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90%以上公眾滿意 黑臭水體治理才算完成

2016-11-25 09:16 來源: 解放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年過花甲的張順興,退休後的一大愛好,就是繞著自己居住的龍潭小區散步。如果要説哪段路他最喜歡,莫過於緊貼著夏長浦的健身步道了。理由很簡單:風景好。可時光倒退20年,這條夏長浦卻是遠近聞名的“蚊子河”,即使是炎炎夏日,周邊居民也不敢開窗。

越來越多上海市民身邊的中小河道已經或正在經歷相同的蛻變,這背後,是上海在河道治理上的鍥而不捨。

2017年,將成為一個關鍵節點,上海對百姓作出承諾:到明年底,全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水域面積只增不減,全面提升全市水環境質量,特別是郊區和城鄉結合部的水環境質量。

不讓一條黑臭河道“漏網”

這一次,上海動了真格,絕不是只整治出幾百條“樣板段”,而是要求真正實現全市中小河道綜合整治工作的全覆蓋,不讓任何一條黑臭河道“漏網”。

從客觀情況看,“全覆蓋”難度不小。根據第一次水利普查,上海有2.66萬條河道,僅1%是市管、區管河道,其餘散落在城鄉各處。它們普遍規模不大,平均每條僅900多米長,不少是百餘米的“斷頭浜”,甚至是“掐頭去尾”的一潭死水,客觀上為調查和治理製造了障礙。這些河道的整體水質也普遍不穩定。上海2015年度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水質為V類、劣V類的河流斷面,佔全市主要河流斷面的72.2%。因此,一場覆蓋全市各個區域的黑臭水體排查至今仍在持續推進,力求徹底摸清家底,一網打盡。

按照住建部、環保部制定的《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位於建成區的水體,被調查公眾有60%以上的人認為黑臭,就要納入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範圍。上海水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鎖定已列入整治清單的黑臭河道的基礎上,將繼續加大巡查力度,進一步排摸各區的黑臭河道。同時,密切關注市民服務熱線、信訪投訴、新聞媒體等反映強烈的河道水環境問題,特別是宅前屋後的村溝宅河,發現一條,整治一條。

擁有兩千公里河道的嘉定區,鎮村級河道和村溝宅河佔87%以上,該區通過現場踏勘、無人機攝錄等方法,結合市民投訴、媒體曝光及日常掌握的資料,對全區河道水環境現狀開展全面調查摸底,基本摸清全區河道岸線現狀、兩岸違章搭建、河道斷頭及阻水束水物分佈。在此基礎上,還建立了嘉定區河道基本情況數據庫,形成“一河一檔”,實時動態調整,讓整治和常態管理有的放矢。

防“回潮”必須找準癥結

河道整治,很容易“回潮”,所以必須找準癥結,在體制、機制和責任體系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形成合力,才能更沉穩地應對各種問題和矛盾,確保河道整治長治久清。

今年4月,閔行區顓橋鎮中心村村委會主任楊伊受聘成為七房宅河的“二級河長”,也是全市首批鎮村級河道的受聘“河長”。和楊伊一同上崗的,還有閔行區其他129位“一級河長”和128位“二級河長”,分別對應閔行區內的129條重污染河道。“一級河長”由河道沿線所在轄區的鎮長、街道辦事處(莘莊工業區管委會)主任擔任;“二級河長”由河道沿線村(居)委會主任擔任。

下了聘書,就開始動真格。“河長”名單要通過當地媒體向社會公佈,並在河岸顯要位置設立“河長”公示牌,標明“河長”職責、整治目標和監督電話等內容,還必須對所負責的河道了然于胸,建立“一河一檔”,在規定期限內向主管部門提交治河措施。此外,“河長”的考核結果將納入各級政府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內容,並與各責任主體行政負責人實績挂鉤。考核不合格、整改不力的,將被行政約談、通報批評,並作為幹部選拔任免的重要依據。

理順了機制,才啃得動“硬骨頭”。目前,閔行區已有200多位領導幹部擔任600余條河道的“河長”,落實了地方“一把手”責任,各地均成立多部門組成的專項工作協調小組,將水務部門的單兵作戰變成多部門團體作戰,將單一的水體整治升級為水岸聯動的綜合整治。

2015年,閔行區結合“五違四必”整治,向擠佔甚至淹沒河道的兩岸違章建築宣戰,目前已拔除河道保護範圍內72萬平方米的違章建築。

強大的拆違力度,為許浦港水環境治理騰出空間。隨著43戶村民834間違法建築房屋全部拆除,許浦港方顯“真容”,當地水務部門一盤點,竟多出一條支流和一座“游泳池”。解決了岸上問題,許浦港水體迅速得到治理,調水引清、清撈垃圾、截污納管、清淤疏浚、生態修復,徹底舊貌換新顏。

閔行推出的“河長制”只是全市16個區整治中小河道“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中的一個縮影。

整治效果好不好百姓説了算

多年治水,上海一直力求從市民群眾視角,解決當下最迫切的河道問題。

1998年,上海啟動“母親河”——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以此為標誌,相繼開展中心城區河道整治、郊區黑臭河道整治、骨幹河道整治和萬河整治行動四大治水項目,城鄉水環境面貌明顯提升。2011年,隨著市民對生態環境要求不斷提升,上海河道水環境治理方向開始從“消除黑臭、改善水質”為主向“穩定水質、修復生態”為主轉變,結合城市基本生態網絡建設,統籌河道防洪、除澇、生態、航運和景觀等綜合功能,持續深化河道整治。

上海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還首次制定專項行動計劃推進水污染防治,確定到2020年,全市基本消除黑臭和喪失使用功能的水體。同時,將更加關注百姓身邊的小河、小湖、小浜,更加注重沿河居民的感受。

去年,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遴選出百條市民身邊小河進行“體檢”,並將報告公之於眾。對於其中24條重度污染河道,開出根治“藥方”,連同它們的“病因”“主治醫生姓名”“承諾治愈時間”等一同曬出來,接受公眾監督。“這些河道,不僅要求監測數據達標,感官上也要有明顯改善:水清、流暢、岸綠、景美。”上海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透露,相關活動還將延續,推動公眾關注和參與對身邊的水環境保護。

河道整治效果好不好,最終由百姓説了算。針對列入 《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56條段建成區黑臭水體,上海將組織開展公眾調查評議和專業部門監測評價相結合的效果評估。治理進展情況將定期公佈,接受公眾監督。經驗收合格,且90%以上的公眾滿意,黑臭水體才算完成治理,才能“銷號”。

河道綜合整治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廣大市民群眾感受到水環境實實在在的變化、有更多獲得感。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