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産權保護受關注 節氣申遺暖人心

2016-12-02 08:18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有産者有了定心丸

有恒産者有恒心。

11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産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産權的意見》對外發佈,這是中國首次以中央名義出臺産權保護的頂層設計。該文件是完善産權保護制度的綱領性文件,是黨和國家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公民財産權的重大宣示、莊嚴承諾,對於開創中國産權保護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大意義。《意見》開宗明義,産權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保護産權是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

70年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後,我們的房子怎麼辦?如何遏制徵地與拆遷導致的矛盾?農民宅基地權益如何保障?文件説了,研究住宅建設用地等土地使用權到期後續期的法律安排,推動形成全社會對公民財産長久受保護的良好和穩定預期。完善土地、房屋等財産徵收徵用法律制度,合理界定徵收徵用適用的公共利益範圍,不將公共利益擴大化,細化規範徵收徵用法定權限和程序。遵循及時合理補償原則,完善國家補償制度,進一步明確補償的範圍、形式和標準,給予被徵收徵用者公平合理補償。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糧食生産能力不減弱、農民利益不受損的底線,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落實承包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用益物權,賦予農民更多財産權利,增加農民財産收益。

網友“通曉一點”寫道: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人民或多或少都積累了相當財富。明確産權保護,有助於安定人心,有利於後續經濟活力進一步釋放。政府這方面工作還要進一步加快才行,儘快上升到法律層面。

網友“DW”評價:保護私有産權上了國家日程是件大好事。作為一名剛畢業一年的大學生,從農村奔向城市的無産者,向有産一族努力奮鬥。

文件還明確了,對涉及重大財産處置的産權糾紛申訴案件、民營企業和投資人違法申訴案件依法甄別,確屬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的錯案冤案,要依法予以糾正並賠償當事人的損失。由此引發了媒體對哪些案子要重審的猜測,如公眾號俠客島做了一篇《中央決心保護私有産權,哪些冤假錯案有望重審?》

網友“蘭廷蓬”留言:希望浙大褚健的案子早日迎來公正的結果!網友“S宋豫”留言:由中央出面保證,掙來金山銀山也不用怕別人覬覦、盤剝,今後的中國頂級企業家會越來越多!網友“小龍”留言:將私有財産提高到與公有財産平等的地位確是一大進步。對私有産權的尊重和保護可以使民間資本更好地發揮在經濟新常態下的作用,提高資本利用率,緩解融資困難問題。

高級領導人待遇適當從低

打鐵還需自身硬。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規範黨和國家領導人有關待遇等文件。會議認為,對黨和國家領導人辦公用房、住房、用車、交通、工作人員配備、休假休息等待遇進一步作出規定,明確提出黨和國家領導人退下來要及時騰退辦公用房;不能超標準配備車輛、超規格乘坐交通工具,外出要輕車簡從,最大限度減少對群眾生産生活的影響;按規定配備工作人員並加強教育管理,嚴格約束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壓縮赴外地休假休息時間,實行嚴格報批制度等。

會議強調,各有關方面要細化落實方案,制定具體實施辦法。有關人員要自覺遵守。要加強督促檢查,不打折扣、搞變通,確保各項規定落到實處。

對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待遇還明確了要按照“保障工作需要、待遇適當從低”的原則,統一規範,強化約束,有關規定從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率先做起,並分批實施。

黨中央在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上的率先垂范引起了網民的熱議。

網友“海哥”留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身作則,充分體現了無産階級革命家風清氣正,全心全意為全黨和全國人民服務的胸懷。網友“文元”留言:黨中央對黨和國家領導人有關待遇規定,如能真正貫徹執行,定能起到領導幹部率先垂范,上行下效的引導激勵作用。此策英明堅決擁護!望持之以恒!

來自廣州的網友留言:我黨既然不存在特殊黨員,也就不應該存在特殊待遇。

厲害了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這首二十四節氣的歌謠,你多少還能記得一些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于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會議中心召開。11月30日下午委員會經過評審,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中國古人將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具體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産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當晚,公眾號北師大民俗學推送了一篇文章——《中國又一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誕生,你真的懂二十四節氣嗎?》,顧問一欄裏看到了北師大社會學院人類學民俗學系主任蕭放教授的名字,他恰巧參與了二十四節氣申遺的部分工作。在當天的微信裏,他寫道:見證二十四節氣申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成功,內心十分激動!有一種久違的感動!作為代表團的一員,作為歲時民俗的研究者,文本的修訂人之一,能夠現場見證,具有特別的心緒。祝賀中國!

為確保“二十四節氣”的存續力和代際傳承,相關部門協同相關社區、群體于2014年5月成立“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組”,聯合製定了《二十四節氣五年保護計劃(2017—2021)》。河南省登封市文化館、內鄉縣衙博物館,湖南省安仁縣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花垣縣非遺保護中心,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非遺保護中心、衢州市柯城區九華鄉妙源村村民委員會、遂昌縣非遺保護中心、三門縣亭旁鎮楊家村村民委員會,貴州省石阡縣文化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天等縣文化館等相關社區,將建立並依託二十四節氣傳習基地,結合富有地域特色的儀式實踐和民俗生活,開展相關調查、傳承和宣傳活動,使這一傳統知識體系得以存續。

截至11月30日晚23時,人民日報新浪微博的“二十四節氣入選非遺”一條留言已有800多條,客戶端留言有1200多條,點讚數超過3300,留言中處處透著自豪。

網友“5351914256”留言: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也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生動見證。鮮明地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和適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祝賀中國“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了!為古人的智慧點讚!

網友“花彩綽綽”留言:華夏民族農耕文化的瑰寶,祖先的智慧結晶!節氣時令也體現了人與自然的統一,正是東方文化精髓的體現!(記者 尹曉宇)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