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開幕論壇嘉賓訪談在滬舉行

2016-11-21 20:55 來源: 衛生計生委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11月21日下午,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開幕論壇嘉賓訪談在上海市舉行。芬蘭社會事務與衛生部部長波克·馬蒂拉、俄羅斯聯邦衛生部部長斯科沃爾佐娃、中國教育部副部長郝平、日本厚生勞動省副大臣古屋范子、瑞士日內瓦國際和發展研究院客座教授基各布什圍繞“在其他利益面前如何作出有利於健康的選擇”進行討論。開幕論壇由世界衛生組織可持續發展目標與健康問題親善大使周柳建成主持。

郝平説,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學生健康促進工作,堅持“每個學生都享有健康”的理念,堅定履行促進學生健康的職責。我國主要開展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從宏觀上不斷優化頂層設計,完善制度體系。設立了《體育與健康》國家課程。不斷完善學生體育鍛鍊與競賽制度。建立了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與評價制度、學校體育衛生專項督導制度。二是全面推進學校健康教育。三是以校園足球引領學校體育改革創新。四是完善協同推進機制,積極與財政、衛生等部門密切合作,在疾病防控、營養改善、食品和飲水安全等方面開展跨部門行動,定期會商學生健康狀況和影響學生健康的危險因素,共同提出干預對策,形成維護學生健康的合力。

郝平説,這些年來,中國學校健康促進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中國政府頒布實施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等重要政策文件,按照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從國家層面對學校健康促進進行整體部署。確立了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全社會廣泛參與、學校學生家庭社區四維聯動的中國特色學校健康促進推進機制,搭建了學校健康促進的政策和制度體系等。為了體現教育公平,讓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權益得到保障,從2011年起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累計投入資金1591億元,在全國1504個縣實施該計劃,惠及3354萬餘名學生,有效改善了農村學生的營養和健康狀況,維護了健康公平,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讚譽。

郝平同時指出,教育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問題。中國教育規模大,地域和校際發展水平不同。中國學生的健康水平還有許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比如説運動和睡眠不足、肥胖率有所上升、近視等問題,學生健康的個性化的需求不能很好得到滿足。中國教育部將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為行動指南。一是繼續把健康融入所有教育政策、貫穿于教育改革發展各項工作之中,把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並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不斷完善健康促進與教育的新模式。二是大力推進學校體育改革發展創新,滿足廣大學生多樣化的體育需求,以興趣為引導,注重培養學生的運動愛好和技能,推動學生養成終身鍛鍊的習慣。三是在學校健康促進領域繼續深入開展國內的跨部門行動,積極與國際社會開展交流與合作。

波克·馬蒂拉説,在健康以及健康促進方面,很多問題都是全球性的,需要國際合作去應對這些問題。就國家內部而言,需要多部門在政策方面達成一致,才能讓相關政策真正落地。上周在摩洛哥舉行的氣候變化大會,來自不同的國家人士聚集在一起,共同應對全球氣球變化帶來的挑戰,是個很好的例子。

斯科沃爾佐娃表示,俄羅斯非常重視部門間的合作來促進健康。俄羅斯有健康倡議計劃,設有委員會,由總理牽頭,來自各個部門的代表,以及來自區域的小組、宗教小組、 NGO代表共同參與其中,一起守護人民的健康。

古屋范子説,日本非常關注人民健康和收集健康數據。今年召開的G7會議,日本提出要有更健康、更加活躍的老齡化。在1961年,日本已經實現了全民醫保;1980年開始,日本有各種各樣的宣傳活動,比如食鹽的使用,以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近年來,為了應對社會的快速老齡化,日本進一步加強了健康體系的建設。現在平均壽命已經達到81歲。

基各布什説,今天中國總理提到健康將會成為國家戰略中重要的一部分。對於健康促進來説,讓健康成為政治選擇,就意味著國家領導和地方領導都要兌現承諾,要有果敢和勇氣去迎接一些商業的利益關繫帶來的挑戰。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深刻意識到健康對本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