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河北平鄉:探索“互聯網+家庭手工業”脫貧模式 8萬農民網上奔小康

2016-12-14 15:0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石家莊12月14日電(記者 高博)卡通造型的兒童騎遊車、閃著燈唱著歌的滑板車……在河北省邢臺市平鄉縣艾村村民尚振宇的店裏,各式各樣的精美兒童自行車令人目不暇接。記者採訪時,尚振宇正在忙著填寫快遞單,準備把新包裝好的兒童自行車發往外地客戶。

眼前這個精通電商的小夥子,前些年還是母親眼中“懶於外出打工的窮小子”。尚振宇告訴記者:“當初聽了村裏宣傳,政府有資金和技術支持,加上我們這兒有自行車産業集群的優勢,我就動了心,試著註冊了網店銷售童車。冬天雖是銷售的淡季,但網店依然有人氣,平均每天能接到近百個訂單。”

平鄉縣地處河北省三大貧困帶之一的黑龍港流域,多鹽鹼地,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近年來,該縣立足自行車、童車等特色産業,摸索出特色産業結合電商脫貧致富的路子。2016年5月,阿裏研究院發佈《2015年中國縣域電子商務報告》顯示,平鄉縣位居全國“電商消貧十佳縣”榜首。

“平鄉的自行車産業與手工業聯絡密切,自行車零配件組裝等手工生産環節可以放到農戶家裏完成,適合婦女老人幹;生産出來的自行車産品,放到網上銷售,適合年輕人。”平鄉縣扶貧辦主任池慶瑞説,平鄉縣創新扶貧方式,將家庭手工業作為扶貧産業培育,把可以在家中完成的活兒推薦給貧困戶,同時鼓勵農民將線下生産和網上銷售相結合,採用“互聯網+家庭手工業”的模式使貧困村脫貧。

平鄉縣制定了電子商務發展扶持政策,縣財政每年列出300萬元的電子商務發展定向扶持資金,用於政府投入配套設施建設。同時,該縣通過扶貧專項資金扶持、扶貧小額貸款支持等形式,組織引導貧困戶投身電商創業,特別是對於“80後”“90後”的年輕人來説,一台電腦就能開店,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競相參與,形成“千家萬戶忙電商”的創業熱潮。

尚振宇所在的艾村以前是平鄉縣有名的貧困村。現如今,艾村一躍成為全縣脫貧樣板村。艾村黨支部書記王福朝表示:“如果不是電商進村,我們村的自行車零配件生産和整車組裝不會發展得這麼快,許多年輕人也不會回鄉創業。”

目前艾村有70多個貧困戶從事自行車零配件組裝等家庭手工業,年人均增收2萬多元。艾村憑藉村裏的170多家網店,把産品銷往全國各地,甚至賣到了俄羅斯,年銷售收入1500多萬元。

依靠互聯網,小小的自行車産業帶活了平鄉的縣域經濟。平鄉縣商務局局長黃雪棟介紹説,平鄉已形成40多個加工、製造、組裝手工業扶貧區,從2010年首批網商出現至今,全縣已有各類電子商務網店1萬多家,從事與農村電子商務相關的自行車、童車産業、物流配送等行業人員約8萬人,2015年網絡直接交易額超過16億元,4.2萬貧困群眾脫貧。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