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福建:“互聯網+”驅動 打造社會綜治3.0版

2016-10-26 10:20 來源: 福建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福建省政法綜治系統把互聯網創新成果與社會綜治創新深度融合
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建”勇立潮頭敢為先——
“互聯網+”驅動,打造社會綜治3.0版

這是一張特殊的“天羅地網”。當傳統監管方式對魚龍混雜的互聯網金融業束手無策時,它讓涉嫌非法集資的P2P平臺無以遁形。它叫金融風險防控預警平臺,由廈門市公安局、金融辦等部門在全省率先自主研發。

“‘天羅’重點監測高發、易發非法集資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用網上輿情監測抓取關鍵詞,並融入私募基金監管等新功能;‘地網’開發金融風險隨手拍APP,通過社區網格員、群眾收集信息,讓預警防範‘接地氣’。”廈門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天羅地網”實現精準監管的“利器”是“存證雲”模式。它對P2P網貸平臺的所有交易合同和標的信息進行實時電子化存證,匹配資金存管銀行的相關數據,在資産端和資金端兩個層面開展實時監測,形成全過程、全覆蓋、全方位的綜合監測預警體系。

這是我省將互聯網創新成果與社會綜治創新深度融合的一個範例。當“互聯網+”成為經濟增長、産業轉型的新引擎,成為改善百姓日常生活的新動能,我省政法綜治系統發揮“數字福建”的基礎優勢,充分運用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精心打造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化、專業化的社會綜合治理“升級版”。

從“見招拆招”到“制敵先機”

“您剛才接到的是詐騙電話,我們已經為您切斷了,請保護好資金安全,並到最近的派出所報案。”廈門市反詐騙中心的電話,讓楊女士保住了一大筆血汗錢。

這天,楊女士接到一個自稱公安局的電話,告知她個人身份信息洩露,被人利用在外省洗錢。楊女士被嚇得失控大哭,打算趕往銀行,按對方的指示操作賬戶。

此時,廈門市反詐騙中心與福建移動合作打造的詐騙電話自動篩查預警系統悄然啟動。“只要騙子一來電,市民的手機馬上會彈出警示信息。如果發現像楊女士這樣長時間通話的情況,我們會馬上切斷通話,進行人工提醒。”中心工作人員介紹。

作為詐騙電話技術反制系統的“升級版”,預警系統引入了公安部門的權威報案數據和詐騙號碼數據庫,並和騰訊、360等第三方互聯網商舉報的疑似詐騙電話同步,能分析“冒充領導”“冒充公檢法查案”等七大類高發詐騙警情中嫌疑人撥打電話的特點,設置預警規則,一旦發現異常話務,馬上啟動預警。從“見招拆招”到“制敵先機”,系統僅上半年就為廈門市民成功止付、挽回經濟損失2823萬元。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電信詐騙花樣翻新,反詐騙平臺上的反制系統也在不斷更新、迭代。年初以來,我省啟動“六個專項治理”,向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電信詐騙和金融風險等六個突出問題“亮劍”,各地探索建立了一大批“管用、好用、能用”的實戰化應用平臺,包括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信息管理平臺、電信網絡反詐騙平臺、大數據緝毒實戰平臺等,在這場攻城拔寨的“堡壘戰”中作用顯著。

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指出:“這些專項治理成績的取得,都有一個共同的顯著特點,就是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社會治理能力,通過部門協作、數據共享、系統整合,對公共安全風險實時監測、科學預警,推動風險防控從被動響應向主動預防轉變。”

讓“痛點”變“亮點”

10月25日,只花了半小時,平潭流水鎮的林先生就在流水服務中心辦好了購房遷入業務。

“原先辦購房遷入必須到區行政服務中心窗口。現在,區公安局把購房遷入、工作調動戶口遷入等13項戶籍業務下沉到流水服務中心,我們在家門口就能辦,方便、省事。”林先生很滿意。

作為“全島一中心”的有機組成部分,平潭規劃建設15個鄉鎮社會服務管理中心,流水服務中心是首個示範點。按照“全島一張網、全島一平臺、全島一中心”的思路,平潭打造了獨具特色的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一張網”,即全島共用一張基礎網格,將全區劃分為201個社區網格、500個單位網格,“所有事項進網,所有人員入格”。“一平臺”,即全島共享一個公共基礎平臺,目前已共享省公安、民政、海洋與漁業部門下沉的532萬條數據,打通基層衛生、法人等1195萬多條本地數據,實現老年證、低保證辦理等659項業務在鄉鎮或社區“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中心”,即全島只建一個社會服務管理指揮中心,公眾所有訴求統一受理流轉、指揮調度、考核評估,“前臺一口受理、後臺分工辦理”。

“‘部門一張嘴,群眾跑斷腿’曾是社會治理的‘痛點’。借助大數據等技術,我們‘變群眾跑為政府跑’,還將向‘群眾不跑政府也不跑,改為數據跑’升級,讓‘痛點’變‘亮點’。”平潭區行政服務中心主任卓華彬説。

我省把網格化作為信息化條件下服務群眾的紐帶,通過扁平化、精細化、高效化的管理,把過去“上面千條線、基層一根針”變為“上面千條線、基層一張網”,把服務管理延伸到每個社會細胞。

尤值一提的是,我省正全力推進“省市兩級平臺架構、省市縣鄉村五級穿透使用”的網格化信息平臺建設,省直首批11個部門的數據匯聚共享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匯聚了以TB計的信息資源。此舉尚屬全國先例,得到中央網信辦的充分肯定。

每一個老百姓都是信息源

“我8歲的女兒走丟了,請幫忙找到她!”傍晚時分,廈門湖裏區禾山派出所,一名滿臉焦灼的母親趕來報警。

她的女兒下午放學後一直沒回家。值班民警洪一瀚馬上調取學校周邊的監控錄像,發現小女孩獨自往雙十中學方向走了。幾分鐘後,一個“尋找走失女童”的任務包在“廈門百姓”APP平臺發佈,女孩的特徵、可能途經的路段等信息被詳細羅列。

湖裏區坂上村的小陳是“廈門百姓”APP的活躍志願者。當他散步到雙十中學附近時,手機突然“滴”了一聲,這則剛剛發佈的任務包跳了出來。小陳毫不猶豫地搶了單,隨後,邊走邊注意尋找。20分鐘後,他發現一名在路邊徘徊的女孩和警方的描述非常相似,趕緊和派出所聯絡。民警和家長隨後趕到,確認正是走失的孩子。小陳順利完成任務,樂滋滋地領到獎勵積分。孩子的家長感激之餘,也通過手機註冊加入了群防團隊。就這樣,借助互聯網特有的幾何級裂變方式,“廈門百姓”APP的人氣扶搖直上。

一個群防APP為何成了眾人追捧的“網紅”?答案就在於,它對傳統群防群治模式進行了顛覆性的改變。它建起實名註冊的基礎數據庫,解決了傳統群防信息採集部門化、碎片化的問題。它實時展示在線群防人員的身份信息、地理位置,實現傳統模式難以企及的可視化調度。它開發隨手拍、隨時報功能,把群防工作用任務包的形式發佈在平臺上,讓群眾“搶單”領任務、快速兌積分。它緊貼潮流,大家流行健步走,它就設計“我要巡邏”功能,健身、巡邏兩不誤,還把在朋友圈曬公益奉獻、曬正義擔當演變成新時尚。

“從今年6月開通到現在,‘廈門百姓’APP的活躍用戶突破10萬人,45周歲以下的比例達85%以上。它把廈門群防群治工作帶入一個年輕化主體、時尚化發動、數據化管理、信息化運作的‘升級版’時代。”廈門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綜治辦主任劉炳泉説。

廣泛的社會參與是“互聯網+社會綜合治理”的生命力所在。當“群來群往、微來微去”成為警民互動新形態,每一個老百姓都能成為信息源。

清華大學電子政務實驗室主任孟慶國分析,當下社會治理正從1.0到2.0到3.0演變。如果説1.0強調的是管理效率,2.0追求的就不單單是效率,還有治理效果,即滿意度,3.0則更上一層,倡導提供更大的開放平臺,讓大家參與進來。他認為,福建“互聯網+社會綜合治理”的實現路徑,契合“互聯互通、眾包眾籌、共享共治”的未來大趨勢,是治理方式的一個根本性轉變。(記者 閔淩欣)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