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寧夏:“文化扶貧”打通農民共享文化成果“最後一公里”

2016-09-26 16:2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銀川9月26日電(記者 艾福梅)久負盛名的高臺馬社火演起來,備受西北百姓喜愛的秦腔吼出來,更有門類齊全的圖書供選擇……這是記者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隆德縣陳靳鄉新和村看到的場景,這裡村民的文化生活一派紅火景象。

新和村黨支部書記趙小龍告訴記者,這個村常住人口170戶、689人,是隆德縣有名的文化村。近年來,村裏依託國家級非遺傳承項目馬社火,開發馬社火展演、騎馬觀光、農事體驗等旅遊資源項目,打造新和文化旅遊名片,開創休閒旅遊致富路。

同時,村裏還有一支有二十餘年歷史的秦腔劇團,不僅豐富村民的休閒生活,更是“走出去”到附近縣區演出,增加了劇團成員的收入。

今年,新和村整合資源,建成了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圖書室、活動室、劇團排練室等一應俱全。“現在村民有固定地方搞文化活動,有專人組織,經常還有秦腔劇看,高興著呢!”趙小龍説。

隆德縣文化館館長陳偉榮告訴記者,新和村豐富的文化活動不僅滿足了村民的精神需求,更成為鄉村旅遊的“賣點”,遊客來了既可以賞美景、吃農家飯,還可以與馬社火等非遺項目“親密接觸”,自然人氣爆棚。

“今年村裏建成了20家農家樂,已接待遊客3萬人次,全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可達6200元,比去年增加500余元。”趙小龍樂得合不攏嘴。

記者採訪了解到,新和村新建成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僅僅是寧夏今年文化精準扶貧的成果之一。根據相關安排,今年年底前,寧夏將完成110個貧困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示範工程和100個農民文化大院建設工程。

“目前進展順利,我們已根據每個村的不同需求,按照‘一村一策’‘一院一策’制定了具體方案,並整合宣傳、文化、新聞出版、體育等部門資源,將建設資金和設備配備到各文化中心和文化大院。”自治區文化廳公共文化與非遺處處長楊新芳説。

楊新芳告訴記者,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文化大院是農民共享文化成果的“最後一公里”,抓好這一工程,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農民就能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文化福利。

記者採訪了解到,由於寧夏屬於西部欠發達地區,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短板”問題比較突出。目前,全區仍有8個縣(區)沒有圖書館或危舊不能正常使用,8個縣(區)沒有文化館或危舊不能正常使用;全區仍有30個鄉鎮文化站不達標,606個行政村沒有綜合文化服務中心,320個農民文化大院活動設備器材短缺,這些大多數在貧困地區。

據悉,9月22日,寧夏啟動貧困地區“百縣萬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及文化扶貧工程,直指606個未建成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貧困村。目前,9個調研小組已奔赴606個貧困村進行摸底排查,為下一步項目實施做好準備工作。根據計劃,寧夏將爭取于2017年10月前完成全區606個貧困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工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