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廣西百色市發展特色産業推動脫貧致富成就綜述

2016-12-25 07:2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小芒果”成為“大支柱”
——廣西百色市發展特色産業推動脫貧致富成就綜述

新華社南寧12月24日電(記者 胡璐、鐘泉盛)“1987年那一年,我第一次帶領谷隆屯16戶83人走出石山區,到弄蕉屯承包荒坡發展芒果等産業,當年人均年收入就是原先的8倍。後來不少人也跟著陸續搬來,現在全村人均年收入已達到8500多元,徹底拔掉了窮根。”

65歲的莫文珍是當年尚興村的村黨支部副書記,説起從缺水、缺土、缺糧、不通電和不通公路的大石山區特困村帶頭搬遷,發展芒果産業的“壯舉”,他有著掩飾不住的興奮和自豪。

那坡鎮尚興村弄蕉屯是廣西百色市田陽縣通過異地扶貧搬遷,發展後續産業,從而實現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

24日,在全國産業扶貧(廣西百色)現場會上,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表示,産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在脫貧攻堅中要把産業扶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實通過産業發展提高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

近年來,百色市立足資源特色優勢,加大産業扶持力度,努力推動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引導貧困群眾參與産業經營,實現了産業發展和脫貧致富的共同推進,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扶貧産業開發道路。

發展芒果等特色産業,是百色市著眼于當地資源稟賦和國內外市場需求,培育具有比較優勢,生産適銷對路的農産品的重要舉措。它不僅有利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也避免一哄而上、同質競爭,能夠有效拓寬貧困戶增收和就業渠道。

與此同時,百色市積極推動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貧困戶是否身體力行地投入到産業發展中,直接關係到能否激發其內生動力,達到可持續性脫貧的效果。

目前,百色市田陽縣正在規劃建設20萬畝集現代農業、扶貧聯動、綠色生態、旅遊觀光等於一體的扶貧産業園區,並以“平臺助推、帶資入股、返包管理、産業融合”的模式開展扶貧。按照規劃,園區建成後,可接納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和異地扶貧群眾通過勞務就業、入股分紅等方式參與園區建設經營。今年5月以來,園區第一期核心區已開墾果園5000多畝。

在田陽縣興城秋冬季蔬菜生産基地的發展過程中,培育農業合作社起到了重要作用。自成立以來,合作社通過統一品種、播種、技術、管理、標識、包裝、質量、銷售等經營方式,帶領社員發展番茄産業。隨著番茄種植規模的擴大和社員收入的增加,合作社籌措資金開展清洗、分級、包裝、預冷等經營項目,拉長産業鏈條,提高了番茄種植的綜合效益。2015年,合作社成員僅番茄生産人均純收入就達16800元。

另外,金融、物流、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莫文珍説,政府的幫扶和引導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那坡鎮尚興村芒果産業的發展過程中,政府解決了土地徵用、通屯道路的修建、芒果種植過程中的取水、技術培訓等系列重大問題。

百色市還在田東縣探索開展農村金融改革,在盤活農村土地等資産的同時,設立産業擔保、産業貸款貼息等專項資金,從而推動銀行與農戶進行有效互動,促進貧困農戶與銀行間有效需求的對接。

在這些舉措的共同推動下,百色市芒果總面積達到115萬畝,産值40億元,累計有6.8萬戶25.23萬人通過種植芒果告別了貧困。“小芒果”真正實現了對脫貧致富的有力支撐。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