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發展改革委:半月改革動態(2016年10月16-31日)

2016-11-17 15:14 來源: 發展改革委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一、總體改革部署

10月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

會議認為,今年以來,在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民生改善,更加注重預期引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

會議指出,前三季度,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高新技術産業發展迅速,服務業繼續較快增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綠色發展成效顯現,城鎮新增就業好于預期,城鄉居民收入和經濟增長保持協調,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特別是各地區各部門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動性增強,去産能、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等取得進展,去杠桿新舉措開始實施,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成長。同時,經濟走勢繼續分化,地區、産業、企業之間增長情況差異較大,經濟運行中的矛盾和問題仍然較多。我們要正視矛盾和問題,保持戰略定力,按經濟規律辦事,扎紮實實做好各項工作。

會議強調,要針對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特徵更加明顯的實際,繼續堅持適度擴大總需求,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注重預期引導,要深化、細化、具體化政策組合,加大工作落實力度,確保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確保實施“十三五”規劃良好開局。

會議指出,要有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保證財政合理支出,加大對特困地區和困難省份支持力度。要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注重抑制資産泡沫和防範經濟金融風險。要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各項任務,抓緊完成年度重點改革任務。要創造良好發展預期,加強産權保護,做好市場溝通工作。要鞏固投資有所企穩態勢,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對外貿易改善。要幫助困難群眾解決生産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大局穩定。要做好安全生産工作,強化責任意識,狠抓工作落實,消除安全隱患。

二、完善幹事創業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10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了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情況彙報,推動改革發展和民生改善政策措施切實落地見效。

會議指出,督查是促發展的“利器”。在過去兩年開展全國大督查的基礎上,近期國務院再次對31個省(區、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和30個國務院部門、單位開展督查。總的看,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各項部署,在促進經濟平穩增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好“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推動“雙創”、培育發展新動能、破解民生難題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但也發現一些突出問題:一些“放管服”和其他重點領域改革措施在有些地方和部門落實不到位,部分重大建設進度慢,一些地方民間投資、創業創新存在制度約束,脫貧攻堅、環境治理等民生工作仍有不少“短板”等。會議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抓住後兩個月關鍵時期,切實整改督查發現的問題。一是強化工作落實責任機制,認真研究督查中各方提出的意見建議,抓住牽一髮動全身的重點問題,圍繞推進重大建設、吸引民間投資促進醫養結合等新興産業發展和保障房、扶貧、醫保等重大民生事項,提出有效解決辦法,促進供給結構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提高發展質量效益。二是各級政府要克服重發文輕落實現象,進一步整治“文山會海”。三是加強政府系統縱向、橫向協調,加快各類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防止相互掣肘影響發展。

會議強調,為確保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必須注重發揮各方積極性,堅持賞罰分明,建立健全容錯機制,鼓勵各地幹事創業。對抓落實有力有效的地方和部門要推廣其經驗,並將對地方的激勵措施從去年的6項增加到24項,在改革試點、財政投入、項目佈局、融資發債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政策傾斜和支持。對不作為、亂作為的,要依法依規嚴肅問責。推動各地區、各部門鉚足幹勁、真抓實幹,全面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為明年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三、政府職能轉變

10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相關實施細則,促進政府施政更加透明高效。

會議認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推進政務公開,是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內容,對提高行政效能,便利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增強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意義。會議確定,一是將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的要求穩步有序納入政務活動各環節。在全國選取100個縣,圍繞土地利用規劃、拆遷安置、環境治理、扶貧救災、就業社保等開展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各部門要就本行業本系統主動公開的內容、主體、時限、方式等編制目錄並動態更新。二是強化政策解讀。地方和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帶頭髮布權威信息,同時要發揮專家學者等作用,準確闡釋政策,為群眾解疑釋惑。三是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特別是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影響市場預期和突發公共事件等重點信息,有關地方和部門要及時主動發聲。對群眾反映的實際困難和重大問題,研究解決或調查處置情況要及時公佈。四是加強政府網站等平臺建設,注重運用全媒體手段,擴大政務信息覆蓋面和影響力。五是拓寬公眾參與政策制定、執行和監督的渠道。國務院部門和省級政府要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法規規章、重大建設項目等方面擴大公眾參與度。建立健全公眾代表、專家、媒體、利益相關方等列席政府有關會議制度。建立政務公開效果評估機制。使政務服務更加透明高效。

四、促進東北等老工業基地體制機制創新

10月18日,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推進會議召開,部署進一步推動東北振興工作。李克強強調,積極改革創新,主動破困前行,奮力開創東北全面振興新局面。

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部署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干重要舉措的意見》和《東北振興“十三五”規劃》。李克強説,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就東北振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各相關方面必須充分認識,推動東北經濟脫困向好,實現新一輪振興,事關全國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大局,事關區域協調發展全局,事關廣大群眾福祉。要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發展第一要務,落實新發展理念,緊緊抓住制約東北發展的突出問題,繼續依靠改革創新,堅定信心破困前行,再創東北地區新的輝煌。

李克強指出,振興東北要以更有力的舉措抓好穩增長和保民生。要穩投資穩消費,圍繞補短板、增後勁、惠民生,抓緊推進已納入“十三五”規劃和東北振興三年滾動實施方案的項目建設,尤其要激發社會投資活力。積極發展服務業,培育養老、旅遊、文化等新消費增長點,儘快扭轉經濟增速下行態勢。要保就業保民生,政策和財政資金向促進就業和保障養老金支付傾斜,兜牢民生底線,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要抓重點企業抓特殊困難地區,有序退出過剩産能,支持資源枯竭産業衰退地區轉型,精準施策促進升級發展。

李克強説,要通過不斷深化改革添動力。東北地區要全面對標國內先進地區,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更大力度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開展優化投資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推動“法治東北、信用東北”建設,實行企業投資項目管理負面清單制度,試點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産權。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推動國企深化改革,加快轉型升級,出臺深化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專項工作方案,支持部分中央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增強民營企業發展信心,選擇一批收益可預期的優質項目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增強東北經濟活力。

李克強指出,要立足創新驅動和開放合作促發展。搶抓新舊動能轉換機遇,著力營造有利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氛圍,設立新動能培育專項資金,大力發展基於“互聯網+”的新産業新業態,在實施“中國製造2025”中重塑東北裝備競爭力,發揮人均耕地多、機械化水平高的優勢,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加強對森林、草原、濕地、黑土區的保護,修復自然生態。做強東北開放型經濟,打造面向東北亞的重點開放平臺。加快推廣上海自貿區等的可複製經驗。積極開拓重大裝備的國際市場,使東北成為國際産能合作的生力軍。

李克強説,實現新一輪東北振興,要主動作為、真抓實幹。各部門要對接東北發展需求,加大支持力度,中央財政要支持東北地區提高運轉保障能力。選擇東南沿海部分省份與東北地區建立對口合作機制。引導中央企業加大與地方合作力度。東北各省區要強化振興的主體責任,轉變觀念、振奮精神、紮實苦幹,創造性開展工作,各方共同努力打贏東北振興攻堅戰,開創東北發展新局面。

五、投融資體制改革

五部門為“民資”進入城市五行業大開綠燈。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城市供水、燃氣、供熱、污水和垃圾處理行業的意見》,從拓寬投資渠道、優化投資環境、完善支持政策等方面進一步為民間資本進入城市供水、燃氣、供熱、污水和垃圾處理行業(簡稱“五行業”)提供切實的鼓勵、引導和便利。《意見》是對《國務院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的進一步貫徹落實。因此,《意見》強調,民間資本進入城市五行業具有重要意義,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健康發展,既利當前又惠長遠,對穩增長、保就業意義重大,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意見》要求,對民間資本進入城市五行業要與其他投資主體同等對待。《意見》拓寬了民間資本進入城市五行業的投資渠道。民間資本可通過獨資合資等直接投資方式、政府社會合作的PPP模式以及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股權認購、産業投資基金等多種渠道進入。鼓勵民營企業打破區域和行業等限制,解決企業“小”、“散”、“弱”等問題。《意見》從土地供應、行業用電、金融服務等多個方面優化民間資本投資環境。在土地供應方面,突破性地提供了有償使用的供應方式。在用電方面和金融服務方面也給予進入五行業的民間資本更多的便利和支持。《意見》從價格、收費、財稅等方面完善了對民間資本進入城市五行業的支持政策。同時指出,要加快城市供水、燃氣、供熱價格形成、調整和補償機制,價格調整不到位時,地方政府可據實合理補償運營企業,並明確污水和垃圾處理費要納入政府預算管理。繼續執行減免供熱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五部門首次聯合發文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五行業,目的是從多方位、多環節、多平臺全力破除民間資本進入的各種隱性壁壘,形成政策合力,充分調動民間資本積極性,努力創造民間資本進入的公平、公開、公正的競爭環境,促進市政公用事業健康發展。

民航局印發《關於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運營民用機場的意見》。《意見》提出,全面放開民用機場建設和運營市場,創新民用機場建設和運營投融資方式,加大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政策支持,以提升機場服務質量和效率,促進民航行業安全、高效發展。根據《意見》,民航局將把符合全國民用運輸機場佈局規劃、國家批准的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以及行業發展規劃的運輸機場項目全部向社會資本開放;減少國有或國有控股的運輸機場數量;進一步放開運輸機場對公共航空運輸企業和服務保障企業的投資限制;全面放開通用機場建設,對投資主體不作限制,並全面放開通用機場和其他市場主體之間的投資限制;放開民航仲介服務市場,符合相應資質要求的國有、民營、外商投資、混合所有制企業以及其他投資經營主體,可單獨或組成項目聯合體全面參與民用機場諮詢、設計、建設、運營、維護等業務。社會資本可通過特許經營、經營權轉讓、股權出讓、委託運營、整合改制等資本運作方式,參與民用機場及其服務配套設施項目的建設和運營;社會資本可通過專項信託計劃、認購股權投資基金等方式參與民用機場投資活動,或通過綜合開發民用機場周邊用地或臨空經濟區範圍內土地、物業、商業、廣告等資源的方式建設運營機場服務配套設施。

六、放管服改革

外資企業設立審批改備案,平均辦理時限將減至3個工作日以內。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舉辦外商投資企業凡是不涉及國務院批准的準入特別管理措施的,企業設立及變更一律由審批改為備案管理。審批改備案是指原來要拿到商務部門批准才能設立企業,現在投資者可在網上備案,外商投資企業備案可在營業執照簽發前或營業執照簽發後30日之內,先拿營業執照再備案。備案主要是核對一些信息,並不是審核原來逐案審批中的一些條件,與行政許可不同。這次把審批改備案從自貿試驗區拓展到全國,是一個重大變革。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取代傳統的“逐案審批模式”,自貿試驗區3年試點取得了成績,簡化了外資企業審批手續,為外商投資營造了更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七、土地制度改革

《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印發。《意見》提出,進一步健全農村土地産權制度,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逐步建立規範高效的“三權”運行機制,不斷健全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農村土地産權制度,為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堅實保障。《意見》要求,不斷探索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發揮各自功能和整體效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的根本地位。要充分維護農民集體對承包地發包、調整、監督、收回等各項權能,發揮土地集體所有的優勢和作用,切實保障集體成員的知情權、決策權、監督權,確保農民集體有效行使集體土地所有權。嚴格保護農戶承包權。農村集體土地由作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農民家庭承包。要充分維護承包農戶使用、流轉、抵押、退出承包地等各項權能。不得違法調整農戶承包地,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加快放活土地經營權。平等保護經營主體依流轉合同取得的土地經營權,保障其有穩定的經營預期。要依法維護經營主體從事農業生産所需的各項權利,鼓勵採用土地股份合作、土地託管、代耕代種等多种經營方式,探索更多放活土地經營權的有效途徑。

八、統籌城鄉改革

國務院印發《關於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必然要求。為營造激勵奮發向上的公平環境,拓寬就業渠道,促進各類社會群體依靠自身努力和智慧,創造社會財富,共享發展紅利,必須進一步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強化收入分配政策激勵導向,分群體施策,不斷激發全體勞動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實現經濟增長與居民增收互促共進。《意見》提出,對增收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七大群體實施激勵計劃,推出差別化收入分配激勵政策,帶動城鄉居民實現總體增收。一是完善多勞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政策;二是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加快職業化進程;三是通過工資性收入、項目激勵、成果轉化獎勵等多重激勵引導科研人員潛心研究工作,激發科技創新熱情;四是進一步降低小微創業者創業成本,健全創新創業成果利益分配機制;五是完善産權保護制度,進一步穩定預期、優化環境,激發企業家創業熱情;六是完善工資制度,實施差別化激勵辦法,建立陽光化福利保障制度,充分調動基層幹部隊伍工作積極性;七是鼓勵引導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對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及殘疾人等困難群體,主動參加生産勞動,通過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意見》提出了包括就業促進、職業技能提升、托底保障、財産性收入開源清障、收入分配秩序規範、收入監測能力提升在內的六大支撐行動,為實現城鄉居民增收、縮小收入差距提供服務支撐、能力支撐和技術支撐。

九、地方改革

京冀9075家定點醫療機構將實現互認。10月27日,河北省人社廳與北京市人社局在石家莊簽署合作協議,兩地將互認9075家定點醫療機構,其中北京2188家,河北6887家。今後,在京冀兩地長期駐外工作和退休後異地安置的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將可逐步從這9075家定點醫療機構中選擇自己在異地的定點醫院,異地就醫將更加方便。明年起,京冀兩地將加強醫療保險服務對接,互認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相互提供異地就醫信息核對及協查服務。京冀兩地將推進省級異地就醫結算平臺對接,做好與全國異地就醫結算管理平臺對接的前期準備,雙方共同爭取將京冀列入國家平臺首批應用單位,依託國家平臺實現直接結算。

陜西省首個鹽品交易平臺正式上線運行。10月28日,由陜西冰淩鹽品供銷有限責任公司建立管理的陜西首個鹽品交易平臺正式上線。鹽品交易平臺的建立符合鹽改市場化的要求,為鹽業企業共同搭建了一個公開、公正、公平的交易平臺,是陜西鹽業改革一項十分有益的創新。該平臺是以鹽品交易為主業的完全市場化的電子服務平臺,平臺集行業管理、市場化運營、産銷交易金融服務等功能為一體,以第三方獨立的交易體系、第三方獨立的金融服務、第三方獨立的銀行結算、第三方獨立的運營監管和第三方獨立的網絡外包服務構成的完整的管理體系。

福建省五措施加強房地産市場土地調控。近日,福建省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産市場土地調控的通知》,提出五項措施,進一步穩定土地供應、平抑地價,促進房地産土地市場的持續平穩健康發展。一是合理調控房地産用地的供應節奏。二是完善土地公開出讓方式。三是加強房地産購地資金的管控。督促房地産開發企業認真落實國家有關規定,逐步降低融資杠桿,切實防範風險。四是進一步規範經營性房地産用地出讓。五是加快房地産閒置土地處置。

雲南省出臺文件推進農村産業融合發展。日前,雲南省印發《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加快培育農業“小巨人”,鼓勵建設標準化和規模化的原料生産基地,引導大中專畢業生、新型職業農民、務工經商返鄉人員領辦農民合作社;大力培育壯大牛羊、蔬菜、花卉苗木等10個優勢特色産業,推進80個優勢特色産業重點縣建設;建設一批特色旅遊村鎮和鄉村旅遊示範村,積極發展智慧鄉村遊和特色農莊、精品客棧等新興産業;實行産城融合、産村融合和精準脫貧融合發展新模式,打造一批現代農業型、旅遊型、商貿型、生態園林型特色城鎮,每個村寨形成1-2個優勢産業;創新産業鏈和農戶利益聯結機制,積極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生産經營模式,開展對貧困人口實行資産收益扶貧制度試點,探索貧困村集體資産折股量化到戶;開展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示範和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大力發展循環農業、節水農業、綠色農業。

浙江省成立中小企業擔保服務聯盟。10月19日,浙江省中小企業擔保服務聯盟成立。該擔保服務聯盟是在浙江省經信委指導下,由中新力合擔保、杭州高科技擔保、桐鄉誠信擔保等8家融資性擔保機構發起,浙江省信用與擔保協會具體組織成立的,以解決省內小微企業融資為目標,以行業發展需求和各方共同利益為基礎,通過機制創新,有效整合擔保服務資源,形成優勢互補、聯合創新、統分結合、風險分擔的擔保服務模式。擔保服務聯盟將積極探索“互聯網+”擔保的服務模式,積極打造浙江擔保行業優質服務品牌,努力提升行業服務水平。引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推進小微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