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家衛生計生委介紹我國
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有關情況

2016-10-12 21:02 來源: 衛生計生委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主持人 宋樹立】上午好,歡迎大家來參加我們10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剛才大家看到的視頻短片,會感覺非常振奮。大家知道,今年5月份召開了全國科技創新大會,8月份黨中央國務院又召開了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習總書記出席了這兩個重要會議,而且發表了重要講話。這兩個大會為今後的科技創新工作、衛生與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衛生與健康的科技創新工作有哪些整體佈局,如何分步實施,有什麼樣的目標方向,在臨床上我們怎麼樣促進來自中國的國際標準?為什麼在大型醫療設備上需要更多的“中國製造”?帶著這些問題,我們組織了今天這場發佈會,而且非常榮幸地邀請到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教司秦懷金司長,此外,我們還邀請到了科技部社會發展司的田保國副司長。今天這兩位司長會向我們介紹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的有關情況。大家手裏拿到了文件資料,這是我們已經印發發佈的《關於全面推進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的指導意見》,兩位司長也會在這裡介紹衛生與健康科技的進展情況,並且對指導意見進行解讀。

首先,請秦懷金司長介紹有關情況。

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教司司長 秦懷金】各位記者,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國家中醫藥局、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等五部門聯合出臺的《關於全面推進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關於這個《指導意見》的詳細解讀,已經發給了大家,包括原文,我今天概要地介紹一下這個《指導意見》出臺背景,針對的主要問題,幫助大家比較好地理解這個《指導意見》的基本內容。

一、《指導意見》出臺背景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後出臺了《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綱要》等一重要政策文件。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5月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要求把科技創新擺在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核心,提出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0年進入創新性國家的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週年時,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健康中國”提升為國家戰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近期黨中央國務院將發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今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又召開了新世紀以來的第一次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週期保障人民健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的健康基礎。”

衛生與健康科技既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核心動力和支撐。全面推進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不僅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要求,也是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的迫切需要。所以,國家衛生計生委等五部門共同制定發佈了這個《指導意見》,這個《指導意見》就是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科技創新、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和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的精神的一個具體行動和措施。

二、《指導意見》的起草意見和主要內容

國家衛生計生委等五部門的領導高度重視這個文件的起草,多次召集專題會議進行研究,相關部門和文件起草組也多次召開研討會,深入地方和有關單位進行調研座談,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應該説,這個意見集中了相關部門、行業機構和專家學者的智慧。經廣泛徵求意見以後,由五部門聯合印發。

《指導意見》共有六部分20條,第一部分主要是推進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第二部分主要是加快建設協同高效的衛生健康科技創新體系,在這部分裏面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各類創新主體的活力,系統佈局高水平的創新基地平臺和重大工程項目,加強臨床醫學研究體系和能力的建設,大力推動中醫藥科技創新,構建開放協同的科技創新網絡等等措施。

第三部分主要是加快培育和集聚高水平的創新人才隊伍。主要包括要加快培育和聚集科技創新的領軍人才、尖子人才、青年英才,培養一支專業化的科技管理隊伍,完善科技人才管理和服務保障隊伍,從人才的評價、考核、薪酬和人事分配、職務發明的獎勵等等方面健全科技人才分類評價的激勵機制。

第四部分主要是要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推廣應用。這裡面主要包括實施衛生與健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制度等。

第五部分主要是推動科技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改革。這裡面重點包括改革衛生與健康科技管理體制,大力推進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科技創新,改革科研經費的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科技成果準入、應用等等制度。

第六部分主要是進一步加強對衛生健康科技工作的領導,主要包括要建立“科衛協同”的機制,要多渠道加大投入,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營造創新的文化氛圍等等。

我就簡要地介紹這些情況,下面我和田司長非常願意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

【宋樹立】下面,請大家就衛生與健康的科技創新工作所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提問,提問之前請通報一下你所代表的媒體。

【人民網記者】創新指導意見是如何體現行業特色的?有哪些特點?

【秦懷金】謝謝這位記者提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是我覺得特別重要的。黨中央國務院下發的科技創新政策,包括激勵政策,都非常到位,全國的科技人員非常受鼓舞。但是怎麼把這些國家的政策結合衛生與健康領域的特點,怎麼讓國家這些政策在我們這個領域落地、落實,這是我們制定這個《指導意見》的一個挑戰,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在《指導意見》中,有幾個方面的特點。第一,強調衛生健康領域的科技創新,一切圍繞人民的健康。第二,第一次明確提出,突出了科技創新在整個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中的優先和核心地位。第三,《指導意見》中無論是體制機制改革,還是任務的部署,非常重要的原則是堅持需求與問題導向,這是在《指導意見》中特別重要的一點,要讓我們的科技創新和衛生與健康工作全方位的融合。第四,《指導意見》把人才作為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除了貫徹落實國家的文件精神,《指導意見》進一步強化了這個理念,結合行業的特點,落實很多措施,包括分類的評價制度,將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等不同研究領域,採取不同的評價制度。第五,是突出了醫療衛生機構在整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裏面的主體地位,這也是文件的重要特點。在國家大的文件裏面,強調了高校、科研機構、企業都是創新的主體,在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裏面,除了以上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是我們這個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剛才大家看到的片子裏,三位國家最高獎的獲得者就都是醫生,他們的創新需求來源於醫療一線病人的問題,研究和驗證在臨床進行,最後應用於臨床直至推廣到全國。《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我們國家科技創新出臺的所有激勵政策,都適用於我們的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也消除了醫院和醫務人員的疑問。

第六,《指導意見》中特別強調要加強臨床醫學研究。我國現階段的臨床醫學研究相對比較薄弱,許多臨床診療方案都是運用國外的,如何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臨床醫療資源,把臨床醫療資源變成臨床研究資源,通過臨床研究提高醫療服務能力,

第七,特別強調要高度重視推動中醫藥的科技創新。在這方面,我們並不是並跑和跟跑的問題,我們是領跑,我們要繼續在這個領域引領。

第八,特別強調醫研企不同創新主體的協同創新,“醫”是代表醫療衛生機構,“研”是科研機構,包括醫學、工程和其他學科,“企”就是企業,包括資本。經過我們調研總結,我國許多重大臨床創新成果,包括臨床技術、新藥和醫療設備,都是通過“醫研企”協同創新。

最後一個特點,就是高度重視領域的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

【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科技部一直在會同衛計委致力於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建設,目前建設進展如何,接下來會有怎麼樣的部署?第二,剛剛秦司長提到了我們要發展衛生科技創新,離不開大量資金的投入,我們想知道,現階段我們參與到投入這些資金的渠道有哪些?在渠道中,我們的財政和社會資本在裏面各自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下一步我們會不會繼續去爭取國家財政給大的投入和支持?我們怎麼樣去爭取?謝謝。

【科技部社會發展司的副司長 田保國謝謝你關注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的情況。剛才秦司長也簡單有所介紹。我國的看病貴、看病難問題,為什麼呢?重要的原因就是好的技術、先進的科研成果沒有在現實中用起來,學生在醫學院讀了五年書,進入臨床如何達到高水平?這是一個關鍵問題。在北京看病,老百姓一説就是去協和醫院、301醫院,腦外科就是天壇醫院,骨科就是積水潭醫院,但是其他醫院水平就差遠了,從全國整體看更是差距很大。針對這些情況,我們會同衛計委等相關部門,決定加強臨床轉化環節的工作,從2012年開始組建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這是以在某一個疾病防治領域具有科技優勢的醫院牽頭,作為核心單位,組建協同網絡,包括地一級甚至縣一級的醫院。以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的依託單位為龍頭,帶動整個網絡的成員單位,包括進行聯合技術攻關、技術研發,人員培訓,學術交流,編制指南規範,推廣應用等等。

昨天科技部黨組書記王志剛和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同志,實地去看了依託北京天壇醫院建設的神經系統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大家一致認為,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確實是按照我們的設計在快速發展,前景非常好。這裡有幾個數字,經過幾年的建設,我們分三批,在11個疾病領域建設了32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聯合了全國260個地市2000多家醫院,構建了疾病研究協同網絡,制定了各類指南和技術規範233項,其中有9項改寫了國際指南,對172項適宜技術進行了推廣,累計培訓醫務人員32萬人次。我們認為,我們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建設是推進臨床醫學轉化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下一步我們還將會同衛生計生委和相關部門繼續加強推進這項工作。

【秦懷金】剛才問到科研資金投入的事,我來回答一下。

在醫學領域,科研資金的投入有多種渠道,包括政府、企業、社會等等。企業和社會的投入比重很大。政府財政資金分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級政府,主要支持市場不能有效配置的基礎研究和社會公益性研究,另外就是有效引導和鼓勵市場社會投入。

改革後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目前整合成五大計劃。一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醫學的基礎研究,支持科學家自由探索,比如疾病的機理研究,基本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二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剛才宣傳片的很多成果都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的。衛生與健康領域有重大新藥創制和重大傳染病防治兩個專項。重大專項的主要定位是貫徹國家戰略,以問題為導向,比如新藥專項的目標非常明確,一是要提升我們國家的整體新藥創制能力,從原來以倣為主,到倣創結合,最後走上以創新為主,二是要研發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藥物,“十二五”期間我們研發了24種一類新藥。重大專項的資助強度非常大,是國家科技計劃的重中之重。

三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原來的973、863、科技支撐計劃、公益性行業專項等整合成這個計劃。去年啟動的新一輪“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中,衛生健康領域佔了相當大的比例,比如精準醫學研究計、慢性病防治、生殖健康與出生缺陷防治、數字診療裝備、幹細胞研究與轉化等。

四是基地和人才專項,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包括剛才田司長介紹的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未來都要納入。

第五,跟産業創新結合比較緊的技術創新引導基金。

另外,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也講了,國家要面向2030實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項目,除了腦計劃以外,還有健康保障工程,目前還在論證完善。

【田保國】秦司長剛才講了政府財政層面的投入,包括國家和地方,比如説北京市政府一年要投幾個億用於衛生與健康領域的醫藥研發等方面。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國家戰略,不光是政府,全社會都在重視科技創新,根據我們統計,整個國家的科技投入中,政府財政只佔26%,全社會其他的投入佔74%,這幾年甚至更多,包括企業的投入,比如藥品、醫療器械和醫用耗材的生産廠家,還有金融機構、基金等等。許多慈善基金會資助醫學研究,回饋社會,給社會作貢獻,提高廣大人民健康水平,。下一步,我們會同衛生計生委等相關部門,也要在這方面有所引導、有所作為。

【中國人口報記者】臨床醫學研究是衛生與健康領域科技創新的創新組成部分,在加強臨床醫學研究方面有什麼具體的考慮?第二個問題,癌症是我國居民的一個頭號殺手,現在老百姓也比較關心這方面的科研進展,想問一下我國在小分子靶向治療、腫瘤免疫治療這些世界前沿技術研究方面現階段有什麼進展?以後有什麼樣的人群可以受益?謝謝。

【秦懷金】第一個問題,關於臨床醫學研究。《指導意見》中,為什麼這麼重視臨床醫學研究,就是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的成果,無論是技術還是藥品、醫療設備等等,最後都是為老百姓的健康。一些重大疾病的防控新技術、新産品,只是在實驗室裏做不轉化是不行的,必須在臨床這個平臺,所以我們要加強轉化醫學研究。《指導意見》中提出,我們在未來“十三五”或者更長一段時間,在國家科技重大計劃項目裏面,爭取對臨床醫學的研究從經費、項目進一步傾斜,甚至設立一些專門的研究項目。另外也有一個多元投入的問題。

第二,剛才田司長講的,我們要加強爭取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建設。“十二五”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現在有32個,“十三五”還進一步在佈局,主要是根據需求,根據老百姓疾病譜和其他各個方面,從數量上、從佈局上來進一步加強,形成一個網絡,形成以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為龍頭的研究網絡,把研究出來的技術和成果再推廣到一些基層的單位,讓我們醫學的科技,讓基層老百姓也能儘快享受到。

第三,要加強臨床研究資源的整合、共享、開放。我們國家搞臨床醫學研究,是最大的優勢,現在歐美國家訪問的政府機構,和研究機構,最想跟我們合作的就是開展臨床醫學研究,為什麼?關鍵就是我們的醫療資源豐富,人口多、病例多,這是研究最大基礎。但是我們國家由於各種因素,沒有把這種豐富的醫療資源通過標準化、規範化變成一個非常好的臨床研究的資源,在這個基礎上,把這些資源如何做到開放共享,讓科研人員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提高研究效率。同時,加強資源開放共享的同時規範臨床多中心研究,提高臨床研究的設計。

第四,要打造一個強大的臨床研究隊伍。在醫院裏面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結合,要有一部分專職的研究隊伍,除了基礎研究人員,還有一大批醫生,既從事醫療,又從事科研。另外,要加大對臨床醫生的激勵,完善現有的科研評價指標體系,在職稱評定和待遇方面強調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和臨床價值。我相信,通過各種政策激勵,我國的臨床醫學研究會得到一個大的提升,用中國人自己的數據得出來的中國方案、中國標準,會成為全世界的規範和標準。

關於腫瘤。腫瘤是嚴重危害老百姓健康的大問題。腫瘤研究是我們一直高度關注的科技創新重點領域。包括你剛才提到的主要是藥物,抗腫瘤藥物中非常重要的是靶向藥物,也是精準治療的一種,這幾年進展非常快。我國在2011年之前,這些藥物基本上依賴進口,價格太高,大多數患者是買不起的。經過新藥創制重大專項的支持,國內研發出了埃克替尼,打破了國外的專利壟斷,降低了進口藥物的價格。然後通過國家藥品價格談判再進一步促使降價,希望將來再納入醫保。另外我們還研發了治療晚期胃癌的靶向藥物阿帕替尼,治療T細胞淋巴瘤的西達苯胺。我們希望在“十三五”,再研發出一系列創新的藥物,由點到面,進一步打破國外壟斷,讓我們中國的老百姓能夠使用自主創新、價格適宜的專利藥。

【騰訊新聞記者】對於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方面,我們有哪些具體的激勵政策?

【秦懷金】這個問題比較大,其實整個指導意見都是激勵政策,定位就是改革體制機制、鼓勵科技創新的文件。我們的衛生與健康領域科學家和臨床醫生看了指導意見後,感覺興奮、受到激勵,文件就成功了。我們要把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宏觀指導政策在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領域里落地。

簡單説下,這裡面的激勵包括幾個方面,第一個核心的就是收益分配激勵,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創新出來的科研成果最後轉化了,文件強調醫療衛生機構科技人員的創新,也同樣適用於國家政策,提高成果轉化收益比例,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個是管理層面,主要是體現“放、管、扶”的思想,改革科研項目、科研經費的管理,簡化預算編制和調整,增加間接費用、增加人員費用,改進結余資金的留用處理方式。第三,科研教育人員出國開展科學研究等活動更加靈活的政策在我們這個行業落地。第四,就是人才的評價考核方式,這也是個非常突出的問題。衛生與健康領域有從事基礎醫學研究的,有從事應用主要是臨床研究的,包括公共衛生的現場研究。原來的評價體系,在職稱評定上偏重論文,現在明確提出要有一個分類的評價,在基礎醫學方面主要是原始創新,論文和專利是非常重要的。對於臨床醫生的評價,主要是看創新對病人的治療和防治的效果。

【科技日報記者】在指導意見中,我注意到有很多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和新藥推廣的內容,我之前了解到重大新藥專項,像您剛才提到的埃克替尼在打破國外壟斷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跟企業接觸過程中,他們還有個很大的苦衷,就是走向市場的環節非常難,包括您剛才説的進醫保,包括進醫院的二次招標,這方面有沒有出臺相應的政策,破解這個難題?

【秦懷金】這是個非常好的問題,這也是衛生健康領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裏面特有的問題。為什麼呢?無論是醫療的新技術、藥品、醫療器械,最後是用於人的,跟其他的工業技術是不一樣的,在國際上都是要求嚴格的準入,因為這是對患者安全負責。為了保障創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必須經過嚴格的研究審批程序,在臨床前進行動物實驗。比如藥品審批需要進行臨床前安全性評價、臨床一期、二期、三期後,才能批准上市。這幾年國務院下發了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方案,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加大了改革的力度。我們新藥創制重大專項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建立了創新藥品審批審批綠色通道,可以直接進入到CFDA的優先審批,加快審評審批,使創新成果能夠儘早進入市場。

第二,創新産品上市之後,還要使用環節的問題,制定價格,招標,進入醫保目錄等等。在《指導意見》中涉及了一部分。我們會通過部門協調加快國家政策的修改完善,使創新技術和産品在安全有效的基礎上,讓老百姓儘快獲得好處,得到創新的實惠,埃克替尼就是個例子。

【香港有線電視記者】你講中國醫藥産業的發展,提到目前核心技術比較薄弱,醫療設備也比較落後,我想問政府部門怎麼考慮?

【秦懷金】我們可以説,國內的藥品和醫療設備的市場,基本能夠實現自給自足。但是中國作為發展中的大國,老百姓需求越來越高。一方面我們要提高品質,提升質量,另一方面要靠中國自主創新,使用上最先進的産品。比如剛才提到治療腫瘤的靶向藥物,效果非常好,還有很多高端醫療器械,不能依賴國外的公司,讓中國老百姓吃不上也負擔不起。因此我國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把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加大對於科技創新的部署。

【田保國】剛才騰訊的記者問到衛生健康科技創新上有哪些具體的激勵政策,秦司長回答得非常完整、系統,也確實都是可以落地實施的。我想補充一點,這是我的感受,我感覺最大的激勵還是人民群眾的需求,過去我們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首先要解決溫飽問題,現達到基本小康,追求的是健康長壽,這是人類永恒的主題。現在人民群眾對衛生健康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國家最高決策層高度重視,20年來再一次以黨中央、國務院的名義召開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科技部最近也在研究,認為過去科技更多支持于經濟建設發展,為了配合黨中央、國務院大政方針的落實,要逐漸調整為經濟和民生並重,要把支持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放在與支持經濟建設發展同等重要地位,所以總體來説,我們會對包括衛生與健康在內的社會公益事業給予越來越多的重視和支持。

【宋樹立】衛生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代濤同志也參與了政策研究和文件起草工作,請代主任對這個問題進一步補充。

【衛生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 代濤兩位領導解釋得非常系統、全面、深入。我原來主要從事醫改研究,今年在秦司長的領導,我參與了這兩個文件的起草工作,特別是《關於全面推進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的指導意見》,文件出臺後,我感覺到特別受鼓舞。今年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對全國的科技人員和我們衛生健康領域的人員,都是極大的鼓舞。衛生與健康領域的科技創新,國家衛生計生委和科技部都非常支持。我覺得激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首先要形成鼓勵創新、激勵創新的文化氛圍。可能這方面大家覺得最軟,我們今天出臺的文件和新聞發佈會,其實就是最重要的形式。科技工作原來是支撐,都是在醫改的後邊。這一次定位科技創新是在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當中的核心和優先地位,認識到科技創新對推動衛生事業改革發展、保障健康中國的重大作用,這是個很大的激勵,讓政府、社會各界、廣大衛生與健康領域人員都受到鼓舞。

第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健康大會上強調,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關鍵是要提高他們的薪酬待遇。薪酬待遇的改革、體現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都正在推進,但是科技創新要讓我們真正實施科技創新的人得到激勵,這方面在文件當中有很多的部署。我覺得,有關鍵的兩點,第一點是把國家對科技人員激勵的所有政策在醫療衛生行業當中全面應用,國家的文件規範的是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醫療衛生機構是不是適用,在文件當中特別明確這一點。第二,對創新的定位,特別強調了醫療衛生機構在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剛才宣傳片上,我們國家在醫療衛生行業的最高科技獎獲得者都是臨床醫生,臨床醫生對科研的重視,醫院對科研的支持,包括現在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建設等等,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了臨床醫生是問題的提出者、科研的實施者、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者,構成了完整的鏈條。

我們還提出了“醫研企”的結合,過去醫院和企業脫節。剛才看到的手術機器人和一系列創新的成果,如果離開企業的支持、和參與也是很難的。

最後一點,很重要的一個激勵,其實就是加快成果的轉化應用。衛生與健康領域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跟其他一般的科技成果産品直接到市場去檢驗不同,必須有嚴格準入,剛才有一位記者提了,創新藥品怎樣優先進入醫保目錄,怎樣採購、怎樣應用,這樣一些政策,也還需要我們下一步繼續再完善。

實際上,整個的《指導意見》就是個激勵,所有的內容都是一個激勵,我們可以從更高的層面去體會這個。當然一些具體的政策還需要我們進一步落實。這是我的學習體會,謝謝。

【宋樹立】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