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向製造強國邁進

2016-11-26 08:36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國製造2025調研行】

製造業是強國之基。在數字化信息化浪潮的席捲下,全球工業製造業迎來新一輪的“洗牌”。作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中國能否把握歷史機遇,邁向製造強國?

“從世界範圍來説,無論是第三次工業革命,還是德國的工業4.0,都確實是一場科技革命和産業的變革。在這種變革中,如果跟上了進步的步伐,就能脫穎而出。而如果視而不見,或者步伐太慢,就可能被潮流所淘汰。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智慧製造是未來發展目標

聲音控制、智慧調溫、語音對話……這是記者在美的集團武漢製冷設備有限公司看見的“聰明”空調,來自美的新建成的智慧化生産線。相比傳統生産線需要70多個工人,智慧化生産線只需投入30個工人。

“智慧製造是終極的發展目標。”苗圩表示,智慧製造首先是數字化,然後是網絡化,最終達到智慧化。“通過去年46個智慧製造試點示範項目的情況看,實施成效非常顯著。據統計,試點企業平均生産效率提高了38%,能源利用率提升了9.5%,研製週期比過去縮短了35%。”苗圩表示。

他指出,當前智慧製造首先要解決互聯互通的問題,建立統一規範的標準體系。此外,還要克服核心技術缺失,在高端傳感器、傳感技術、控制技術等方面掌握核心技術。

在裝備方面,我國需要更多的高檔數控機床、3D打印以及工業機器人等裝備參與生産,促進整個生産過程的自動化、數字化、智慧化。

如何實現核心技術和裝備的突破?苗圩表示,要通過抓重大科技專項來推進重大技術裝備的研發。“目前,我國已經啟動實施高檔數控機床、無線移動通信、核心元器件、高檔芯片和基礎軟體等幾個專項,還有最近啟動實施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等重大專項。”

按市場化原則構建創新中心

今年夏天,我國首個動力電池創新中心在京成立,這也是《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落地的首個製造業創新中心,被譽為“動力電池創新國家隊”。

苗圩指出,工信部將通過推進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促進更多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産力。目前已組織成立了動力電池創新中心,下一步要推動增材製造、工業機器人創新中心和省級創新中心建設,到2020年建立15個左右國家級創新中心。

“製造業創新中心,一定要吸引行業內的更多骨幹企業參與投資、建設,激發科研人才的積極性,在市場競爭當中去尋找課題,解決行業面臨的共性技術問題。”苗圩表示,“創新中心在體制機制上要按照市場化原則構建,而不是所謂的事業單位,特別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體制。”

工業基礎能力至關重要

不久前,在三峽大壩,船舶通航多了一條新通道——三峽升船機。這個由巨大齒輪、齒條帶動的“大塊頭”,能夠將總重量達1.55萬噸的乘船廂最大提升113米,是一項世界領先的“國威工程”。

“三峽升船機是很震撼的。”苗圩表示,特別是齒輪齒條,是世界上模數最大的産品。在這個過程中,我國高檔數控機床和基礎製造裝備專項給了很大的支持。其中的熱處理、腐蝕性、疲勞性試驗等,都經過了艱難的技術攻關,體現了工業基礎能力的重要性。

“一個國家工業基礎不好,想建成製造強國是幾乎不可能的。”苗圩表示,基礎能力在工業行業來説,細分為四個方面:基礎的零部件和元器件,基礎的工藝,基礎的材料。在推行中國製造2025過程中,工業強基工程是其中的重要一環,以提高我國工業基礎能力,奠定好發展基礎。

有了強大的基礎工業,高端裝備製造業才有可靠支撐。苗圩介紹,近年來,我國載人航天、“蛟龍”深潛器、大型客機、百萬千瓦級超臨界火電機組、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特高壓交直流輸變電設備、高速龍門五軸加工中心、高速軌道交通裝備等一批重大技術裝備研製成功。我國重大技術裝備正在從跟隨發展走向創新引領,從低端的“物美價廉”邁向“質優價高”的高端發展之路。(記者 鐘超)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傅義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