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北京市東城文物修繕率5年內達80%

2016-12-02 09:11 來源: 北京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12月1日,東城區發佈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復興、非文保區更新改造、城市基礎設施優化提升“三大行動計劃”。從今年起至2020年,東城區將利用5年時間,對該區43%的用地空間進行更新改造,落位110余個具體項目,可惠及40萬居民。

“三大行動計劃”繪就了未來5年東城區城市更新改造的藍圖。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110余個具體項目的實施,到2020年,東城區歷史文化街區整體修繕更新整治率將達到80%;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提升至93%,綠化覆蓋率增至33.09%;道路規劃實現率將達到90%。

天壇太廟會館等陸續騰退修繕

東城擁有10.5片歷史文化街區,佔地面積約10.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萬人。如何打造這張展示古都風貌的“金名片”?東城區在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復興計劃中,提出了“一軸、六片、三網、多點”的保護格局。

所謂“一軸”指傳統中軸線及沿線,包括四個重點地區: 故宮、天壇、前門、鐘鼓樓;“六片”指南鑼鼓巷、雍和宮-國子監、張自忠路南、東四三條至八條、東四南、鮮魚口等6片文化精華區;“三網”指由衚同漫步系統和街道客廳構成的“路網”、綠地和綠植構成的“綠網”、歷史水系構成的“藍網”; “多點”指重點文物及歷史建築騰退、修繕與合理利用,歷史文化的在地展示等。

其中,六片文化精華區是東城區首次提出。根據歷史街區的價值和區位特點進一步凸顯各街區的功能,南鑼鼓巷、張自忠路南、東四三條至八條等是延續傳統居住區;雍和宮-國子監是以宗教、國學文化為特色的傳統宜居社區及活力地區;鮮魚口是以“老衚同、新生活”為主題的國際化宜居社區和具有濃厚商業市井特色的傳統街區。其它歷史街區則要培育“精華地段”,完成多處文物周邊綜合整治。

這項行動計劃還首次提出了歷史文化街區修繕整治指標體系,其中包括文物修繕率、基本完成平房危舊房及老舊小區修繕整治等。

“5年內,歷史街區整體修繕整治率將達到80%,重點文物修繕率也將達到80%。”東城區住建委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東城區有356處不可移動文物,不合理使用文物的現象依然存在。一些文物因為長期被佔用,無法實現修繕,破損情況嚴重。

文物的騰退修繕,是今後5年東城區歷史街區保護復興計劃中的重要內容,具體項目包括太廟、清末太醫院、寧郡王府及一批會館遺存等。目前已經啟動天壇、故宮、鐘鼓樓周邊的環境整治等。南中軸整治項目今年開始徵收工作,簽約率現已達77%。

“全區356處不可移動文物裏,有三分之一屬於直管公房。”東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文物騰退將從直管公房入手,如位於東交民巷的法國兵營、地安門東大街的清末太醫院遺存,長期以來被居民佔用,未得到有效保護,今後幾年將陸續啟動騰退修繕。

建“安寧街區”,讓衚同靜下來

東城區衚同眾多,如何讓這些衚同在保持傳統風貌的同時,更加適宜原住民居住,是城市管理者們多年來一直在思考、探索、實踐的課題。

在這次發佈的東城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復興行動計劃中,記者注意到,“街道客廳”“漫步系統”“衚同微空間”“安寧街區”等新概念均是首次提出。

街道客廳、安寧街區什麼樣?東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新名詞背後,其實是包含衚同環境整治、商業業態調整、停車管理優化等在內的系統工程。

“過去一説起衚同,很容易聯想到的一個詞兒:‘靜謐’。現在的衚同,很多都是嘈雜的。這裡面既有交通秩序方面的問題,也有商業秩序方面的問題,還有環境治理方面的問題,要讓衚同恢復從前的靜謐,需要多方面著力。”負責人表示。

以停車為例,衚同居民停車難問題在東城區普遍存在。隨著機動車保有量越來越大,適宜的停車空間越來越難找。原本就不寬敞的衚同道路兩邊經常停滿了車,再加上有機動車在衚同中穿行,交通堵塞的現象時有發生。

讓衚同靜下來,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機動車的穿行和停放問題。東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衚同停車場的建設將提上東城區未來幾年的議事日程。每個停車場計劃停放車輛100到200輛,大約可滿足3到4條衚同的停車需求。

隨著衚同停車場的建設,在衚同內停放的機動車數量將逐步減少。同時,對衚同以外城市既有道路進行改造時,盡可能縮減機動車道的寬度,增加慢行道和步行道的寬度,把道路優先權留給步行和騎行者。

街道客廳、衚同微空間、安寧街區等,將在衚同的“安寧”改造中應運而生。“無論是街道客廳,還是安寧街區,其實上營造的就是一種安靜、舒適的氛圍和空間秩序。在這個氛圍裏,人們更願意步行,欣賞沿途的市井風情和優美風景。”負責人表示。

作為前期試點,衚同的單停單行已在東城區多個衚同推行。地壇-青年湖等10片區域的慢行系統整治也在推進。另外,以南鑼鼓巷為代表,衚同的商業秩序治理也已拉開帷幕。商業味兒過濃的衚同,東城區將對其商業業態重新進行規劃。

“讓人們走進衚同,品味衚同。”東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實施三大行動計劃,步行和騎行有望成為衚同裏的主要出行方式,歷史文化街區的綠色出行率將達到75%。

望壇棚改明年啟動預簽協議

文保區以外,東城區還有佔地約31平方公里的非文保區,除去現狀保留區,有7.14平方公里為實際更新改造區域,涉及常住人口16.62萬人。

東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城市更新改造與非首都功能疏解、人口調控、基礎設施完善、環境優化提升將同步推進。未來5年內,將以非文保區的棚改、危改、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土地一級開發、文保區外重點文物修繕騰退等為重點任務,加快推進西忠實裏、西河沿、寶華里、望壇、南中軸周邊、崇外6號地等重點項目。

其中望壇棚改項目備受社會矚目。東城區重大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望壇地區2013年確定納入棚改項目,2015年開始對居民、房屋情況等進行入戶摸底調查,今年年初完成了項目一次性招標工作,目前已經完成相關手續辦理工作,例如規劃條件、土地預審等,今年7月正式啟動徵收程序。目前徵收項目的工作人員已經到位,正在編制徵收補償方案,將適時徵求意見,預計明年啟動預簽協議。

以危舊平房和簡易樓為重點,東城區未來5年內將圍繞天壇周邊、永外地區、建國門地區、幸福大街沿線四大重點區域,實施成片改造,兼顧周邊零散用地更新,加快改造進程,實現區域面貌的整體提升。預計到2020年,全區基本完成平房區危舊房和低窪院改造,基本完成危險等級為四級的直管簡易樓更新改造,重點文物周邊綜合整治率達到80%。

增1萬共享車位緩解停車難

城市基礎設施優化提升行動計劃,著力於城市環境的升級。東城區將在市政、交通基礎設施、綠化等方面,實施33個具體項目,總投資約178億元。

停車難,是一個困擾老城區發展的頭疼問題。東城區計劃用5年時間,新建3000個公共停車泊位,通過錯時停車的方式增加共享車位1萬個。同時推進路側佔道停車電子收費工作;推出平房區停車差異化管理政策,重點保障居民夜間基本車位的供給;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停車場的建設和運營。

在道路建設方面,東城區將在5年內完成41條次支路建設任務,提高路網密度。其中今年已經開工建設22條,有10條已經完工。41條次支路建設完成後,東城區道路的規劃實現率將從目前的83.2%提高到90%。

打造宜居城市環境,一個重要的指標是綠地量的多少。如何在寸土寸金的地界上“擠”出更多的公園綠地?“非文保區更新改造,有36公頃將還原為公共綠地。”東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東城區還制定了“小微綠地實施方案”,計劃利用拆違騰退地、廢棄地、邊角地等空間,完成約2萬平方米的小微綠地建設。同時要按照“綠蔭漫步,文化隨行”的綠道體系規劃理念,計劃建設44條城市綠道,給市民更多綠色休閒遊憩空間。另外還要完成屋頂綠化6公頃,垂直綠化1萬延長米,多方式、多措施提高城市綠視率。

以景山、東華門、前門地區為實施重點,東城區還將全面實施架空線梳理整治,計劃到2020年,全區主次幹路通信架空線入地率實現100%,全區通信線路梳理整治率達到100%,改善城市天際線環境面貌。

按照海綿城市的理念,東城區的城市排水系統將進行大規模的升級改造。平房區近年來通過改造,電力、上水等基本滿足,但排水基礎設施部分仍不完善。今後將重點對低窪院落及排水支戶線進行改造,解決汛期安全隱患。城市的下凹橋區最易積水,將通過改造,提高整體排水標準。另外將通過完善健全雨污分流排水系統,採用擴容、截留、調蓄等方法解決城市的積水點滯水問題。(記者 王海燕 通訊員 洪珊)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