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引主體,扶産業,拔窮根——湖北黃岡大別山區“五位一體”産業精準扶貧觀察

2016-10-12 15:4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武漢10月12日電(記者 皮曙初 黎昌政 陳俊)“發展産業脫貧一批”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招”。記者在尚有百萬農村貧困人口的湖北黃岡大別山革命老區調研時,基層群眾普遍反映,挖掉貧困的根子,阻斷貧困傳遞,最終要靠發展産業和扶持就業。

記者了解到,黃岡市已有1600多家企業、4392個市場主體參與精準扶貧行動,帶動1500個貧困村、13萬貧困戶、36萬貧困人口就業或增收。

“借船出海”拔窮根

李雲啟家是羅田縣鳳山鎮上石源河村貧困戶,家裏有84歲老父親,還有一個7歲大的孫女,兒子兒媳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去世。2015年,羅田縣為李雲啟家提供了3萬元貼息貸款和1萬元扶持資金,幫他家從“大別山牧羊女”劉錦秀那裏購買了10隻母羊和1隻公羊。

在上石源河村,記者看到李雲啟家的標準化新羊圈正在建設,幾十隻黑山羊在山林裏吃草。58歲的李雲啟告訴記者,他家今年可以出欄25隻黑山羊,能掙3萬塊錢。

劉錦秀在羅田縣家喻戶曉。她創辦的羅田縣錦秀林牧專業合作社和湖北名羊農業科技公司,以“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7700多個農戶養黑山羊。

2015年,羅田縣提出産業精準扶貧“33111工程”:依託劉錦秀的公司和合作社,用3年時間,向適合養羊的貧困戶戶均一次性提供3萬元貼息貸款和1萬元扶持資金,支持1萬戶貧困戶通過養羊實現人均年收入過1萬元。

上石源河村村民汪國龍已經進入“預脫貧”行列。去年他家出欄35隻羊,收入近4萬元。今年,他養的黑山羊已有100多只,還有自己的合作社,帶動5個貧困戶增收。

“黑山羊吃的山上草,喝的山泉水,到了下半年,很多外地人開車來買,供不應求。”汪國龍説,“有了公司帶動,我們和大市場連在一起,可以‘借船出海’了。”

“五位一體”大合唱

黃岡市屬大別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市委書記劉雪榮介紹,精準識別摸底發現,多數貧困對象具有扶持生産和就業發展的潛在空間,他們期盼依靠企業、能人帶動脫貧致富。

自2013年以來,黃岡市開展“千企幫千村,脫貧奔小康”活動,實施“1名領導+3至5家單位+1名工作隊長+1家重點企業+1個重點貧困村”的結對幫扶機制。

劉錦秀向記者細述産業精準扶貧新模式:

政府提供1萬元資金扶持,銀行為貧困養羊戶量身定做精準扶貧貸款産品,提供3萬元貼息貸款,為貧困戶提供10隻能繁母羊和1隻公羊,建設標準羊圈;

公司和合作社從羊圈建設、種羊引進、種草、疫病防控等方面對貧困戶進行免費指導,提供産前、産中、産後全程服務;

保險機構按每只90元保費、2500元保額對能繁母羊實行全額保險。

政府引導、市場帶動、銀行支持、保險參與、貧困戶主動作為,五方簽訂協議,形成産業精準扶貧“大合唱”,確保風險可化解、農戶能增收、企業不受損。

截至目前,劉錦秀已與1065個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幫扶協議,其中有406戶開始養羊。

結成“利益共同體”

“五位一體”模式受到貧困戶歡迎,也得到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等市場主體的認可,從黑山羊産業移植到板栗、中藥材、旅遊和農村電商等産業。

“羅田一隻羊”(黑山羊養殖)、“蘄春一棵草”(蘄艾産業)、“英山一片茶”(茶葉産業)、“麻城一朵花”(杜鵑花旅遊)等特色産業在黃岡大別山區蓬勃興起,基本形成因縣、因村、因企制宜的産業精準扶貧模式。

各地引進一批民營企業,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資金幫扶、訂單生産、技能培訓、勞務就業等多種方式,帶動貧困戶走“開髮式”“造血式”的路子增收脫貧。

板栗是大別山農民脫貧的主要産業之一,但是靠天收、産量低、銷售難等問題制約栗農增收。湖北綠潤食品有限公司攻克保鮮技術難關,提高産品深加工能力。公司採取訂單收購的方式,將農戶大量保鮮板栗快速銷售到流通市場,年均銷售達2萬噸,解決了相當於10萬戶以上的農戶銷售難、儲存難的問題。

綠潤公司負責人魏茂寶説:“通過扶貧模式的創新,我們與貧困栗農結成了相互依存、互惠互利、訂單種植、價格保護、共同發展的利益共同體。”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