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蘇州高新區大力推進智慧製造戰略

2016-10-16 09:22 來源: 新華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蘇州高新區大力推進智慧製造戰略
為傳統製造業裝上“智慧引擎”

日前,美國蘋果公司秋季新品發佈會上,新一代蘋果智慧手機iPhone7系列産品露真容,其強大的防水性能成為亮點,引來“果粉”熱捧。為蘋果手機這一技術升級提供保障、承擔iPhone7所有零部件防水測試任務的,正是位於蘇州高新區的富強科技有限公司。

如何才能通過層層嚴苛篩選,打入蘋果等行業巨頭的生産鏈?在富強科技展廳內,一條智慧組裝檢測線給出答案。“通過這套實時檢測系統,每款産品從訂單下達,到倉庫出料、組裝、檢測,生産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可隨時掌控,産品的良率、設備的動態也會在大屏幕上同步顯示。”富強科技總經理吳加富説,以往建一條大規模手機組裝線至少要1000至2000人,這條自主研發的作業線全程沒有一個工人,由機器完成高速加工和三次元檢測等流程,生産成本成倍降低。

大力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主攻智慧製造,幫助傳統製造業從“人海模式”中“破網而出”,富強科技是蘇州高新區近年努力的鮮活案例。蘇州市副市長、虎丘區委書記徐美健認為,蘇州高新區工業基礎良好,但製造業對外依存度較高,民營企業自主創新支撐力不足,必須大力推進以自主創新為核心驅動的智慧製造戰略,加強高新技術産業和新興産業對傳統産業改造升級的引領和支撐作用。不久前,蘇州高新區先後出臺《關於支持工業經濟升級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快發展智慧製造促進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制定引導和支持細則,又在高新區“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打造江蘇智慧製造産業集聚區”的發展定位。

在頂層設計整體機制推進下,一批傳統企業果斷瞄準智慧製造發力,邁入發展快車道。

走進川崎精密機械(蘇州)公司的精密生産車間,只見一條由機器人組成的自動生産線上,一個個起伏有序的機器臂,正靈活轉動關節完成各自工序。副總經理金日賢指著一款外形粗壯的單臂搬運機器人介紹,這是全行業最快的搬運機器人,能在3.5秒把180公斤重的物體搬上生産線。“用機器人製造機器人,被業內看作是顛覆傳統生産模式的重要標誌。”他説,公司每天可生産17台機器人,年産值4億元左右,線上員工僅42人。

“實踐證明,智慧製造可以有效破解我們面臨的能源、資源和環境硬約束。”蘇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俞愉介紹,目前,像富強科技、川崎精密這樣以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的企業在蘇州高新區已有40余家,去年銷售超過200億元,預計今年會更多。

作為全省規模最大、品種最全、銷售額最大、出口最多的金屬切削機床生産企業,紐威數控裝備(蘇州)有限公司的生産自動化程度已達50%以上,車床定位精度可達到1/4毫米,産品出廠一年後仍可保持精度無變化,佔據行業領先地位,公司也相繼建立起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

“數控機床是裝備製造的‘工作母機’,有良好的産品作為基礎,我們開始嘗試為客戶搭建整套解決方案,將各個機床製造環節的‘信息孤島’互聯互通,系統集成,實現遠程控制、遠程診斷和維修,打造數字化工廠。”紐威數控總工程師馬宏計介紹,去年,我國自主研製的C919大型客機下線,紐威數控是重要參與者。“客機需要100多萬個零件,總裝要求高,為保證零部件精度,我們的設備會提前進行數字化模擬,把算出的對接數據傳送到安裝傳感器的定位器,自動尋找卡口,保持生産和安裝的整個流程無誤差。”

在傳統製造業主動升級的同時,蘇州高新區內的諸多互聯網企業也在積極探索服務工業用戶的途徑,從外部加挂“智力引擎”。作為中國移動集團雲計算、物聯網的全國性研發中心,中國移動蘇州研發中心開發的多款産品應用在三一重工等智慧製造領域。去年,阿裏工業雲項目落戶高新區,該區以此為契機,推動“阿裏雲”和重點企業對接,在新能源、醫療器械等行業加速推廣“工業雲”運用,將生産過程的大數據引到“雲端”,再邀請全球數據專家進行分析,幫助企業提高生産效率。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重要支撐,智慧製造産業在蘇州高新區迅速發展,涌現出一批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新模式,高新區也先後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省兩化融合示範區。蘇州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周旭東説,下一步,蘇州高新區將更加重視智慧製造業和傳統産業的提檔升級,切實推動蘇州創造,搶佔新一輪産業競爭制高點。(通訊員 盛 崢 記者 陳雨薇 高 坡)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周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