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建設智慧城市是為了提升生活質量

2016-11-06 20:2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建設智慧城市是為了提升生活質量
──來自上海市市長“朋友圈”的觀點

新華社上海11月6日電(記者 吳宇)在瀝青道路上嵌入傳感器以實時收集路況和停車信息,打開手機應用程序實時掌握建築物中PM2.5數據,房間中的智慧控制系統可對人體進行定位並調節出一個保溫保濕的特定區域……

上述這些,都是“智慧城市”建設中的細節。在6日舉行的“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第二十八次會議”上,與會“高參”們認為,建設智慧城市不是為了追趕時尚和GDP,而是為了破解城市化發展難題,提升城市生活質量,讓所有市民感受到政策紅利,並有機會全面參與到變革中來。

在諮詢會議上,40余位跨國公司負責人圍繞“互聯網時代的上海可持續發展”主題,既帶來了全球智慧城市建設的諸多精彩實踐案例,又在這個一年一度的上海市長“朋友圈”舞臺上,與中國城市管理者們一同思考智慧城市建設的方向和定位。

普華永道全球主席羅伯特·莫裏茨指出,智慧城市的內涵是基於數據的收集、管理和分析。數字時代的社會紅利之一,是讓普通市民更便利地獲取公共服務信息,智慧城市建設需要鼓勵市民的積極參與。

在羅伯特·莫裏茨看來,上海已成為中國最國際化的大都市,但和倫敦、紐約、舊金山、東京等城市相比,仍缺乏軟硬體來吸引和留住有能力造就科技繁榮的頂尖人才。這就要求上海在未來智慧城市建設中,應更多地將生産總值(GDP)以外的若干因素納入考慮範圍,特別是直面城市發展中的“痛點”,包括人口壓力、醫療和教育資源供給、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問題。

羅伯特·莫裏茨説,中國政府提出的“互聯網+”戰略不僅僅是為了GDP,更是為了優化社會發展。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設應對超越GDP層面的指標予以重視和完善,從而匯集起企業家和科技創新者的力量,讓所有市民感受到政策紅利,並有機會全面參與到變革中來。

印孚瑟斯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兼董事總經理維沙爾·西卡認為,一個真正的智慧城市不僅擁有發達的交通和通信網絡,還應該擁有一個大腦,即可以與各類政府部門交互的硬體和軟體集群,人與店舖、餐廳、汽車以及政府可以敏捷、方便地互聯。“因此,上海應對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進行重新思考”。

維沙爾·西卡建議,如果上海能將所有許可的申請移至“線上”,並運用自動化和人工智慧提升市政服務,著手對安全、許可、廢棄物清理、能源提供、輸水線路進行自動化升級,同時降低新興企業的準入門檻,打造一個開放、競爭的環境,鼓勵企業在上海試驗新的業務模式,則可抓住智慧城市建設的“牛鼻子”,順應居民對智慧城市的期望。

美國國際集團董事長道格拉斯·斯廷蘭認為,現代社會已越來越深地受到人工智慧的影響,而人工智慧的變革將帶來巨大的文化變革,需處理好責任、道德和隱私的關係。智慧城市實施初期,可能會帶來潛在的失業、隱私權和網絡安全的風險。

施耐德電氣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讓-帕斯卡爾·特裏誇爾建議,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需要對大數據實施更高水平保護。上海可以率先制定關於收集信息和保護隱私的地方性法律法規,並不斷提高信息科技、電信、國家電網等公共基礎設施的安全性和伸縮性。

宏利金融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唐納德·古洛伊恩同樣認為,在智慧城市的大數據建設和數據共享方面,應特別注意保護消費者和企業免遭網卡欺詐、身份盜竊和黑客攻擊,必須制定明確的法則以回應普通大眾對數據使用和消費許可方面的合理擔憂。

據三菱商事株式會社最高顧問小島順彥介紹,目前,智慧城市建設正在世界各地進行實驗論證。預計到2020年前後,智慧城市將率先在發達國家進入實施階段,到2025年逐步在新興國家開展。

在小島順彥看來,如果上海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取得實質進展乃至成功,“對存在同樣問題的亞洲城市以及未來發展空間巨大的非洲城市來説,都可成為先進的示範案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