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談中國落實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

2016-12-21 18:3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 陳芳、余曉潔、胡喆)2030年,綠水青山會變金山銀山嗎?國家能擁有綠色GDP、百姓能共享綠色生態嗎?國務院日前印發的《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方案》,圍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瓶頸開出“中國藥方”。

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21日接受新華社專訪,對方案作權威解讀。徐南平説,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要突出問題導向,直面重點難點,列出問題清單真抓實幹,力爭通過示範和推廣,探索出一條依靠創新驅動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之路。

負責任大國:應對全球挑戰的“中國藥方”

問:方案出臺的背景是什麼,有何意義?

徐南平:2015年聯合國發展峰會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今年G20杭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同構建包容聯動的全球發展治理格局,以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目標,共同增進全人類福祉。

中國一直以積極務實的態度推動可持續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五位一體”“四個全面”、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使得可持續發展內涵不斷豐富和完善,也使得中國站到全球可持續發展理念創新的前沿。

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的建設,既是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藥方”,在世界舞臺上順應國際形勢,展現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具體舉措;也是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發揮科技創新對可持續發展支撐引領作用的行動方案。

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可以在新常態下激發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領域創新活力,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這劑“中國藥方”,一要樹立國際化視野,二要作為落實治國理政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平臺,三要多從科技創新的角度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引領和支撐。

一地一主題:建示範區是“奔著問題”去的

問:方案提出了哪些任務?

徐南平:方案明確了四項主要任務:參照議程,結合本地現實需求,制定可持續發展規劃;圍繞瓶頸問題,加強技術篩選,明確技術路線,形成成熟有效的系統化解決方案;增強整合匯聚創新資源、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能力,探索科技創新與社會發展融合的新機制;分享科技創新服務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形成輻射帶動作用。

問:如何體現問題導向?

徐南平:農業秸稈怎樣綜合利用?中低産田如何變高産?中西部地區水資源緊缺怎麼辦?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堅持問題導向,是“奔著問題”去的,一個示範區一個主題,按新的治國理念,按“五位一體”的戰略要求,啃硬骨頭樹樣板,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科技怎樣引領和推動社會發展?這是一個大命題,也是目前的短板。改革開放30多年,科技和經濟的結合取得顯著成就,但科技對社會發展的支撐還遠遠不夠。破解制約可持續發展的典型瓶頸問題,形成系統解決方案,激發社會發展領域的新動能,實現更高層次的經濟發展,是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的重要任務,同時也是改革的試驗區,重點是探索建立新的體制機制,促進科技與社會事業緊密結合。

問:申請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有何條件?

徐南平:通過建設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使科技創新對社會事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不斷增強,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程度明顯提升,要形成若干可持續發展創新示範的現實樣板和典型模式。“十三五”期間預計建設10個左右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擬申請的地區需具備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的工作基礎:制約當地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清晰,且具有普遍性,預期形成的解決方案有推廣價值。

擬申請的地區需在所在省(區、市)政府指導下編寫可持續發展專門規劃以及示範區建設的實施方案。科技部將會同外交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環保部等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進行評審。通過評審的創建主體由所在省(區、市)政府會同科技部向國務院提出創建申請。

解決可持續發展瓶頸問題是根“硬骨頭”,只有調動地方政府和多部委積極性,取得他們的“真支持”,才能把方案落到實處。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並非從零起步,自1986年起,科技部牽頭開展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30年來在全國建立了189個實驗區,為示範區建設打下了一些基礎。

創新驅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金鑰匙”

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是什麼?

徐南平:過去開出了很多“方子”。隨著實踐發展,依靠科技創新推動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創新驅動是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金鑰匙”。

今年年中聯合國召開的有關高級別論壇上,與會各國一致認為科技創新應貫穿于執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整個過程,強調科技創新對支撐和引領可持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性。只有建立起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支撐的全方面創新體系,充分發揮地方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資源和力量,才能為發展方式轉換、發展難題破解、發展成果惠及民生提供支撐和引領。

當前,世界上發達國家和主要發展中大國均圍繞可持續發展加強科技創新佈局,並把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列為創新戰略實施的重點領域。據經合組織統計,美國環境和健康領域佔政府研發非國防預算撥款的57%,英國為33%。

問:生態經濟的大文章怎麼做?

徐南平:基層調研中,浙江安吉從“太湖水污染治理重點區域”到“國家生態縣”的綠色“轉身”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如今的安吉,漫山遍野都是毛竹,竹産品多達3000多個。利用現代農林技術創新,安吉人從竹梢、竹根、竹葉到竹竿,將一根竹子“吃幹榨凈”。安吉的巨變向世人昭示,“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並不是天然對立的,生態優勢可以變成經濟優勢,形成渾然一體、和諧統一的關係。

未來示範區的建設,就是要通過創新,把資源的合理利用發揮到極致,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一方水土養活一方人、幸福一方人。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