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東北經濟:在築底中尋求信心

2016-11-18 07:34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7日9:30,國家發改委新聞發佈廳裏座無虛席,一場以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為主題的發佈會吸引了中外記者的目光。“增速偏低,仍在築底,困難較大,分化加大,亮點不少。”國家發改委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司司長周建平用二十個字來概括東北經濟形勢。

1—9月份,全國平均經濟增長6.7%,遼寧-2.2%,吉林6.9%,黑龍江6.0%。東北在全國四大板塊中墊底,增速偏低。

近日,國家發改委出臺《關於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 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干重要舉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提出了14條“高含金量”的措施。

如何看東北經濟當前困境

“1—9月份,吉林的GDP超過了全國6.7%的平均水平,固定資産投資、工業增加值和財政收入都較好。綜合判斷,東北經濟是在不斷築底過程中,再出現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不大。”周建平分析説。

在周建平看來,目前的分化依然明顯,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省與省之間分化,省內各地市之間發展分化,行業的分化和企業的分化。哈爾濱、長春、瀋陽、大連這條中軸線上集中了東北大概50%到60%的經濟總量,但是東北的西部地區因為資源、環境、區位原因發展條件相對較差。從不同行業看,一些傳統的“原”字號集中的地區和資源型城市的産業行業發展比較困難,而新興産業發展比較好。

“儘管目前東北經濟面臨一些困難,但是確實也有不少亮點。”周建平説。

一是東北的新興産業正在快速發展,新的消費亮點正在呈現。新松和哈工大的機器人、碳纖維新材料、生物制藥等均表現出不錯的增長態勢。二是就業形勢相對比較穩。城鎮居民收入方面、民生改善方面,沒有出現大的問題。三是農業和糧食生産穩、物價穩。“今年又是豐收年,東北現在愁的是糧食能不能有倉儲、放得下的問題。”周建平説。

“東北三省中,遼寧的情況相對比較嚴峻,要恢復到正常水平可能要下更大的功夫。吉林現在不錯,要進一步鞏固,把階段性增長轉變成持續增長。黑龍江在逐步穩步回升,再加大點工作力度,應該有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態勢。”周建平説。

如何看“投資不過山海關”

前不久,網絡上流傳著“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説法。“這種提法不一定客觀和全面,主要是形象的比喻。”在周建平看來,對於這個問題,要理性看待。

“如何學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做好經濟社會發展的管理工作,這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我們要更多地學習用市場、政策、經濟和法律的手段,減少用行政的手段。”周建平説。

周建平認為,目前東北地區在經濟管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職能上的錯位、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問題。這就需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

2015年,全國工商聯有個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的排名,東北入圍的只有10家企業,浙江、江蘇、廣東有近百家。

事實上,東北民營企業發展很快,數量不少,在GDP和稅收貢獻方面跟全國水平不相上下。但是,不足也很明顯,周建平形容為“四多四少”——生産型企業較多,生活服務型企業少;一般型企業較多,科技型企業比較少;從事低端産品生産的多,從事高端産品生産的少;小微企業比較多,行業龍頭領軍企業較少。

周建平表示,此次《意見》中也提出了在東北地區開展民營經濟發展改革示範,一是政策環境,二是市場環境,三是經營環境,四是法治環境,五是人才環境,六是創新環境,“如果把這六個環境加以改進,對東北民營經濟發展必然會帶來有利因素”。

如何看政策“含金量”

8月份,國家發改委印發《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三年滾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分年度明確了127項重大項目,估算總投資1.6萬億元。

區別於“輸血式”的資金投入,政策重點是推進東北地區政府管理體制改革、深化國企改革等重點領域改革,全面改善投資營商環境,為民營經濟和社會資本創造更好的環境。尤其,方案明確,在部分轉制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開展股權和分工激勵工作。

此外,國家發改委提出用市場化方式開展融資,包括國家設立東北産業振興基金,同時研究規劃利用天使基金、創投基金以及預期較好的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周建平指出,此次出臺的《意見》注重政策近期可操作性、可實施性,政策含金量較高,既有助於儘快緩解經濟下行壓力,也有助於推進深化改革和結構調整。

例如,在穩增長保民生方面,政策和財政資金要向促進就業和保障養老金支付傾斜,兜牢民生底線;有序退出過剩産能,支持資源枯竭産業衰退地區轉型,精準施策促進升級發展。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要出臺深化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專項工作方案,支持部分中央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在創新驅動和開放合作方面,設立新動能培育專項資金,大力發展基於“互聯網+”的新産業新業態,在實施“中國製造2025”中重塑東北裝備競爭力;要加快推廣上海自貿區等的可複製經驗;積極開拓重大裝備的國際市場,使東北成為國際産能合作的生力軍;選擇東部部分省份與東北地區建立對口合作機制。(記者 馮蕾 魯元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