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高鐵經濟對社會發展“共振效應”明顯

2016-11-29 15:5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長沙11月29日電(記者 陽建)隨著我國軌道交通産業的迅猛發展,高鐵經濟也進入了黃金時期。在28日舉行的“中國(長沙)國際軌道交通博覽會暨高鐵經濟論壇”上,多位業內專家認為,我國高鐵經濟驅動社會發展、城市化進程、城市群建設等方面的“共振效應”日益凸顯。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德榮説,高鐵快速發展不僅優化了我國客運結構,以最少能源、資源、環境支出滿足不斷提升的客運需求,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巨大“推力”。一方面,高鐵縮短時空距離,推動了城市化和城市群建設的進程,比如高鐵網絡促進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株潭、成渝等城市群的快速形成;另一方面,高鐵延長了産業鏈,促進了製造業聚集,推動新技術、新裝備、新材料工業的不斷發展。

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鐵路總公司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何華武表示,如今我國高鐵運營里程世界最長,旅客列車正點率超過90%。高鐵經濟在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同時,還拉動了沿線城市群區域經濟的發展,加快了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

高鐵對旅遊業的驅動作用明顯,時空縮短的“同城效應”增大了潛在的客源市場。國家旅遊局原局長邵琪偉認為,高鐵提升了我國旅遊硬體和旅遊形象,擴大了旅遊目的地的吸引範圍,也提高了旅遊者的認知距離。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我國高鐵已有8年商業運營實踐,除了帶動本身産業的發展,其對社會發展、城鄉經濟、配套産業等領域的“共振效應”也日益增強,催生了全新的價值鏈,成為一種獨特的經濟發展現象。

展望高鐵等軌道交通的未來發展,何華武認為,我國發達的軌道交通物理網絡將向智慧鐵路網絡轉型。比如,利用無人機進行軌道巡視,通過網絡、電子傳感系統對車輛運行的各個方面進行數據收集和控制,利用數據庫綜合分析旅客的客運、酒店及旅遊需求。邵琪偉則建議,全國可規劃建設若干條高鐵旅遊帶,並推動高鐵旅遊與旅遊扶貧相互促進。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