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大國養老 迎難而上

2016-11-14 08:47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老齡化社會已至
大國養老 迎難而上


11月10日,河北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在第五屆北京國際老齡産業博覽會上為有意向到異地養老的北京老人量血壓。記者 賀 勇 攝



新華社發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歌曲《時間都去哪了》,曾震撼了很多中國人的心靈,更引發社會各界對養老問題的關注與思考。

上個月發佈的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成果顯示,2015年底,中國老年人口(60歲以上)達到2.22億,約佔總人口的16.1%。按照聯合國10%即為老齡化社會的標準,中國老齡化程度已經很高了。“未富先老”、高齡化、失能化、空巢化、少子化……中國式養老問題逐漸凸顯。今天的老人如何養老?明天的我們如何養老?當下社會的養老困局如何破解?這些都是難題,而中國正在探索破解之道。

1.“銀發浪潮”席捲

這些天,北京的天氣不斷變冷,霧霾天和晴天交替,居住在朝陽區小莊社區的李樹文老人心情有些煩躁:“天不好就不敢出門,怕弄感冒了”。老人今年已經80歲了,退休前是醫生。他和老伴平時有個習慣,天氣一好就會叫上小區裏的老人到樓下小花園裏坐坐、聊聊天,按他的話説,“大家都是老夥伴,聚聚熱鬧,再説老不動對身體也不好”。

小莊社區的住戶約有2000多戶,60歲以上的老人佔了近兩成。在中國城鄉很多小區、村莊裏,老人佔比已經越來越高。

“種種跡象表明,我國正在加快進入老齡化社會,且具有明顯的特殊性。”全國老齡辦副主任、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吳玉韶認為,這種特殊性表現在基數大、發展快等方面。

1982年,中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是5%,屬於成年型國家。到了新世紀初期,這一比例驟然提升到10%,變成老年型國家,人口年齡結構完成了發達國家要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實現的轉變。目前,中國老年人口數量正以每年800萬的速度增長。“按目前的趨勢,超過千萬是遲早的事。”吳玉韶説,到2050年左右,中國老齡人口比例會達到峰值,“每3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老人”。

中國為何會加快進入老齡化社會?有人口學家分析,一方面,中國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在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活力的同時,也降低了全社會的生育水平。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科學技術的進步,醫療條件的改善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平均壽命大幅增長。這兩方面原因導致人口老齡化社會提前到來。

2.社會“準備不足”

中國過快進入老齡化社會,各方都準備不足。一方面,老人沒準備好。從發達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歷程看,人口老齡化與國家經濟的現代化和買方市場購買力相關聯。老人的資産中,勞動收入、財産性收入和轉移支付收入能夠各佔到1/3。老齡人口的購買力能拉動社會消費、帶動就業,社會不會因此而老化。

但是,中國人口的消費高峰過早出現,導致老齡人口購買力不足。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表示,因為教育資源配置不公,中國人第一次消費高峰大約出現在12歲到15歲,是老齡人口消費的5倍;因為缺乏住房保障,第二次消費高峰出現在30歲,是老齡人口消費的7倍。“這種扭曲的消費曲線,也扭曲了教育和就業”。

據相關調查顯示,目前中國約有40.7%的老人仍是靠家庭供養,農村很大一部分老人要靠勞動收入養活自己,四成老人認為自己是家庭的負擔,只有約24%的老人能夠依靠養老金生活,2%的擁有養老資産,“未富先老”狀況突出。一旦老人病倒在床,産生的經濟壓力和照料壓力,更會成為家庭的難題。

另一方面,社會也沒有準備好。整體來看,發達國家是在人均國內生産總值達到5000美元到1萬美元進入老齡化的,中國則是1000美元。這造成中國社會養老保障和養老服務體系只得倉促“應戰”。雖然近年來全國基本養老保險金總體收入不斷增長,但結構性問題突出,全國近2/3的省份出現了“收不抵支”問題。

政府投入的“錢不夠”,社會力量則因為養老産業投資高、回報慢而缺乏參與熱情,但是“需要領錢的人越來越多了”。據全國老齡辦提供的數據,據測算,4年後也就是2020年,中國的失能老年人(指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將達到4200萬,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將達到2900萬。

吳玉韶認為,隨著人口老齡化特別是高齡化加劇,未來30年,中國社會保險潛在繳費者將會不斷減少,領取者不斷增多,養老保障體系壓力日益沉重。

3.多種模式養老

調查顯示,受傳統家文化觀念影響,中國90%以上的老年人更傾向於居家養老。當被問及是否願意到養老院居住時,小莊小區裏大多數老人都持拒絕態度。理由包括居住條件不好、飯菜不合口、人多而嘈雜等。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老人説,自己曾讓孩子開車去一家養老院考察,“在門口就遠遠地聞到了一股‘絕望的老年味兒’。我現在手腳能動,幹嘛到那裏去?”

總結起來,很多老人不願意談及的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在於,老人住進養老院暗含著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對老年人的自尊心是一種傷害。

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李志明認為,應當尊重老年人的這種養老習慣。根據國際經驗,居家養老也是一種基礎方式,機構養老僅為一種補充方式。因此,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應“立足社區、服務居家”,發揮社區連接居家老年人和社會化養老服務的仲介和橋梁作用。

目前,很多老人對居家養老的理解還停留在自家養老階段,社區作用並不明顯。

對於河南孟州谷旦鎮趙村的張愛琴來説,照顧患有類風濕的老伴,已經成了她這些年的主要工作。雖然有一雙兒女,但要強的她不想給兒女添麻煩。“閨女嫁到了鄭州。兒子在縣城工作,剛添了孫子,都挺忙的。”每到老伴發病,張愛琴就騎著電動三輪車,拉著老伴去鄉衛生所或縣城就醫。

“中央提出,到 2020 年要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覆蓋城鄉的多樣化養老服務體系,社區應成為老人最主要的依託場所。”重慶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敬認為,應該根據社區特點,設置適合老年人活動的退休之家、托老中心,推廣互助養老、上門服務等養老服務。同時,要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向社區延伸,讓老人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配套的醫療保健服務。

4.激活市場力量

如何讓今天及明天的老人過上一種有尊嚴、有保障、有追求的晚年生活,同時又使社會經濟不失活力?

專家表示,政府的角色尤為重要。只有做好頂層設計,“打通關節”,才能調動市場各方積極性,推動養老産業的發展。

李志明認為,完善社區養老服務要三方合力,“這需要政府對養老服務業給予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家庭對老年人給予基本生活照料與精神陪伴、市場主體和以養老服務機構為代表的非營利性組織主動嵌入社區”。

吳玉韶結合國外做法建議調整相關社會政策,讓子女能盡孝道。有日本社會學家提出“一碗湯距離”理論,通過給予購房貸款利息、首付優惠等,鼓勵子女與父母就近居住或同住。韓國、德國等一些國家,在政府開發的公益性住宅中,設計“多代屋”,鼓勵多代同住。新加坡政府調整個人所得稅徵收辦法,對贍養老人的子女納稅者適當提高起徵點或減少納稅額。對家有高齡老人、有病老人的在職職工,給予特殊的照料老人帶薪假期制度。

“公共財政應該發揮為養老産業的‘引航’作用。”中央財經大學研究生院院長馬海濤建議,財政部門要積極構建養老産業發展的制度保障,包括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加大投入,完善對經濟困難、高齡、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的認定和財政補貼政策,建立養老金與工資、物價水平動態聯動等,同時通過多種財稅政策手段,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

“養老産業也是朝陽産業。”專家預計,中國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巨大,養老産業潛在市場需求龐大,如果能運用好倒逼機制,做好供給側改革,中國式養老問題同樣能成為促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記者 彭訓文)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