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尋找石油替代品:中國煤化工探路“綠色升級”

2016-12-30 11:2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濟南12月30日電(記者 董瑞豐 閆祥嶺)灰霾的陰影下,煤從“香饃饃”成了“燙手山芋”,使用煤炭資源的方式過於簡單,被認為是造成當前大氣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急需找到一條更清潔、高效、深度利用煤炭資源的路子。

我國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煤化工重大工藝技術裝置在山東滕州運轉近兩年來,借助科技創新成果改進傳統能源利用方式,把儲量相對豐富的煤炭資源變成石油化工的補充原料,走出了煤化工産業“綠色升級”的中國路徑。

萬億規模市場:煤裏能“産出”新材料

除了燃燒發電之外,我國傳統煤化工主要生産甲醇、甲醛等一般産品,很少有企業涉足深度加工的新材料産業。後者作為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和“中國製造2025”重點發展的十大領域之一,是市場潛力巨大、技術含量高、産品附加值高的尖端領域,預計到“十三五”末市場規模將達萬億元。

位於山東省滕州市的聯泓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産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旗下企業,2014年底主體裝置建成投産,採用了中科院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甲醇制烯烴技術,以及中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烯烴分離一體化技術工藝。

聯泓新材料董事長鄭月明説,這一技術改變了以往依賴石油生産烯烴的産業模式,實現了從甲醇到混合烯烴、再到烯烴分離整個鏈條的工業化。

據介紹,以該裝置産出烯烴為原料生産出的精細化學品和功能化學品,廣泛應用於建築、日化、紡織、金屬加工、光伏、造紙、乳液合成、塗料等行業,並已達到國際高端進口産品水平。

比如,應用於光伏、電纜料、涂覆料等領域的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材料,國內市場需求的70%此前要從國外進口。聯泓新材料的高壓釜式法裝置投産後,産能成為全國第一,直接拉動進口依賴度下降到50%。

部分替代石油:過剩産能還可以“深加工”

在化學、化工及新材料領域,世界主流工藝一直通過石油加工生産乙烯、丙烯等重要的化工基礎原料。這是我國每年進口大量石油的一個重要原因。

相比石油資源,我國的煤炭儲量比較豐富。發展以煤為原料制取石油類産品的煤化工技術,相當於把煤炭資源變成石油化工的補充原料,可替代部分原油進口,對於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煤制烯烴的過程中,關鍵的“一躍”在於甲醇制烯烴技術。而我國目前是世界最大的甲醇生産國,近年來甲醇産能過剩嚴重。

魯西南地區正是我國傳統煤化工産業聚集區,甲醇産能充足。鄭月明説,聯泓新材料在這一地區打造一條甲醇為原料,生産高附加值産品的深加工産業鏈,産品方向和産品佈局能夠推動煤化工行業的産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符合我國化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和發展趨勢。

業內專家認為,這套經過市場檢驗的集成裝置,找到了從簡單煤化工到精細化工的産業化路徑,標誌著我國完全依靠自主知識産權打通了從煤到烯烴的産業鏈,形成了國際市場上煤化工的獨特優勢。

創新+産業:發揮科技國家隊作用

突破甲醇制烯烴關鍵技術的,是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大連化物所實現了首次甲醇制烯烴工業化和煤制烯烴工業化零的突破,並因此榮獲201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不過,從技術研發到産業化,還需經過複雜的過程。鄭月明介紹,化工新材料行業不同於其他領域,通常要經過逐級放大,從實驗室到中試再到工業示範,最後才能産業化。“一般企業由於自身條件和高技術接受能力所限,難以承擔工業示範、産業化的任務。”國科控股董事長吳樂斌説,國科控股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科院的資産管理平臺,貫徹落實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實施了“聯動創新”綱要,以期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貢獻自己的力量。

據了解,目前中科院正在組建創新鏈和産業鏈結合的産業聯盟,旨在以聯泓新材料的生産線和産業基地為依託,把中科院的化學、化工、新材料研究力量結合起來,推進相關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

吳樂斌表示,通過把創新鏈、産業鏈、資本鏈等進行有效銜接,形成良性互動,國科控股將推動一批在中國乃至國際上領先的産業,未來還將打造更多的科技産業創新集群,助力我國經濟轉型和産業結構升級。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