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環境保護部通報東北、華北地區重污染天氣過程及應對工作情況

2016-11-06 13:24 來源: 環境保護部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環境保護部5日向媒體通報,針對11月2日-5日期間東北、華北地區持續重污染天氣過程,環境保護部組織專家進行會商,並派出12個督查組赴重污染地區進行督促檢查。

11月2日起,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我國東北、華北地區出現大範圍重污染過程,最大影響面積分別達到63萬和38萬平方公里,污染範圍覆蓋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等7省(市)。11月3日至5日,東北地區相繼有綏化市、哈爾濱市、大慶市、白城市、松原市、長春市、瀋陽市、遼陽市、鞍山市、營口市、大連市等11個城市的AQI小時值達到500,其中哈爾濱市、大慶市、綏化市等污染最為嚴重。4日下午,華北地區多個城市PM2.5濃度達到峰值,其中保定市為區域內污染最重城市,達到嚴重污染;5日,華北地區的空氣污染程度有所緩解。

東北地區重污染天氣過程的PM2.5組分在線監測結果表明,燃煤、生物質燃燒和機動車排放是哈爾濱市PM2.5污染最主要的貢獻源,佔比分別為35-40%、20-30%和20%左右。燃煤和機動車排放是瀋陽市PM2.5最主要的貢獻源。對北京市及周邊地區的分析表明,硝酸鹽仍是本次過程中PM2.5的最主要組分,表明機動車尾氣排放仍是北京主要污染來源之一。

11月5日上午,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再次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應對工作,要求高度重視污染天氣應對,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加強督查督辦,切實保障公眾健康。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趙英民專門協調遼寧、吉林、內蒙等省(區)政府相關領導同志,強調及時啟動應急預案,落實應急措施,最大限度減輕空氣重污染的影響。

環境保護部相繼派出12個督查組對天津市、河北省、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山東省等重點地區開展重污染天氣應急督查,重點督查地方應急預案落實情況,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開展情況,企業執行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情況,以及大氣污染源排放情況。

督查發現,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對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重視不夠。此次重污染過程,多個城市出現嚴重污染,但應急響應不及時,應對措施不到位,有39家企業大氣污染排放異常,涉嫌超標。二是秸稈禁燒責任不落實。衛星遙感顯示,黑龍江省秸稈焚燒火點達到415個,佔全國總數的83%。督查發現哈綏高速呼蘭段404公里至421公里處以及肇東市五站鎮、黎明鎮、姜家鎮、肇東鎮、巴彥縣興隆鎮高速公路兩側均存在大面積焚燒秸稈現象。三是應急預案宣傳貫徹不到位。哈爾濱市9月份對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重新進行了編修,但督查發現除小部分企業按要求完成應對措施修訂外,其他停、限産名錄中的企業均表示不清楚、不了解。

環境保護部將密切關注空氣質量狀況,繼續對各地政府應急措施落實情況開展督查,及時要求各地落實整改措施,重要情況隨報。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周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