客間發生的糾紛,既是旅遊糾紛,也是社會糾紛,化解這些糾紛,必須要將其從民團式管理納入依法治國、依法治旅的框架下。也就是説,屬於治安的問題,要由旅遊警察來查處。屬於糾紛調解類的問題,要由旅遊巡迴法庭處理。屬於價格欺詐、欺行霸市等問題,要由工商旅遊分局來查處。這個突破,方向是相當明晰的。今年5月,李克強總理在海南視察,在三亞的遊客中心通過遠程視頻系統,與正在街頭執勤的旅遊警察互動,親切慰問了他們。孟建柱書記和郭聲琨國務委員今年在雲南調研時,也專門視察了騰衝的旅遊警察隊伍,對他們予以肯定。最高人民法院周強院長對旅遊法庭十分肯定。最高人民法院和國家旅遊局聯合發文要求各地結合實際建立旅遊巡迴法庭。工商總局對工商旅遊分局非常支持。前不久哈爾濱出現了“天價魚”,還有先前的青島“天價蝦”,都造成了較大影響。其實,任何城市任何地方,都不敢拍胸脯説,他那裏不會發生“天價魚”、“天價蝦”問題,關鍵是有沒有有效治理“天價魚”、“天價蝦”的一套機制。比如,上世紀四十年代前,肺結核難以治愈,就像今天的癌症一樣,往往會丟了性命。直到1928年發現青黴素,繼而用於臨床醫療以後,肺結核就是可治之症了。所以説,問題不是得不得肺結核,而是有沒有治療

肺結核的藥。“天價魚”、“天價蝦”今後還會出現的,這將不再是新聞,能成為新聞的將是治理機制缺失,要受到社會批評的也是治理機制的缺失。今後再出現“天價魚”、“天價蝦”類似事情,就看有沒有一支治理“天價魚”、“天價蝦”的執法隊伍。旅遊警察做得好,旅遊法庭得力,工商旅遊隊伍依法作為,就能有效解決問題。今後再出現這樣的事情,希望新聞媒體要看事情的本質,看這個地方有沒有依法有效的治理機制,有沒有這個青黴素。全域旅遊第一大突破就是管理體制的突破,沒有這一突破,其他都無從談起。

第二,在多規合一上要有突破。要以旅遊為重要引領,實行多規合一。在這裡,我想説明的是,我們不要講過頭話,許多同志講旅遊牽頭,這不合適。既然是多規合一,那麼每一個規劃都很重要,比如環保、土地、建設,還有衛生等等,不存在排他性、唯一性。我們要主動會同發改、國土、環保、建設、衛生等部門,以旅遊為重要引領之一,與其他重要引領協同,實現多規合一,這是全域旅遊發展的需要,更是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需要。景點旅遊模式沒有全面的要求,然而在全域旅遊的情況下,水利不再僅僅是具備防洪、排澇、灌溉等功能,還應兼有旅遊的功能;交通,不僅要考慮物流,還要考慮景區的通達性和公路、鐵路沿線的景觀性、觀賞性。新農村建設,在景點旅遊的情況下是不考慮民居建得怎麼樣的。可是全域旅遊下,我們的民居,老百姓的房子,本身就是旅遊要素之一。這就要對民居的規劃建設提出要求,同時不光是規劃制定階段,規劃實施也要以旅遊為重要引領之一。

第三,在以廁所革命為代表的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方面要有突破。在全域旅遊下,不僅僅是景點景區的廁所要革命,而是全域所有的廁所都要革命。還有公共服務設施,如遊客集散中心,遊客緊急救助設施等等。廁所革命這件事大家不要小看,去年4月,習總書記專門作了大段重要批示。現在各省都動起來了。我國的廁所革命越來越具有國際影響。我最近剛從丹麥出訪回來,當地一位華僑導遊反映,前些年帶一批丹麥的小孩子到中國旅遊,這些孩子最痛苦不堪的就是上廁所,因為他們從小到大就沒有上過蹲廁,而我們景區的廁所沒有坐便器,導遊只好到街上去幫孩子們買老人用的鏤空坐凳給孩子們用。本來是想讓丹麥小孩看看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結果不來還好一點,一來還沒辦法跟人家解釋。説再多的中國好、中國美,一下子就蒼白無力了,一上廁所就露陷了。這些還只是在景點景區內發生的事,可見在全域旅遊的情況下,廁所革命更加迫切。

第四,在“旅遊+”上要有突破。旅遊要與其他行業、産業融合,而且要深度融合。旅遊是無邊界的産業,還找不出哪一個産業不能夠跟旅遊融合的。“旅遊+”前景廣闊,通過旅遊和其他産業相+,實現1+1>2,並且能催生産業新業態。最近我們到大慶去考察,他們講“以油興市”,我説今後要加上“以遊興市”。今年我們將召開工業旅遊現場會議。有些地方的工業旅遊搞得好,很有特色,值得借鑒。我曾考察國外的一家巧克力工廠旅遊項目,它把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是怎麼播種、後來怎麼生長、怎麼加工的,一整套展示出來,同時把可可豆到巧克力的生産線展示出來,然後再賣巧克力。不管是世界上哪一個國家的遊客,填一個購物單子,就能郵寄回去。工廠本身就建成了一個景區,其旅遊收入大大超過了巧克力傳統銷售渠道的收入。這是工業旅遊促進工業發展的典型例子。這方面可以舉的例子很多,如林業旅遊、農業旅遊、商務旅遊、研學旅遊、體育健身旅遊等。總之,發展全域旅遊,旅遊+要有突破。

第五,在旅遊扶貧上要有突破。黨中央、國務院向全國人民、向全世界宣佈,我們要向貧困宣戰,“十三五”期間,要實現全部貧困人口脫貧。我們旅遊主動承擔“十三五”期間全國貧困人口脫貧的17%-20%任務。實際工作中很多省市超過了這一比例。因為恰恰貧困的地方,往往山水保持得比較好,過去交通不方便,留住了綠水青山,今天通過旅遊使它成為金山銀山。旅遊扶貧是最具有尊嚴的扶貧,讓貧困人口、貧困民眾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改變貧困狀況。旅遊扶貧還是返貧率低的扶貧方式,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特徵。

第六,在旅遊富民上要有突破。扶貧任務解決了以後,當然是要在旅遊富民上有突破。如浙江、江蘇、廣東等沿海發達地區,按照國家的標準,已經完成了扶貧任務,鄉村旅遊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讓農民通過旅遊致富,像浙江的杭州、湖州等都有很成功的案例。旅遊扶貧也好,旅遊富民也罷,這都是景點旅遊模式下解決不了的問題,而恰恰是全域旅遊發展的必然要求,也只有發展全域旅遊才能有效解決。共建共享是全域旅遊的重要精神。

第七,在文明旅遊上要有突破。逐步減少,乃至於最終消除長期困擾我國旅遊的不文明行為,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現在建立的遊客不文明行為黑名單制度,總體效果是好的,還要不斷完善,繼續推進。這需要大家一起重視,協同發力,省、市、縣都要動起來。抓好文明旅遊,需要黨委政府的重視和領導,需要發揮群眾優勢。希望各地能夠出臺一些適合本地的、行之有效的好招、高招,創造更多經驗,不斷提升當地居民和遊客的文明旅游水平。

第八,在市場監管上要有突破。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旅遊市場監管路子。長期以來,這條路子沒有找到,還很迷茫。有的地方,一些導遊變成導購,現在雖然有所收斂,但是還沒有絕跡。景點景區監管方面,去年我們對5A級景區進行了整治,對山海關5A級景區進行摘牌。今年又摘了2家,湖南長沙的橘子洲景區和重慶的神龍峽景區。這只是個序幕,今年要求各省區市對A級景區開展自查自糾,明年國家旅遊局要分批進行檢查、督查。整治的重點在全國旅遊工作研討班上我們已講過,希望大家高度重視。對被摘牌和警告的,明年開始還要加大問責力度。最近值得表揚的是湖南,橘子洲5A景區被摘牌後,長沙市委很重視,立即採取了整改措施。山海關景區5A被摘牌後,河北省也很重視,進行了問責,整改工作很有效。希望各地抓緊自查自糾。

第九,在旅遊數據方面要有突破。不光在國家層面,在省市層面,也應把旅遊數據搞清楚,把家底弄明白。國家旅遊局在去年10月份成立了國家旅遊數據中心,現在河南率先在省級層面成立了旅遊數據中心,還有一些省在積極籌備。毛主席説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當今世界,沒有數據也是沒有發言權的。旅遊發展得再好再大,沒有數據就説不清楚。現在,我們的很多數據要靠國外的數據和國際組織的測算來支撐。我們要抓緊結束全國旅遊數據體系缺失的歷史。各地要把數據中心建起來。

第十,在旅遊外交上要有突破。從國家層面來説,我們要和其他國家進行單邊和雙邊的合作。從地方層面來説,可以與其他國家的地方加強交流合作。最近四川承辦的“熊貓走世界”德國柏林啟動儀式就很成功。三亞與莫斯科開展的旅遊警察國際交流非常活躍。這次中美旅遊高層對話,有相當一部分也是我們的省區市與美國相應州在對接。這裡要強調的是,地方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要遵守中央外事紀律,不能一擁而上,要系統地去做。與傳統旅遊大國、老牌旅遊強國加強交流,對我們開拓眼界,學習經驗、拓展市場都是很有好處的。

這裡,還要澄清一個説法。有人説搞全域旅遊,那是不要景點景區了?這是一個很奇怪的邏輯。相當於説,我們要辦好大學,就不要小學、中學了,何等荒唐!我們發展全域旅遊,從沒説過不要景點景區旅遊。30多年來,景點景區和賓館飯店的建設是功不可沒的,為中國旅遊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立下了汗馬功勞,凝聚著幾代人的心血。對這一成果,我們要充分尊重。現在探索新的模式不是否定過去,而是要在過去的基礎上發展,要與時俱進。也正是有了前30多年景點旅遊模式的積累,才使得我們今天有能力過渡到全域旅遊。發展全域旅遊,不僅不能放棄景點景區,而且要搞得更好,更科學、更成體系、更上品位。現在總體上説,景點景區不是搞多了,而是明顯的供不應求。總之,景點景區一要繼續增加,二要提升品質,突出特色,數量、品質一起上。

三、避免“八個誤區”

全域旅遊,如火如荼,方興未艾,各地熱情高漲,我們要為此鼓舞,為此加油,這是主旋律。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有一些憂慮。在5月份的浙江桐廬現場會上,我講了七點,後來又加了一點,歸總為“八點憂慮”。今天我在這裡同樣想提一提,就是發展全域旅遊要避免“八個誤區”。

第一點,竭澤而漁、破壞環境。不顧實際情況和資源承載力,盲目開發、過度開發、掠奪式開發行為,是要堅決防止的。全域旅遊要求更加科學合理地配置旅遊資源,更加重視旅遊發展與其他方面發展的有機互動,相得益彰,更加重視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我們在推進全域旅遊發展中,要始終牢記習總書記的重要論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第二,簡單模倣,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我們中國有這麼多城市,但從一個城市飛到另一個城市一看好像還是在原地,因為每個城市長得都差不多。城市規劃建設這個教訓是值得我們引以為鑒的。最近有位企業家講得很好,旅遊投資是最長壽的投資。如長城是2000多年前的投資,到現在還在産生旅遊效益,再過2000年還能繼續産生效益。沒有哪個工業産品能保持2000年之久的收益。這也説明大家對旅遊投資的信心。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提醒業界,不要饑不擇食,搞簡單複製,弄得千景一面。

第三,粗暴克隆,低劣偽造。這個問題比簡單模倣更可怕。旅遊發展要突出自己的特色,深挖自己的資源優勢,要把旅遊發展緊緊和地域特色、文化特色、資源特色等諸多要素相結合,開發出真正有內涵、有特點的旅遊産品,而不是脫離當地實際粗暴地克隆、甚至低劣地偽造,弄出一批“假大空”的東西。

第四點,短期行為、盲目漲價。特別是我們發展鄉村旅遊要注意,本來物美價廉是鄉村旅遊的一個優勢,如果盲目漲價,勢必把自己的優勢搞丟了。要注意在引導上,不要把各種過度市場論的錯誤觀念向農民灌輸,把本來很樸素的鄉村旅遊特點都搞沒了。如果還有的地方任性而為,隨意漲價,實際上是目光短淺,自毀長城。

第五點,不擇手段,不顧尊嚴,低俗媚客。拿一些低俗的東西作為噱頭來吸引遊客,這樣的做法,旅遊既不會長久,也不會得到廣大遊客的認可。

第六,運動式、跟風式一哄而起和大拆大建。我們要學習桐廬的經驗。在桐廬現場考察的時候,大家可以發現鄉村把衛生等環境規整好,就已經很好了,很樸素自然,充滿鄉土氣息。

第七點,重推介、輕基礎,重形式、輕內容。很多地方在旅遊推介上下了很大的力氣,可是在旅遊基礎方面,相對來説就比較薄弱。

第八點,在全域旅遊改革中換湯不換藥,換牌子不換體制,換機構不換機制,換人不換理念。截止到這個月底,全國有18個省區市啟動了旅遊綜合管理體制改革,到今年年底有望突破20個省區市。但是我們希望,隨著牌子的變化,體制機制也要跟著變化,機構和思路跟著變化。特別是要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切實推進從景點旅遊轉向全域旅遊。

同志們,全域旅遊得到了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大力支持和社會的積極響應,這是我們的工作基礎和保障。全域旅遊同時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在今年5月19日由中國政府和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共同主辦的首屆世界旅遊發展大會上,與會代表對我們提出的“旅遊促進扶貧,旅遊促進和平,旅遊促進發展”議題進行了熱烈討論。昨天我們跟美方交流的時候,美方對我們推進的全域旅遊也十分關注。一定要看到我們今天所做的工作,是惠及人民群眾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有益事業。我們肩上的擔子很重,責任很大,使命光榮。有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有人民群眾的熱情參與,有國內外業界的支持,我們應該更有信心把事情做好,把我們現階段全域旅遊發展好。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