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抓住創新內涵 謀求創新發展

2016-11-03 08:04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創新興則國家興,創新強則國家強,創新久則國家持續強盛”。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近年來,新技術、新成果加速轉化,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創新千帆盡舉,有力地引領著中國經濟航船破浪前行。創新驅動已成為決定我國發展前途命運的關鍵、增強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關鍵、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地位的關鍵。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正確把握創新內涵,充分發揮創新理念的引領作用。

注重創新的首創性

從時空關係看創新的“首創性”,可以分為絕對的創新和相對的創新。在縱向的歷史和橫向的地域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新事物,這是絕對的創新。在縱向的歷史或者橫向的地域中,在當下或當地創造了未曾出現的新事物,則是相對的創新。

從事物構成因素的角度,創新的首創性又可以分為對現有因素內在結構優化的創新和引入新因素的創新。創新“首創性”的兩個角度可以交叉滲透,增強創新的影響力。

值得注意的是,創新不能脫離現實,但又不局限于現實,創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現實的局限或束縛。創新可以是創新者個人興趣、能力或靈感的展現,並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發展的方向,最終産生廣泛的社會影響力。這在我國諸多躋身世界前沿的科學家和眾多創客身上有著充分的體現。

注重創新的群眾性

創新發展是全民參與、全民推動的宏偉事業。形成創新驅動發展的巨大合力,需要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匯聚眾智眾力,擴大創新供給。《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明確提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激發全社會創新潛能和創業活力的有效途徑。目前,我國創業創新理念還沒有深入人心,創業教育培訓體系還不健全,善於創造、勇於創業的能力不足,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環境尚未形成。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要通過加強全社會以創新為核心的創業教育,弘揚“敢為人先、追求創新、百折不撓”的創業精神,厚植創新文化,不斷增強創業創新意識,使創業創新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習慣。

創新不應是少數人的專利,只有充分喚醒每個人的創新潛能,激發每個人的創新意識,幫助每個人培養創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推動創新的發展。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創新的主體。我們應當尊重人民的創造力,支持創新實踐,整合創新資源,總結創新經驗,推廣創新成果,真正形成大眾創新的良好局面。

此外,要讓廣大群眾的創新充分發揮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還要鼓勵大眾創業。創新是創業的基礎,創業是創新重要的實現途徑。大眾創業,可以檢驗具有實用價值的創新的水平,通過市場競爭機制,讓真正可行的、高水平的創新成果能夠進入市場,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使創新者得到其應有的回報。只有通過大眾創業,才能將創新做得更廣泛、更深入、更實在,才有可能將創新做得更強。集眾智則可以成大事,通過大眾參與創新和創業,逐漸可以匯集形成一些創新的大方向,産生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創造”。

注重創新的連續性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同樣,創新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創新應當不斷推陳出新。

事物發展的規律決定了創新要常新。創新的目的是為了推動事物的發展,而事物的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會停滯不前。在事物發展的過程中,每個部分都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為人類創新提供了契機。人類受制于認識能力和實現能力的水平,不可能完全認識到事物存在的所有問題,也不可能提出徹底解決所有問題的終極方案。人類只能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而更好地解決問題,促進事物發展。因此,創新也不應該成為一次就夠的靈光一現,而應該做到常創常新。

激烈的競爭環境決定了創新要常新。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競爭異常激烈和殘酷,企業要在國內外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關鍵依賴於其是否具有強有力的核心競爭力。“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源於企業能否創造出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技術、新的産品或服務。只有通過不斷的創新,才可能讓企業始終保持其領先地位。

注重創新的“非對稱”性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科技要趕超國際先進水平,可以採取“非對稱”戰略,更好發揮自己的優勢,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非對稱”戰略的前提是要有自主意識,創新者應當意識到只有跳出亦步亦趨跟隨領先者的研究步伐,主動尋找關鍵領域,集中力量自主研發攻關,才能形成自己的優勢,擺脫受制於人的窘境。“非對稱”戰略的基礎是知己知彼,只有清楚了解彼此的長短優劣,才能準確尋找到突破口,避免重復建設,浪費資源。“非對稱”戰略的核心是形成差異化優勢,其重要目的是在落後的情況下通過差異化優勢形成局部趕超,以此帶動劣勢逐步提升,最終實現全面反超。

總之,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我們要以時不我待的進取精神在創新驅動發展上邁出實實在在的步伐,從而使蘊藏在億萬人民中間的創新智慧充分釋放、創新實踐充分開展,點燃推動發展的持久動力引擎,驅動中國經濟更快邁上中高端發展水平。(何凡 作者單位:福建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