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借力“互聯網+”,海南可“+”無限可能 

2016-11-29 13:14 來源: 海南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大數據、互聯網+會展、互聯網+生態等,眾多互聯網大腕看中海南寶地
借力“互聯網+”,海南可“+”無限可能

“海南是個寶地,具有不可替代的環境、氣候、生態優勢。因此,海南的發展要適應發展潮流,要在保護好環境的基礎上發展好,可以借‘互聯網+’的機遇實現彎道超車。”在昨天閉幕的2016中國“互聯網+”創新大會和2016“互聯網+”創業創新大賽上,中國IT産業奠基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等眾多國內互聯網大腕紛紛認為,海南發展“互聯網+”是一道無限可能的加法,海南有生態、人文、資源等優勢,要抓住機遇在大數據應用、互聯網會展産業、互聯網+農業等領域取得突破,建立與北上廣深等地區的差異化發展之路。

大數據應用品牌

以“龍頭産業”+“王牌産業”打造

“國內很多地方引進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比如貴州、內蒙古建立大數據中心。”倪光南介紹,大數據運行量大、要耗費大量電,這些地方的優勢是氣候涼快,因此電費便宜。但大數據最終要落腳到應用上,這一點上述地區並不具備太多優勢。

“海南、海口可以搞好頂層設計,俯下身體、沉下心來,扎紮實實結合自己的特色資源、比較優勢,打造幾個在全國有影響的大數據應用産業。”他認為,海南、海口要成立“互聯網+”的研究智庫,或者借助高端智庫,結合海南的一個“龍頭産業”即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兩個“王牌産業”即現代農業和醫療健康産業,借助互聯網支持,打造出真正在國內有顯著優勢的大數據應用品牌。

互聯網+生態

利用互聯網惠及每個人的生活

“海南互聯網發展可以考慮發展生態互聯網,這符合海南的氣候環境、人文環境。”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石現升認為,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乾淨的水、新鮮的空氣、潔凈的食品、健康的身體、優美宜居的環境等方面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利用互聯網來讓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真正惠及每個人的生活呢?這正是生態互聯網要解決的問題。所謂生態互聯網就是“互聯網+生態”,整合來自互聯網各方的強大信息資源,並利用互聯網的尖端科技,改善單一的只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生態發展道路,把生態發展打造成從網上到線下再到網上的良性循環,把生態發展提升到新的發展軌道上。生態互聯網需要載體,海南有自身不可替代的特色。可以考慮引入國際元素。

互聯網+會展

將“一會一賽”持續辦下去

“海南可以考慮大力發展互聯網會展産業。”賽迪網總裁兼總編輯劉興波舉例説,海南、海口應該持續大力打造“中國‘互聯網+’創業創新大賽”和“中國‘互聯網+’創新大會”,這次“一會一賽”辦得非常成功,參會的有很多國內外互聯網領域的大腕,還有很多參賽的企業有意向留在海口、海南創業、發展。如果把“一會一賽”持續辦下去,每年只要留下1/10的參賽項目,假以時日就能形成規模的“互聯網+”産業。

對此,石現升表示贊同。他表示,光是中國互聯網協會每年就有上百場會議,其中很多都可以考慮在海南舉辦。例如,可以辦中國互聯網大會的海南分會場。通過發展互聯網會展産業,海南在國內外互聯網業界的知名度、向心力會快速提升,引進人才、項目、資金都會收到“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效果,事半功倍。(記者 單憬崗)

聲音

海口可以利用自身的環境、政策優勢,借助中國“互聯網+”,吸引大量創業團隊、基金、項目,甚至可以考慮從以色列、歐洲等引入人才、項目,與北上廣深等地形成差異化發展,比如世界“互聯網+”大會提出的15項領先科技,就可以按照自身實際優先發展其中的一項,從而彌補相對落差。

——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鵬

海南、海口要成立“互聯網+”的研究智庫,或者借助高端智庫,結合海南的一個“龍頭産業”即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兩個“王牌産業”即現代農業和醫療健康産業,借助互聯網支持,打造出真正在國內有顯著優勢的大數據應用品牌。

——中國IT産業奠基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文/單憬崗)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周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