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專家:高齡孕婦拼生二孩風險高 需防止出生缺陷帶來負擔

2017-01-09 19:2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蘭州1月9日電(記者 張文靜 程楠)“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高齡孕産婦比例顯著增高。研究表明,女性年齡超過35歲以後生育,胎兒發生遺傳異常的風險更高。”正在召開的甘肅省兩會上,甘肅省政協委員、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楊蘭直言,當前需防止因出生缺陷帶來的因病返貧。

楊蘭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自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甘肅省預計每年出生新生兒將由30萬增加到36萬,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約20160例。“出生缺陷率的增加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高齡孕産婦年齡越大,發生孕産期合併症、並發癥以及出生缺陷的風險越大。當前,很多‘70後’高齡孕婦尤其是頭胎接受過選擇性剖宮産的搶生二胎,隨之而來的風險更大。二是農村地區觀念淡薄,加之經濟能力有限,想要二胎的家庭對常規産檢不重視。”楊蘭分析道。

楊蘭介紹,出生缺陷是指嬰兒出生前發生的身體結構、功能或代謝異常。出生缺陷不但嚴重危害兒童生存和生活質量,影響家庭幸福和諧,而且還造成巨大的社會經濟負擔和潛在壽命損失。根據她的調研,農村出生缺陷發生率高於城市,已成為農村家庭貧窮和因病返貧的主要原因,這一現象在貧困地區尤為突出。

楊蘭告訴記者,有研究顯示,出生缺陷兒中除20%—30%患兒經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獲得較好生活質量外,約30%在5歲前死亡,40%為終生殘疾,出生缺陷造成巨大的潛在壽命損失和社會經濟負擔。據測算,中國每年因神經管缺陷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億元,每年新出生的唐氏綜合徵生命週期的總經濟負擔超過100億元,新發先天性心臟病生命週期的總經濟負擔超過126億元。

“因此,政府醫療衛生等相關部門要不斷健全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服務網絡,加強出生缺陷篩查、診斷和治療康復等機構的建設,並加大加強相關政策研究,探索將出生缺陷防治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保障制度的長效機制,同時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出生缺陷防治,動員各方面的資源共同推進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以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率的發生。”楊蘭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