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際專家解讀李克強上合組織講話:政經合作道路越走越寬

2016-11-06 11:14 來源: 澎湃新聞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此次亞歐四國行時間短、日程緊、轉場多,以分秒計的“克強節奏”再次啟動。

當地時間11月3日下午4時許,李克強剛剛結束在吉爾吉斯斯坦第十五次上合總理會的密集議程,便馬不停蹄趕往機場,飛赴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

在比什凱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會第十五次會議期間,李克強總理就上合組織應對當前國際形勢變化,攜手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和地區長治久安提出六大倡議。一是營造安全穩定環境。二是打造融合發展格局。三是提升産能合作水平。四是挖掘創新合作機遇。五是完善區域融資機制。六是夯實人文交流基礎。

上合總理會後,李克強總理花近2小時乘專機飛抵阿斯塔納,在哈薩克斯坦的各項活動,滿打滿算也就3小時。李克強對哈薩克斯坦的“旋風式”訪問,帶來了産能合作的“國際碩果”。

會晤舉行後,李克強和哈薩克斯坦總理薩金塔耶夫通過遠程視頻連線,觀看哈薩克斯坦庫斯塔奈市江淮汽車廠項目啟動儀式,共同見證這一項目邁出實質性步伐。

兩年前,從與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會談期間打破既定流程提出倡議,到次日早餐時與哈時任總理馬西莫夫的深入磋商達成共識,李克強發起的兩國産能合作計劃,由一粒“種子”發芽、生長,正不斷結出兩國合作的碩果。

11月4日一早,總理再次飛往拉脫維亞首都里加,出席第五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並對拉脫維亞進行正式訪問。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再次連線3位國際問題專家,以圓桌會議的形式對上合總理會、中國與亞歐國家的合作進行了解讀。3位專家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所長、國發院研究員許勤華;外交學院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副教授任遠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研究所所長陳玉榮。

澎湃新聞:對於上合組織來説,發展自貿區有哪些重要條件和意義?

任遠喆:李總理的講話裏提了六大倡議,我覺得自貿區這一條很有亮點,表明中國對建設自貿區是持開放態度的。我覺得這點是提出了中國對上合組織未來發展的期許。首先,上合組織的建立最初是以政治安全領域為切入點,“上海精神”的提出的也是以地區安全為主。經過15年的發展,我們在政治安全領域已經達成了一些共識,成員國之間提高了政治互信。特別是在打擊三股勢力方面,我們協調立場,取得了很大成績。對於一個國際機制來講,它不可能只側重一個方面。我們提出自貿區建設正是上合組織未來進一步發展、進一步轉型成為全面的地區組織的開始。

第二,最近幾年俄羅斯、中亞經濟發展都遇到了一些瓶頸。中國也轉入了中高速增長階段。中國和各個國家經濟合作的意願進一步加強,也有了很多的必要。自貿區建設是我們未來經濟合作的一個開始。

第三,當前國際上反全球化、反精英主義、民粹主義、民族主義情緒非常高漲,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我們進一步加強上合組織經濟合作,進行自貿區建設,可以説是中國對於全球化的支持性表態。我們要堅持開放,堅持融入全球化,堅持推動全球化發展。

第四,在我們新一屆領導集體的外交佈局中,經濟外交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李總理一直在積極推動雙邊、多邊會談。經濟外交中很重要的是自貿區建設。去年我們實現了和澳大利亞、韓國的自貿談判,另外我們還在積極探索中日韓和其他國家的自貿建設。所以我們在上合組織提到未來自貿區建設的可行性,這是我們經濟外交精神的延續。

自貿區建設的最終目標是讓上合組織成員的利益更緊密地融合在一起。這和我們説的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建立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是一脈相承的。只有各個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進一步發展、經濟利益進一步融合、經濟交往進一步加深,才能積累更多的互信。從政治到經濟,上合組織的轉型也為我們參與全球治理提供重要的平臺。

陳玉榮: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也是決定未來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發展到什麼程度、什麼規模的一個重要思路。自貿區是上合組織合作的必然趨勢,也是上合組織國家尋求經濟合作的努力方向。早在2003的時候,上合組織各國就達成了共識,要實現商品、資本、技術和服務自由流動,這就是上合組織的長遠目標。十週年過去了,世界經濟趨於區域經濟一體化,經濟全球化的態勢也在不斷向前推進。環顧左右,很多自貿區的協定都在積極推進中。那麼作為上合組織,十多年的運行,成員之間這種合作溝通、推進,上合組織空間內構建自貿區的條件已經基本上成熟了。

建立上合組織自貿區的意義在哪呢?首先是有助於彼此之間實現貿易便利化、投資便利化,並且將大幅度的提升貿易規模。合作的質量也會有一個根本的變化。它對各國的經濟發展也有著很強的提振作用。自貿區的意義就在於既可以提振各國經濟的發展,同時又可以擴大彼此的貿易規模。這是一個發展的態勢,非常積極。

澎湃新聞:如何看待李克強提出的“挖掘創新合作機遇”?

任遠喆:李總理講話裏講到要挖掘創新合作的機遇。這也很契合現階段中國外交和上合組織發展的需求。從中國來講,我們提出創新發展的理念,以創新引領新一輪的經濟增長。這是我們國家“十三五”的戰略,也會繼續推進下去,目前在國內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從上合組織來講,我們把創新經驗帶到上合組織,帶動上合組織的相關成員國的創新動力,這對上合組織的未來發展非常重要。在上合組織內部,中國在創新領域已經走在了前列,比如我們一些高科技産品,比如華為等一些高科技企業,它們在中亞、中東歐現在佔據的份額越來越大。這也説明我們創新引領的經濟方式在其他地區的適用性。通過在科技方面的合作,我們也能幫助這些國家發展生産力、發掘潛力,把我們的合作提升到更高端的層面。比起商品、貨物等傳統領域來説,科技合作是國際合作更高的一個層面,對上合組織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對其他國家的經濟轉型、産品升級、科技化程度提高都有幫助。這是很“實”的一個東西,也是我們現在就可以做的一個東西。

陳玉榮:現在對上合組織成員國來説,在經濟領域既面臨新的挑戰,同時也面臨很多機遇。如何應對面臨的新挑戰呢?比如在經濟方面看,已經迎來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個新的階段是指上合組織國家各國經過多年的合作,在經濟領域的融合度已經很深了,相互利益上的依賴也在加強,那麼利用這樣一種態勢要繼續推進上合組織經濟合作,這是一個基礎。所謂新的挑戰是指,各國經濟增長的壓力變大,整個全球經濟也不大景氣,各國需求都在萎縮,也就導致了國際貿易的下降。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上合組織各國彼此之間在經濟結構上有很強的互補性,應該利用上合組織這個平臺,在這樣一個時間共同努力,增進彼此的合作,共克時堅。

隨著科技的發展,在經濟領域有些新的合作模式已經出現,比如電子商務的發展在迅速推進,誰都沒有想到電子商務在相互貿易結構中的份額會這樣逐漸突出。要適應這種方式,適應這種新的形式,把握它,為商務合作提供便利條件。這就是一種創新,要把握創新的機會、歷史的契機、新的機遇,在合作模式上注重新的理念、新的思維,這是很重要的。

澎湃新聞:如何看中國同中亞國家關係發展態勢和各種合作?

許勤華:中國與中亞國家關係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3.0版的階段:歷史階段1.0版,基於地緣便利條件長久的歷史交往,塑造了深厚的民族之間的友誼;現代階段2.0版,中亞國家獨立後與中國建交,通過邊界的順利談判,奠定了國家之間關係發展的堅實基礎;當代階段3.0版,借力“一帶一路”宏偉倡議與中亞各國自身發展戰略規劃的對接,中國同中亞國家關係進入一個你情我願的歷史時期、顯示出平穩且長足發展的態勢。今年又是代表著地區安全合作機製成功示範的上海合作組織成立15週年,李克強總理就是在這個時候出訪。

陳玉榮:李克強總理已經訪問了兩個國家,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此行既是推行務實合作之旅,也是加強睦鄰友好關係之旅。現在展望我們國家和中亞國家的合作發展態勢,我覺得我們的關係會越來越好。中國和中亞四個國家是山水相連的鄰國,總理在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公開發表的署名文章中都強調了鄰國間唇齒相依的兄弟情誼。我們想要和我們的兄弟一起發展,追求的是互利共贏的發展理念,中亞的兄弟國家也在中國多年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中國和中亞國家在經濟領域的合作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互利共贏的合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來雙邊經濟合作會在更廣泛的領域將規模進一步擴大。現在中國已經是中亞各國第一或第二大的貿易夥伴和投資國,成為中亞國家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今年是中亞多數國家獨立二十五週年,中國和這些國家建立了睦鄰友好關係,和一些國家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戰略夥伴關係説明雙邊關係達到了很高的層次。我們和中亞國家都有高層互訪的機制,這樣的機制實際上既是拉近雙邊政治經濟關係的有效機制,又是推動、落實、增強經濟合作、經濟互動的保障。有這麼多的政治合作基礎和經濟合作前景,我們的路會越走越寬。(記者 王心馨 虞涵棋 韓聲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