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科研供給“雙車道”貫通企業需求

2017-01-08 09:55 來源: 文匯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上海産研院打破封閉研發模式,讓新技術無縫對接産業升級

科研供給“雙車道”貫通企業需求

浦東的公交車站越來越“聰明”,不僅公交車到站預報10秒刷新一次,還能告知車廂有多擁堵,這些實時信息的背後,是一張龐大的智慧公共交通信息網;浦東的路燈也正在變“聰明”,在申江路、金蘇路等路段,裝有智慧芯片和傳感器的LED路燈已替換了傳統的高壓鈉燈,燈聯網的雛形正在出現……

推動這些變化的,是上海産業技術研究院搭建的一個個産研平臺。産研院從4年前籌建開始,為打破技術研發的封閉模式,提出了“創新夥伴計劃”———圍繞一個産業目標,從天南地北找來合適的技術、人才乃至資金,通過産研平臺的整合,讓新技術與社會、産業升級需求無縫對接。

“創新夥伴計劃”探路産業化

2012年4月,1201公交線路新江灣城站的站牌上,出現了一串可以預報公交車到站位置的紅色LED小燈。它靠太陽能供電,用北斗系統定位導航,一個車站的改造成本不過2000元。不用多渠道收集信息、甚至不用外接電線,簡單樸素的設備,就讓浦東公交研發多年的智慧集群調度系統找到了信息發佈的突破口———過去,由於顯示方式複雜,後臺收集的實時車輛信息難以及時發佈到車站。

這個瓶頸一突破,智慧公交立刻滾起了雪球:利用北斗導航,這套太陽能智慧公交實時信息發佈系統于2015年獲國家發改委立項並進入啟動實施階段。到2016年底,已有1.2萬套北斗公交智慧終端接入該系統。如今,這套系統已覆蓋浦東地區4000多輛公交車、170多個場站調度室,甚至推廣到山東、浙江、河北等地。

這正是産研院“創新夥伴”探索的一個成功案例。産研院院長鈕曉鳴説,從實驗室到市場,技術往往因為缺乏整合,難以找到合適的出口。因此,産研院決定嘗試將高校、研究所裏的專家聯合成攻關團隊。産研院智慧交通工程中心主任蔡雪松説:“別看小小的太陽能站牌,4年來闖過了一個個技術關口。”碰到梅雨季節、高樓陰影長期遮擋,如何讓太陽能電池堅持發電? 他們請來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的專家,利用産研院鋰電池研發平臺共同研發新型高性能電池;當公交站牌變得“聰明”,附加上了RFID(射頻標簽)、WiFi、攝像頭,甚至溫度、濕度傳感器之後,收集到的大量路邊信息怎樣加以應用? 他們正在與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數據科學研究所聯絡,希望共同開發交通大數據的深度應用……

高技術“小手”與用戶“大手”相牽

與智慧公交類似,一些産業升級的需求,看似一籌莫展,只要找到對路的新技術,便可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妙用。

最近,外高橋碼頭的一台起重機剛完成了一次改造:監測溫度、噪聲、振動、加速度、應力等上千個傳感器,裝上了這個高135米、“手臂”伸展可達130米的鋼鐵“巨人”。與此同時,它的“數字化替身”在金橋開發區上海産業技術研究院的虛擬倣真實驗室,接受實時監控。有關它“健康”的實時數據,都會傳送到這裡。

未來,振華重工生産的“鋼鐵巨人”們,都將裝上“健康診斷系統”,無論在全球的哪個港口作業,振華重工都能及時掌握信息———它可以與維修、配件、庫存、財務等系統聯通,為智慧製造打下基礎。

振華重工總工程師嚴雲福介紹,振華的大型起重設備已佔到全球市場的70%,讓這上萬台設備的故障診斷和維護實現自動化遠程控制,一直是振華的心願。而産研院發展起來的13個技術平台中,恰巧有一家“創新夥伴”企業“索辰信息”,能解這個難題。技術推薦給振華重工後不到3個月,聯合攻關就取得了成效,不到半年就推出了産品。

“如果讓小企業直接去敲大企業的門,一是難以了解確切需求,二是難以取得大企業信任。”産研院戰略諮詢部副主任李小麗説,通過産研院這個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平臺和前期投入的研究,讓高技術“小手”與用戶“大手”相牽。“有時,我們需要將大的應用需求分解成不同的技術模塊,尋找不同的小企業承接。有時,會讓小企業在應用牽引下,各展所長。”

打開創新的想象空間

産業化的“雪球”一旦滾起來,活力立現。蔡雪松説,智慧公交系統的啟用,打開了很多想象空間,也讓很多新技術有了一試身手的機會。“第一應用”是很多新技術走向市場的“臨門一腳”。比如,公交車廂很可能率先嘗試柔性顯示屏。過去幾年,産研院搭建了十幾個産業技術研發平臺,涉及大數據、智慧製造、新能源、生物醫學等領域,鈕曉鳴認為,市場需求一旦被啟動,將會帶動技術研發,形成良性循環,直至産生全球影響力,佔領産業高地。

在“創新夥伴計劃”的框架下,産研院平臺上已孕育起一批創新項目:能傳高清視頻的無人機、冷鏈運輸的溫度控制系統、停車大數據服務……鈕曉鳴説,作為第三方具有研發功能性的公共服務平臺,産研院就是要通過頂層設計開展前瞻性的研究;通過服務構築開放創新的大網絡,將來自不同學科領域、不同産業應用的人才、技術、信息、資本等各類資源,做成一道“大拼盤”。通過持續的交叉融合,在科研機構能力供給與企業市場需求之間架設“資源雙車道”,既能讓科研機構更準確地定位市場需求,又能讓企業更快地找到適用技術或有潛力的技術供給方,同時再加以金融資本的催化,找到打開科技成果轉化之門的鑰匙。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