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石準中學:破解農村教育困境
2016-12-10 09:2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大
超大
|
打印
|
譚越在課堂上做習題(12月5日攝)。湖南耒陽市三都鎮有一所被譽為“耒陽鄉村第一名校”的中學——石準中學。今年15歲的譚超和13歲的譚越兄弟是石準中學的“跨鄉走讀生”。兄弟倆家在三都鎮旁邊的南陽鎮,曾隨外出務工的父母在廣東上學,但父母對教育質量卻不滿意,最終把他們送到石準中學。譚超、譚越兄弟倆説,雖然在石準中學不如在廣東的生活豐富多彩,但這裡學風好,老師負責任。目前很多鄉村中學生源都在流失,石準中學的生源卻在增長。石準中學現有699名在校生,其中近300名是外地學生,甚至還有來自耒陽城區的孩子。陪讀的家長甚至讓學校周邊的農房成了“學區房”。石準中學之所以受到“熱捧”,一個重要原因是“遵循了鄉村教育規律”:全校學生實行平行編班,希望成績好的學生帶動後進生;同時學校注重農村學生的成長特點,對於留守兒童予以心理健康疏導。校長蔣平認為,對許多農村孩子來説,初中就是他們最後的課堂。“盡可能為他們提供優質完整的初中教育,是學校的責任。只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雙管齊下,才能讓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 攝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